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影响因子:0.94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23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临床医学
临床荟萃杂志   2006年04期文献
  • 糖耐量减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近来研究表明,慢性亚临床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1],而糖耐量减低(IGT)作为糖尿病的临床前期,早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分泌缺陷[2],笔者测定了25例IGT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探讨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作者: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广泛分布于神经、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强的血管扩张和心肌正性变力、变时作用,是迄今已知体内强的舒血管多肽.CGRP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彦霞;王素敏;李建霞;韩丽萍;李艳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道水疗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可以引起肠黏膜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致使肠源性感染增加[1].为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肠内营养(EN)已越来越受到重视,EN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临床实验证实[2].临床实验也证实肠道水疗可促进肠蠕动及功能恢复,加速内毒素排除,防止胰腺炎的重症转化[3].本研究选择42例SAP患者,对其早期EN和肠道水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王斌;徐少勇;卢光新;杜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继发性气胸临床体会

    我科自1998年收治继发性气胸共104例,其中54例采用4号气管插管代替硅胶管行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树标;吕文慧;荣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34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常规心电图仪只能描记患者几分钟内平卧状态下极短时间内心电图片断而难以获得患者各种状态尤其是运动下的心电图变化,而动态心电图仪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各种状态下(包括睡眠、运动等)心电图情况,尤其对患者在一长时间段内的心电图变化和短暂一过性心电图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因此一开始投入使用便立即引起心血管临床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使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心电检测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瑞瑛;王士昌;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46例临床及病原分析

    尿路感染是肾病综合征(NS)常见并发症,也是肾病综合征复发或对激素不敏感的原因.笔者回顾分析了2年来我院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及病原特点,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肖桦;黄洁;黄东;白云凯;刘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1年依从性与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特点为气道的高反应性,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息.专家认为哮喘发病率在全球内呈上升趋势,儿童占85%.多年临床实践表明,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是预防治疗哮喘的有效措施.患儿及家长是否依从医嘱与控制喘息发作,减少发病率密切相关.笔者探讨了哮喘息儿治疗的依从性与复发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甄素芬;张海荣;高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瘦素(leptin),肥胖基因编码的、含有167个氨基酸的酸性蛋白.其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通过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代谢等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近来研究亦发现瘦素参与体内骨代谢的调节[1].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因此瘦素在肝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与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BMD)、骨钙素(BGP)之间的关系.

    作者:邢亚威;秦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70例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胆汁性肝硬化,以肝脏细小胆管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坏死及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肝炎肝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破坏,假小叶结构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笔者总结我院住院并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及PBC患者各3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作者:刘燕敏;闫惠平;檀玉芬;刘妍;孔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躯体疾病伴随的心理障碍正日益受到重视.抑郁障碍是冠心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国内有报道冠心病伴抑郁者高达78.6%[1].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2].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抗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治.本研究旨在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伴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卢建敏;孙琳;黄彦生;吴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部分病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并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本研究通过比较初发和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国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预防.

    作者:阳新;周黎黎;刘光英;赵迎春;象仁欠;古来;欧阳伟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差异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GCs)及其受体(GR)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放射性免疫法(RIA),3H标记地塞米松(3H-DEX)放射性配体结合法检测11例ARDSp患者、10例ARDSexp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10(IL-4、IL-10)水平,GC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结果①ARDSp、ARDSexp患者G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其GCs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ARDSp、ARDSexp患者血清TNF-α、IL-4、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③与ARDSp组相比,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G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Cs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p和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及GR表达有一定差别.

    作者:阎锡新;宋然;刘威威;关继涛;武新惠;李宏林;张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瘦素和VEGF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前病变和60例胃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20.0%、35.0%、45.0%、46.7%,均P<0.05);瘦素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组(15.0%、35.0%、45.0%、46.7%,均P<0.05);VE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73,P<0.01).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柯楠;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灭Hp煎剂对慢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后灭Hp煎剂对慢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46例Hp(+)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灭Hp煎剂、胃复春、氢氧化铝(胃舒平)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药物对慢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窦黏膜磷脂含量以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结果单纯Hp根除使各组胃黏膜急性炎症明显消退,但对慢性病变没有影响;灭Hp煎剂治疗后慢性胃黏膜病变明显好转,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血清EGF从治疗前的(0.45±0.08)μg/L下降至治疗后的(0.36±0.05)μg/L(P<0.05);EGFR表达从治疗前的(35.20±4.95)%增加至治疗后的(48.80±5.19)%(P<0.05),而胃复春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灭Hp煎剂能够增加胃黏膜表面磷脂和血清EGF含量,并使胃黏膜EGFR表达上调,有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作者:王天轶;姚希贤;刘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8例ACAS患者,其中102例并发抑郁的ACAS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结果本组ACAS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7%.1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5.58)vs(36.95±6.96);(9.89±4.42)vs(18.04±6.54),P<0.05~0.01],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5.6±6.1)%vs(47.2±4.3)%,P<0.05].结论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ACAS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苏便苓;李拥军;刘振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48例厌食症患儿及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2~10岁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男(1.45±1.24)μg/L,女(2.23±1.56)μg/L;正常小儿为:男(3.75±2.82)μg/L,女(6.29±2.45)μg/L;厌食症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T3、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与T3、T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56,均P<0.01).结论瘦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共同在调节摄食与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韩小梅;李彦敏;陈宝昌;范雪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阵发性房颤患者血中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中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及意义.方法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血清中PCⅢ、CIV、HA及LN水平分别为(156.1±10.5)μg/L、(119.6±11.5)μg/L、(126.3±10.0)μg/L、(127.5±7.3)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8.6±11.3)μg/L、(71.6±11.0)μg/L、(69.6±9.7)μg/L、(97.9±6.8)μg/L],均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中纤维化指标水平增高,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心房间质的纤维化.

    作者:杜松;刘永丽;张令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报告如下.

    作者:尹建明;王敏;张岑;周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灯盏花素与小剂量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患者因其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内血液循环紊乱,营养障碍;出现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表现.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可诱发氮质血症,导致肝肾综合征而危及生命[1].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用常规利尿方法治疗,效果较差.如能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微循环方面着手,促进利尿,则可改善肾功能,利于顽固性腹水的消退.灯盏花素近年来研究较多,宗育杉等[2]报告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初期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效果.为探索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治疗措施,我科近年来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小剂量多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明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IPF治疗尚无确实、有效的方法.我们的研究拟观察卡托普利(CPT)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IPF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IPF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志华;李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是将干扰素α与PEG分子连接起来,从而延长其半衰期,每周给药1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故又称长效IFN,在美国及欧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均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持续应答率在40%以上[1].目前该药已在国内上市,这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崔杨;张树林;蔺淑梅;樊万虎;张忠东;杜方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内仿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HIV/AIDS)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使人恐惧的疾病之一,至今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我国HIV/AIDS的流行形式十分严竣[1],因此,让HIV/AIDS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就显得极其重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已使得该地区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率大大下降[2],但高昂的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患者不能从这一治疗中获得益处,为此各国政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通过生产仿制药品降低药物价格,把更多符合治疗的人群纳入到治疗中.

    作者:郜桂菊;赵红心;张福杰;宋映雪;李鑫;卢联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侧肾上腺结核1例

    患者,男,51岁,因皮肤色素沉着、乏力2年,加重伴食欲不振、消瘦5个月,于2004年2月23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感乏力,尚能坚持工作,未诊治.近5个月来以上症状加重,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体质渐消瘦.20年前患左侧胸膜炎,用异烟肼治疗1个月,以后未复查.入院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75kg.

    作者:郭玉凤;李国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例并文献复习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又称Ceelan病,本病于1864年首先由Virchow报道,1931年Ceelan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点.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缺铁性贫血和肺部影像学改变.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成人少见.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IPH发病与免疫有关[1].我科近10年收治该病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何少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盐酸消旋山茛菪碱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患者,女,42岁,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食物及海鲜产品过敏史,起病前未曾进食此类食品.于2004年8月12日下午3点左右突然无明显诱因自觉痉挛性腹痛持续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无腹泻便秘,无头昏头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心悸胸闷及气促.即在当地卫生室就诊,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10 mg肌注后,随即见胸腹部出现少许散在分布粟粒状红色丘疹伴瘙痒,晚10点腹痛无缓解,继服盐酸消旋山莨菪碱5 mg,至晨3点腹痛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而红色丘疹增多,部分融合成小片,疹间皮肤潮红,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郝光旭;杜春鲜;向万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取蛔虫后胆道出血1例

    患者,女,74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在当地医院作腹部超声发现胆总管增宽,内有条索状中强回声,诊断胆道蛔虫,经解痉驱虫治疗腹痛未能好转入我科.

    作者:闫国华;郝英霞;张金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艾司洛尔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2例典型病例.

    作者:徐贯杰;李淑先;陈聚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致颈动脉窦反射1例

    患者,女性,32岁,主因间断性晕厥12年入院.患者1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性晕厥,多于卧位站起行走时发生,伴有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余秒至2分钟,未行诊治,1月前查体时上肢血压测不到,在当地医院查血管超声考虑多发性大动脉炎,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查体:营养中等,脉搏74次/min,左上肢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仅于64 mm Hg(1mm Hg=0.133 kPa)处闻及波动,双下肢血压160/5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哕音.

    作者:王振国;姚欣;张林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触发重叠综合征1例并文献资料复习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存在复杂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界环境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接种疫苗后触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偶有报道.现报道1例患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触发重叠综合征(SLE和干燥综合征),并对有关疫苗免疫及其他免疫性治疗与SLE的发生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作一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练颖;官晓红;胡谦;雷丽华;陶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干混悬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性,25岁,产后3个月,其女患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嘱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患者于2004年1月20日晚6时在家用温水30 ml溶解阿莫西林干混悬剂0.062 5 g(半包)后,准备喂服婴儿,在送服前,患者用舌尖试了一下水温,5分钟后感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而后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尿失禁,唤之不醒,即送入医院.

    作者:刘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肺癌治疗中,化学治疗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对肺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下就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刘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其内科治疗原则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肝病晚期,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是门脉高压及肾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征[1].其预后很差,常在短期内死亡,惟一挽救的方法是肝、肾移植或肝移植.在等待手术期间,需要针对其病理生理的特点给以内科支持疗法.

    作者:高志钧;魏守礼;尤红煜;张玉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有3.5亿人[1].HBV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HBV本身不引起机体细胞的破坏,引起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感染HBV的转归主要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当免疫反应能够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时,感染便得以控制;反之,病毒持续存在.成年人感染HBV后多数表现为急性感染过程,而垂直感染或幼儿期感染者常表现为慢性感染.

    作者:吴国斌;游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白细胞介素6(IL-6)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保持神经元生存和促分化效应.我们通过对6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6进行测定,旨在探讨IL-6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变化及与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霞;赵瑞芹;李贵霞;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段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32例影像学分析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准确的方法为支气管造影,但往往因感染、病情等在诊断工作中受到限制.近年来,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的临床应用,为诊断支扩伴感染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伟;李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临床特点与救治体会

    我国农村口服有机磷农药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较为常见,多数是受不良刺激后服毒自杀,极少数为误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AOPP比较少见,现就1998~2005年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内科收治资料完整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AOPP及同期159例AOPP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生;苏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敌鼠钠盐中毒30例临床分析

    敌鼠钠盐是常用的一种高效抗凝血杀鼠剂,人体误服后可以抑制体内凝血因子Ⅱ,破坏毛细血管内壁,出现全身出血症状,使出凝血时间和凝酶原时间延长[1,2].我院1997年以来共救治敌鼠钠盐患者3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敏志刚;田丰仓;高舜明;路福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病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葛根素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一条防治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梅;王红艳;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呕吐、少尿、便血

    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8岁,农民,以纳差、乏力1年,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少尿6天于2005年1月13日入院.近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感食欲下降,全身乏力,且感上腹部不适,偶解棕褐色大便,但量不多,其症状可自行消除.近6天来反复发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全天尿量200~300 ml.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呕血,无齿龈、鼻黏膜出血,无关节疼痛,无皮肤瘙痒,无腰背酸痛.否认服用损肾药物,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陈天浩;崔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冠心病防治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目标

    经历100余年的探索,人类已充分认识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C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