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郑兴珍;武士京;陶华英

关键词:癫痫, 磁疗法, 电生理学
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1989年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间质性肾炎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肾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肾血管多正常或轻度病变.

    作者:杨福燕;魏崇一;郭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岛素瘤28例临床特点分析

    胰岛素瘤是较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尽管对此病的认识和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但胰岛素瘤的诊断仍多在患者症状出现多年后方被确诊.笔者对1990~2006年住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程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二级医院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近30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介入治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导管插管等技术的普遍开展,以及艾滋病的流行,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明显增多[1].

    作者:杨会英;牛丽娟;李涛;鲍俊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生儿镜像右位心1例

    患儿,男,9天,主因发现皮肤黄染9天,反应差2天入院.患儿系第4胎第2产,双胎之大,其母孕足月时因胎动减少行剖宫产,否认生后窒息,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不详,生后2小时开奶,母乳喂养,于生后1天内发现皮肤黄染.生后3天出现鼻塞,流涕,阵发性咳嗽,无发热,未予特殊处理.

    作者:穆艳顺;张宝玺;李艳芝;李月梅;马素苓;王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拯救脓毒症运动:2008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解读(三)病源学诊断和抗生素的应用

    在积极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的同时,有效清创引流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根本措施.《2008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就病源学诊断、抗生素治疗和感染灶控制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指导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

    作者:马海英;赵鹤龄;程彤;申丽旻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国产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复制活跃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国产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48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HBV DNA水平、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丙氨酸转氨酶(36.6±15.2)U/L vs(47.8±19.6)U/L、天冬氨酸转氨酶(31.4±12.7)U/L vs(40.3±17.0)U/L、总胆红素(22.6±9.1)μmol/L vs(32.1±10.0)μmol/L、白蛋白(36.1±1.8)g/L vs(32.3±1.8)g/L(P<0.05或P<0.01);两组Child-Pugh分级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9±2.1)分vs(8.8±1.8)分(P<0.01);两组均有良好的病原学应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疗效肯定,优于单用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而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学;李莹;王永平;李华琳;王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阳性杆菌,它与胃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已知Hp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主要病因.但近年一些研究发现慢性Hp感染与高血压、冠心病、血管性痴呆有密切关系[1].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内肥素与代谢综合征

    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蓄库,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resistin)、内肥素(visfatin)等,这些细胞因子被称为脂肪因子,它们在调节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萍;徐可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分析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而有关转移性肝癌血清TM变化特点研究较少.由于单一指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局限,因此通常是数种指标联合测定.

    作者:石永刚;郭小奇;李甸源;师国珍;朱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从CLIPS研究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1 CLIPS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血管事件近一期内科学杂志刊登了CLIPS研究(Critical Leg Ischmia Prevention Study)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100mg/d可使PAD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降低64%,同时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剂量抗氧化维生素并无降低PA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以上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李小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胰岛素常规治疗及一天多次胰岛素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两种强化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120例T2DM大血菅病变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多次胰岛素注射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治疗2周后复查各指标.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者外周血MMP-9与hsCRP、白细胞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0,0.629,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明显降低外周血MMP-9水平(P<0.01),胰岛素泵组治疗前MMP-9水平为(603.71±226.97)μg/L,治疗后为(490.04±126.85)μg/L(P<0.01),明显强于多次注射组.多次治疗组治疗前MMP-9水平为(609.79±215.72)μg/L,治疗后为(562.28±157.96)μg/L(P<0.01).与治疗前相比,3种方法均降低外周血hsCRP水平(P<0.05),但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hsCRP的下降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改变明显相关(r=0.469,P<0.001;r=0.252,P=0.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特别是胰岛素泵治疗能稳定迅速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还能发挥抗炎、抗AS的作用.

    作者:李佳;何建华;陈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减轻心脏前负荷治疗心力衰竭成功1例

    患者,男,83岁,主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加重伴胸闷憋气1周于2007年3月22日入院.近1周来因无明显诱因发作胸闷,气促及不适曾于当地医院住院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每天输入液量约1500~2000ml;治疗后约3天发生双下肢水肿,约1周后胸闷、憋气加重,且不能平卧,动则喘息,无发热,偶咳、少痰,进食差,有时恶心,少尿.

    作者:李玉叶;林红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医学名词规范化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随着手术技术进步、器官保存质量提高和免疫抑制方法改进,国外一些医院肺移植手术病死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1年生存率接近70%,然而5年生存率仅为43.3%,中位生存时间3.7年[1].

    作者:齐战;杨大运;姚继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负荷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及FasL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HBV DNA负荷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 及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 常规无茵分离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健康献血员PBMC,各分两组培养72小时,其中一组加入植物血凝素(PHA)培养后经碘化丙啶(PI)染色,另一组未加PHA经PE-抗FasL标记,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PBMC凋亡率及FasL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BMC凋亡率及其FasL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06±7.77)% vs (14.66±3.27)%, (0.846±0.299)% vs (0.432±0.126)%(t值分别为4.93,4.65,P<0.01).HBV DNA高水平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凋亡率及其FasL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分别为(33.73±5.44)% vs (25.61±5.05)% vs (18.85±4.05)%,(1.055±0.224)% vs (0.880±0.285)% vs (0.603±0.208)%(H值分别为23.29,8.92,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凋亡率与其FasL表达呈正相关(r值为0.70,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存在AICD现象,HBV感染可激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L的表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负荷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CD及Fas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熊英;王瑶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荟萃》2007年论文收稿刊出期与修回刊出期

    《临床荟萃》是一本大内科专业期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一直以贴近临床、荟萃实用为特色,深受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本刊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同类期刊中深受好评.

    作者:康文华;武峪峰;姜恒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扎司琼预防硬膜外腔吗啡治疗晚期癌痛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是治疗晚期癌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有效、镇痛时间长等优点[1],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持续缓慢滴注治疗晚期癌痛可以达到减缓吗啡耐药和加强其镇痛的效果[2],但应用吗啡随时间延长出现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令患者痛苦不堪,是应用吗啡的常见并发症.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异位甲状腺癌双肺转移9年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80岁,主因间断声音嘶哑9年,咯血、气短3天,于2007年5月入院,患者9年前(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在外院就诊考虑左侧声带麻痹,不除外喉癌,行肺CT示双肺多发结节,胸廓人口处气管前有一软组织肿块.

    作者:蒋延文;方秋红;马迎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

    例1,男,51岁,因间歇性多语、兴奋或少语、情绪低落5年,又多语、少眠5天来院.诊断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给予丙戊酸钠0.2g,每日3次口服,氯硝西泮2mg,每晚1次,口服.第3天,患者主诉感到颈部不适,往右转,不能自控,同时感到言语不适、舌根发硬.

    作者:刘朝军;田素英;李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IgA肾病患者血、尿骨形成蛋白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IgA肾病患者血、尿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89例.根据光镜切片病变轻重将患者分为3组:A组(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47例;B组(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29例;C组(增生硬化和硬化性IgA肾病)13例.检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尿中TGF-β1和BMP-7水平;计算病理切片中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 血、尿BMP-7浓度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肾小管萎缩的增多、肾间质纤维化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1);血BMP-7水平与尿BMP-7水平呈正相关(r=0.802,P<0.01);血、尿BMP-7水平与CCr呈正相关(r=0.840,P<0.01);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排泄率、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808、-0.783、-0.726、-0.830、-0.827、-0.815,均P<0.01);3组IgA肾病患者血、尿TGF-β1浓度随着肾小球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而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较多、肾间质广泛纤维化时,血、尿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1);血TGF-β1水平与尿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792,P<0.01);血、尿TGF-β1水平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307,0.237,均P<0.05).结论 TGF-β1血、尿在IgA肾病系膜增生严重时明显增加,肾脏广泛纤维化时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BMP-7血、尿随肾脏病变的加重,明显降低,可能导致其抗肾纤维化作用减弱.临床上测定血、尿BMP-7和TGF-β1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IgA肾病患者肾脏病变进展程度的新手段之一.

    作者:杨林;段惠军;王建荣;杨万霞;傅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