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颖;官晓红;胡谦;雷丽华;陶黎
患者,女性,25岁,产后3个月,其女患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嘱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患者于2004年1月20日晚6时在家用温水30 ml溶解阿莫西林干混悬剂0.062 5 g(半包)后,准备喂服婴儿,在送服前,患者用舌尖试了一下水温,5分钟后感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而后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尿失禁,唤之不醒,即送入医院.
作者:刘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8例ACAS患者,其中102例并发抑郁的ACAS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结果本组ACAS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7%.1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5.58)vs(36.95±6.96);(9.89±4.42)vs(18.04±6.54),P<0.05~0.01],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5.6±6.1)%vs(47.2±4.3)%,P<0.05].结论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ACAS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苏便苓;李拥军;刘振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2例典型病例.
作者:徐贯杰;李淑先;陈聚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后灭Hp煎剂对慢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46例Hp(+)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灭Hp煎剂、胃复春、氢氧化铝(胃舒平)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药物对慢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窦黏膜磷脂含量以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结果单纯Hp根除使各组胃黏膜急性炎症明显消退,但对慢性病变没有影响;灭Hp煎剂治疗后慢性胃黏膜病变明显好转,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血清EGF从治疗前的(0.45±0.08)μg/L下降至治疗后的(0.36±0.05)μg/L(P<0.05);EGFR表达从治疗前的(35.20±4.95)%增加至治疗后的(48.80±5.19)%(P<0.05),而胃复春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灭Hp煎剂能够增加胃黏膜表面磷脂和血清EGF含量,并使胃黏膜EGFR表达上调,有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作者:王天轶;姚希贤;刘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可以引起肠黏膜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致使肠源性感染增加[1].为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肠内营养(EN)已越来越受到重视,EN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临床实验证实[2].临床实验也证实肠道水疗可促进肠蠕动及功能恢复,加速内毒素排除,防止胰腺炎的重症转化[3].本研究选择42例SAP患者,对其早期EN和肠道水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王斌;徐少勇;卢光新;杜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瘦素和VEGF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前病变和60例胃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20.0%、35.0%、45.0%、46.7%,均P<0.05);瘦素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组(15.0%、35.0%、45.0%、46.7%,均P<0.05);VE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73,P<0.01).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柯楠;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IPF治疗尚无确实、有效的方法.我们的研究拟观察卡托普利(CPT)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IPF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IPF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志华;李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HIV/AIDS)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使人恐惧的疾病之一,至今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我国HIV/AIDS的流行形式十分严竣[1],因此,让HIV/AIDS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就显得极其重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已使得该地区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大大下降[2],但高昂的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患者不能从这一治疗中获得益处,为此各国政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通过生产仿制药品降低药物价格,把更多符合治疗的人群纳入到治疗中.
作者:郜桂菊;赵红心;张福杰;宋映雪;李鑫;卢联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42岁,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食物及海鲜产品过敏史,起病前未曾进食此类食品.于2004年8月12日下午3点左右突然无明显诱因自觉痉挛性腹痛持续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无腹泻便秘,无头昏头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心悸胸闷及气促.即在当地卫生室就诊,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10 mg肌注后,随即见胸腹部出现少许散在分布粟粒状红色丘疹伴瘙痒,晚10点腹痛无缓解,继服盐酸消旋山莨菪碱5 mg,至晨3点腹痛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而红色丘疹增多,部分融合成小片,疹间皮肤潮红,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郝光旭;杜春鲜;向万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病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葛根素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一条防治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梅;王红艳;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介素6(IL-6)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保持神经元生存和促分化效应.我们通过对6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6进行测定,旨在探讨IL-6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变化及与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霞;赵瑞芹;李贵霞;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又称Ceelan病,本病于1864年首先由Virchow报道,1931年Ceelan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点.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缺铁性贫血和肺部影像学改变.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成人少见.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IPH发病与免疫有关[1].我科近10年收治该病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何少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胆汁性肝硬化,以肝脏细小胆管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坏死及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肝炎肝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破坏,假小叶结构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笔者总结我院住院并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及PBC患者各3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作者:刘燕敏;闫惠平;檀玉芬;刘妍;孔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报告如下.
作者:尹建明;王敏;张岑;周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准确的方法为支气管造影,但往往因感染、病情等在诊断工作中受到限制.近年来,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的临床应用,为诊断支扩伴感染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伟;李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性,32岁,主因间断性晕厥12年入院.患者1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性晕厥,多于卧位站起行走时发生,伴有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余秒至2分钟,未行诊治,1月前查体时上肢血压测不到,在当地医院查血管超声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查体:营养中等,脉搏74次/min,左上肢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仅于64 mm Hg(1mm Hg=0.133 kPa)处闻及波动,双下肢血压160/5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哕音.
作者:王振国;姚欣;张林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是将干扰素α与PEG分子连接起来,从而延长其半衰期,每周给药1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故又称长效IFN,在美国及欧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均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持续应答率在40%以上[1].目前该药已在国内上市,这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崔杨;张树林;蔺淑梅;樊万虎;张忠东;杜方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74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在当地医院作腹部超声发现胆总管增宽,内有条索状中强回声,诊断胆道蛔虫,经解痉驱虫治疗腹痛未能好转入我科.
作者:闫国华;郝英霞;张金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敌鼠钠盐是常用的一种高效抗凝血杀鼠剂,人体误服后可以抑制体内凝血因子Ⅱ,破坏毛细血管内壁,出现全身出血症状,使出凝血时间和凝酶原时间延长[1,2].我院1997年以来共救治敌鼠钠盐患者3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敏志刚;田丰仓;高舜明;路福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