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胎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陈利社;孙春荣;李敏

关键词:肺栓塞, 剖宫产术, 心电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摘要:例1,女,27岁,孕1产0孕38周,双胎,因心悸气短1周入院.孕早中期顺利,孕7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出现心悸气短.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35/11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被动体位,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律整,未闻杂音,水肿(+++),产科检查:胎位枕右前/骶左前,胎心音正常.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双胎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例1,女,27岁,孕1产0孕38周,双胎,因心悸气短1周入院.孕早中期顺利,孕7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出现心悸气短.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35/11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被动体位,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律整,未闻杂音,水肿(+++),产科检查:胎位枕右前/骶左前,胎心音正常.

    作者:陈利社;孙春荣;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炎性因子在急性脑卒中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脑卒中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不论是感染因素还是非感染因素均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SIRS),虽然这两种原因引发的SIRS在治疗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共同基础是引发SIRS后,进一步发展都可导致MODS.炎性细胞因子的失控性释放和炎性介质的过度产生是向MODS转化的关键,明确炎性介质失衡的机制以及调节炎性介质的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以进一步阐明脑卒中致SIRS、MODS的发展演变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栾丽芹;石秋艳;张瑞彪;孟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卒中康复的新策略: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中风后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而且上肢功能的恢复远较下肢功能的恢复缓慢和困难,因此有关中风上肢功能恢复问题就成为神经康复领域中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近10年来,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脑卒中的康复从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学的基础上发展到大脑功能重组(brain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BFRO)的理论和方法上来.一些建立在BFRO的方法、理念和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例如,主动性康复训练(active training)、运动想象疗法(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主动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active-opreative EMG-F)、功能性电刺激、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apy,CIMT)等,其中以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发展快、疗效为明显.

    作者:王文清;晁志军;徐振奇;姜贵云;谢睿智;冯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77岁,因鼻出血伴牙龈出血39天,发热、咳嗽1天,呼吸困难7小时于2006年8月31日由血液科转入ICU.缘于3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鼻出血、牙龈出血,在血液科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天前开始给予MP(马法仑、泼尼松)方案化疗,1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达38.5 ℃,7小时前出现呼吸困难,血氧监测显示:血氧饱和度80%;血气分析:pH 7.24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3.5 mm Hg、动脉血氧分压40 mm Hg、碱过剩 -13.3 mmol/L、吸氧浓度40%,以Ⅰ型呼吸衰竭转入ICU 科.

    作者:葛胜梅;张玉想;郭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近年研究显示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炎症因子,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患者血清APN水平、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丁奉;丁志坚;王新;陈解中;李海燕;张宇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 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ORG患者,32例患者行胰岛功能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IR)分为两组,组Ⅰ:存在胰岛素抵抗;组Ⅱ:无胰岛素抵抗.根据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分为肥胖相关性单纯性肾小球肥大(obisity-related glomerulomegaly,O-GM)和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bisity-related focal and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O-FSGS).分别比较临床和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 组Ⅰ和组Ⅱ患者比较,组Ⅰ患者游离胰岛素、游离胰岛素/空腹血糖、HOMA-IR较组Ⅲ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上, O-FSGS占65.85%(27/41例),O-GM占34.15%(14/41).结论 ORG患者胰岛素抵抗常见,脂肪肝发生率高,组织形态学改变以O-FSGS常见,其次是O-GM.

    作者:曹树臣;房铭辉;卜春红;房艳辉;刘志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81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的初步分析

    多年研究并未使食管癌放疗后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多维持在15%~30%[1],局部未控和复发为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多篇文献报道[2-4] ,认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与传统常规放疗相比确实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生存率,但多数报道3D-CRT剂量常为非常规分割且以后半程采用适形放疗者居多.因此,笔者回顾性总结81例食管癌3D-CRT常规分割放疗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提供参考.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李任;邱嵘;李娟;王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为进行输液、血透、营养支持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静脉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以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不仅增加了病死率,而且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系统.为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针对CRBSI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根生;张淑芳;崔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血糖、血脂、血压、肥胖的关系.方法 以新疆哈族EH患者67例为观察组,哈族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WC)及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APN、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内脂肪百分比(BF%)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EH组血浆AP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EH组血浆APN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WC、BMI、WHR、FPG、FINS、HOMA-IR、TG、LDL-C、Apo-B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血浆APN与SBP、DBP、WC、BMI、WHR、FINS、HOMA-IR呈显著负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EH组中,HOMA-IR和WC是影响血浆APN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对照组中,FINS和BMI是影响血浆APN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 哈族EH患者血浆APN水平降低并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田银君;王忠;郭淑霞;杨军;谷杨;杨云;张望强;任宏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肩封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指脑卒中后瘫痪上肢的肩部及手指、腕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群,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终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脑卒中致残的重要原因.而目前SHS尚无特效治疗,常规方法疗效并不满意.我们采用肩关节周围封闭的方法治疗SHS,操作简单,风险小,疗效肯定,特报告如下.

    作者:吴向斌;石元洪;张红;吴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淀粉样血管病并发脑出血11例临床观察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认为是非高血压老年人脑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由于CT、磁共振成像及病理检查的普及,该病的诊断率逐年增加.现将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1例患者的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波胜;汤永新;王玉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老年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伴发病多、病死率高,而且不易及时诊断.本研究旨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剂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ian natriuretic peptite,rhBNP)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和较大起始剂量的硝酸甘油微泵内注射比较,通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观察rhBNP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博晴;孙烈;杨季明;蒋振忠;周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无创性影像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临床疑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颈总动脉法(CC法)计算狭窄率.结果 CDFI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A、DSA.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FI和MRA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90.9% vs 94.5%、65.5% vs 86.2%和82.1% vs 91.7%.结论 无创性影像检查(CDFI、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方面具有互补作用,应该配合应用,可作为普查和筛选的手段.

    作者:周立春;贾伟华;邱传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卡等药物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与病毒抗原表达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达1.2亿左右,这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群体,可以由肝组织正常至肝硬化的不同病变谱[1],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逐渐被重视.我们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行肝组织免疫组化和病理改变检测,对炎症改变达到肝组织炎症活动度2度(G2)的79例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商品名:微卡)、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商品名:赛诺金)联合序贯免疫治疗1年,并随访6个月,观察抗病毒疗效及疗效与病毒抗原在肝细胞表达和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选择病例、指导治疗和预测疗效提供更可靠的评估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敏;黄艳;彭霞;来家骐;刘玉珍;叶立红;王立静;杜丽辉;胡斌;张新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DOPT研究再续UKPDS新篇章

    2006年12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19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上,揭晓了期待已久的糖尿病进展试验(a diabetes outcome progression trial,ADOPT)研究结果.该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显示,马来酸罗格列酮(长期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 发表于1998年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探讨了各类口服降糖药长期控制血糖的能力, 但也同时证明,无论二甲双胍还是磺脲类药物都不能单药长期维持血糖的平稳和改变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速度. 在此之后,新的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TZD)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动物试验中,该类药物还被显示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为了能够验证TZD是否可以更长期维持控制血糖,Viberti和Kahn等设计了ADOPT研究,评价TZD中的代表性药物马来酸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Maleate)在长期控制血糖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的效果是否优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ADOPT研究是继UKPDS之后,又一探讨单药治疗对糖尿病进程影响的大型临床试验.

    作者:纪立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胼胝体出血2例

    例1,女,22岁,农民.主因突发头疼6小时入院.患者于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全头钝痛,以后枕部为著.伴恶心、呕吐、言语减少.查头颅CT示胼胝体出血破入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侧脑室,形成铸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6 ℃,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轻度嗜睡,言语含糊,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眼底正常,眼球活动自如,可见水平眼震,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对称正常,未引出病理征,颈部抵抗,颈胸3横指,双侧Kernig征(+).给予降颅压、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1周后复查头颅CT示:胼胝体出血密度减低,边缘模糊、脑室内积血明显吸收好转.住院期间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脑血管畸形烟雾病.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高娟;王德超;姜晔;苏立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41例高压氧的疗效观察

    心跳骤停是危重急诊,脑复苏是心肺复苏中的焦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自2001~2005年抢救的41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高压氧(HBO)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曾瑞兰;冯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再灌注疗法.随着适应证的扩大及溶栓药物的改进,溶栓成功率不断提高,AMI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心功能恶化等表现.目前对于溶栓成功后是否需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尚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对溶栓成功后行延迟PCI与未进行PCI的患者作对比研究,探讨AMI溶栓成功后择期PCI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暖;唐路宁;陈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层CT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由于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故对肺栓塞的诊断较困难,仅约50%的患者生前得到正确诊断,因而病死率较高[1].螺旋CT对PE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但在治疗后的应用报道不多,我们对40例临床确诊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多层CT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戴国华;李志远;李欣;郭志芹;张文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他汀类药物调脂之外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拮抗细胞因子以及抗炎等非调脂作用[1],在改善心功能及抑制左心室重构方面可能有益.多项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而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全面拮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桂芳;陆世红;王福花;沈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