学术投稿

误诊为颈椎病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钱丽芳;王为珍

关键词:窦血栓形成, 颅内, 颈椎病, 误诊
摘要:患者,男,31岁,因突发颈后痛19天、于2007年8月31日入院.发病前2周内无感冒、感染史,患者于2007年8月12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劲后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后出现头晕、双手麻木,坐起时症状加重,平躺好转,无意识障碍,无饮水呛咳,无二便失禁等症状.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与糖尿病的某些基因分子生物学联系

    脑梗死和糖尿病的相互关系不仅受到神经科和内分泌科医师的重视,而且也愈来愈得到其他科医师的关注.重度糖尿病患者经常并发脑梗死,急性脑梗死也可以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数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高凝血状态和高胰岛素血症之六高症状,脑梗死患者可能以上述症状作为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学论文中关于有序资料统计学方法的选用

    在来稿审理中,我们发现作者运用统计学意识较强,能够将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后再下结论,但是在所用统计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定性资料大都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大都采用t检验.

    作者:杜媛鲲;姜恒丽;李玉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心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进展

    与相对沉寂的2006年相比,2007年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收获颇丰:全球心肌梗死新定义千呼万唤始出来,药物洗脱支架(DES)安全性之争依旧火爆,COURAGE(Clinical Outcome Utiliz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and Aggressive Guideline-driven Drug Evaluation)研究-石激起千重浪,而数部心血管病诊疗指南的更新则成为这一年度大的看点.

    作者:郭艺芳;崔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据统计有近2/3的患者治疗不能达标,尤其是病程长、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随着糖尿病进程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

    作者:甘华侠;汤佳珍;徐积兄;刘建英;昌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者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均以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HGBVpreS1)抗原的检测作为标准,但是由于这两个指标都有其局限性,不能全面的反映HBV是否处于复制期.

    作者:凡瞿明;汪光蓉;张国元;王东生;张金花;唐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IL-10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肝功能、病毒裁量及肝纤维化程度,研究HBeAg阴性和阳性CHB患者细胞因子作用,总结HBeAg阴性CHB病情特点.方法 HBeAg阴性CHB患者33例与HBeAg阳性CHB患者41例,分别检测其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G-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等肝纤维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血清IL-12、IL-10及IFN-γ水平.结果 HBeAg阴性CHB患者病程较HBeAg阳性CHB患者长,(6.8±6.2)年vs(3.8±4.0)年(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和PTA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5.1±1.4)vs(6.2±1.5)(P<0.05),IL-12、IFN-γ水平高于HBeAg阳性CHB患者,分别为(71.3±32.0)ng/L vs(57.7±23.1)ng/L、(16.1±4.8)ng/L vs(13.4±3.3)ng/L(P<0.05),两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LN重于HBeAg阳性CHB患者,(123.6±61.3)μg/L vs(91.6±45.6)μg/L(P<0.05).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程较长,与HBeAg阳性CHB患者肝功能损害轻、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复制水平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IL-12、IFN-γ对HBeAg阴性CHB患者病情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HBeAg阴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重于HBeAg阳性CHB患者,提示HBeAg阴性CHB患者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向肝硬化发展.

    作者:穆义英;张栩;丁向春;李玉芳;刘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关于CORONA研究的思考

    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AHA)公布了对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佳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瑞舒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对照试验(CORONA)的新研究结果.

    作者:李拥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YMDD自然变异患者的病情进展及临床处理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经拉米夫定(LAM)治疗而出现乙型肝炎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序自然变异已见临床报道[1-3],对其变异后的病情进展和临床处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邱源旺;黄利华;胡泰洪;陈仕彬;杨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镜及病理对胃血吸虫病的诊断意义

    胃血吸虫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血吸虫主要累及门静脉系统多部位,以结肠、肝脏多见,侵犯至胃的较少见.因此,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亦少见到相关的文献报道.但在湖北荆江分洪区这样一个血吸虫疫区,所见血吸虫病较多.

    作者:薛峰;顿金平;刘南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原因与对策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因症状不典型时有误诊,但若无外伤史者则更易误诊.这种与外伤无关的硬膜下血肿,称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1].

    作者:姜道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96例胃轻瘫相关致病因素临床分析

    胃轻瘫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早饱、上腹饱胀、体质量减轻等症状,而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该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轻瘫的相关致病因素,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张君;李雪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荟萃》对来稿中插图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动脉狭窄性眩晕相关因素分析

    眩晕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为临床常见症状[1],根据1981 Mangat统计报告有80余种疾病可引起眩晕症状,其中以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及眼科疾病常见[2].

    作者:闫文明;李泽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合并潜在心脏疾患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将会越来越多,如何帮助伴有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是对外科医生的考验.

    作者:王学忠;王岳松;章萍;郭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肌强直3家系10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以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物理刺激后出现肌强直,不易立即放松为特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于1876年首先由丹麦医生Thomsen报道,依该病的遗传方式可分为Thomsen型和Becker型,前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作者:张树山;袁强;曾艳;袁光固;商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并发矛盾性栓塞1例

    患者,男,26岁,因左下肢肿痛伴活动后胸闷、气短2个月,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既往体健.其父有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作者:王瑞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率震荡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引起中青年心力衰竭的常见疾病.此类患者常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

    作者:史永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初发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后长期缓解率因素分析

    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期评估短期CSII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

    作者:刘博伟;刘滨伟;尹福在;陆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肌无力、溶血性贫血与视神经炎并存1例

    患者,女,13岁,因声音嘶哑、咀嚼费力3个月,于2001年3月1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终致不能发音,且抬头时间久后需趴在桌上休息,片刻后复能抬起,进食咀嚼无力,进食时间延长,一餐中间需休息1~2次.

    作者:吕燕华;吴秀玲;陈丽丽;阚风杰;王海英;高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二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当AMI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2小时后未出现再通指标,而此时仍在AMI溶栓治疗的佳时间窗内(发病6~8小时),是否可以进行再次溶栓治疗?近4年来,我院对此种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力;汪培丽;吴站蓉;李云;王一书;朱新华;舒挥文;王琳;玄红梅;冯琳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