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耐量减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摘要:近来研究表明,慢性亚临床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1],而糖耐量减低(IGT)作为糖尿病的临床前期,早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分泌缺陷[2],笔者测定了25例IGT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探讨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取蛔虫后胆道出血1例

    患者,女,74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在当地医院作腹部超声发现胆总管增宽,内有条索状中强回声,诊断胆道蛔虫,经解痉驱虫治疗腹痛未能好转入我科.

    作者:闫国华;郝英霞;张金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8例ACAS患者,其中102例并发抑郁的ACAS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结果本组ACAS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7%.1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5.58)vs(36.95±6.96);(9.89±4.42)vs(18.04±6.54),P<0.05~0.01],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5.6±6.1)%vs(47.2±4.3)%,P<0.05].结论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ACAS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苏便苓;李拥军;刘振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46例临床及病原分析

    尿路感染是肾病综合征(NS)常见并发症,也是肾病综合征复发或对激素不敏感的原因.笔者回顾分析了2年来我院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及病原特点,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肖桦;黄洁;黄东;白云凯;刘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是将干扰素α与PEG分子连接起来,从而延长其半衰期,每周给药1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故又称长效IFN,在美国及欧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均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持续应答率在40%以上[1].目前该药已在国内上市,这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崔杨;张树林;蔺淑梅;樊万虎;张忠东;杜方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段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32例影像学分析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准确的方法为支气管造影,但往往因感染、病情等在诊断工作中受到限制.近年来,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的临床应用,为诊断支扩伴感染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伟;李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瘦素(leptin),肥胖基因编码的、含有167个氨基酸的酸性蛋白.其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通过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代谢等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近来研究亦发现瘦素参与体内骨代谢的调节[1].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因此瘦素在肝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与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BMD)、骨钙素(BGP)之间的关系.

    作者:邢亚威;秦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70例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胆汁性肝硬化,以肝脏细小胆管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坏死及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肝炎肝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破坏,假小叶结构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笔者总结我院住院并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及PBC患者各3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作者:刘燕敏;闫惠平;檀玉芬;刘妍;孔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34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常规心电图仪只能描记患者几分钟内平卧状态下极短时间内心电图片断而难以获得患者各种状态尤其是运动下的心电图变化,而动态心电图仪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各种状态下(包括睡眠、运动等)心电图情况,尤其对患者在一长时间段内的心电图变化和短暂一过性心电图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因此一开始投入使用便立即引起心血管临床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使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心电检测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瑞瑛;王士昌;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病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葛根素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一条防治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梅;王红艳;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灭Hp煎剂对慢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后灭Hp煎剂对慢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46例Hp(+)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灭Hp煎剂、胃复春、氢氧化铝(胃舒平)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药物对慢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窦黏膜磷脂含量以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结果单纯Hp根除使各组胃黏膜急性炎症明显消退,但对慢性病变没有影响;灭Hp煎剂治疗后慢性胃黏膜病变明显好转,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血清EGF从治疗前的(0.45±0.08)μg/L下降至治疗后的(0.36±0.05)μg/L(P<0.05);EGFR表达从治疗前的(35.20±4.95)%增加至治疗后的(48.80±5.19)%(P<0.05),而胃复春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灭Hp煎剂能够增加胃黏膜表面磷脂和血清EGF含量,并使胃黏膜EGFR表达上调,有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作者:王天轶;姚希贤;刘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盐酸消旋山茛菪碱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患者,女,42岁,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食物及海鲜产品过敏史,起病前未曾进食此类食品.于2004年8月12日下午3点左右突然无明显诱因自觉痉挛性腹痛持续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无腹泻便秘,无头昏头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心悸胸闷及气促.即在当地卫生室就诊,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10 mg肌注后,随即见胸腹部出现少许散在分布粟粒状红色丘疹伴瘙痒,晚10点腹痛无缓解,继服盐酸消旋山莨菪碱5 mg,至晨3点腹痛加剧,伴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而红色丘疹增多,部分融合成小片,疹间皮肤潮红,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郝光旭;杜春鲜;向万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呕吐、少尿、便血

    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8岁,农民,以纳差、乏力1年,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少尿6天于2005年1月13日入院.近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感食欲下降,全身乏力,且感上腹部不适,偶解棕褐色大便,但量不多,其症状可自行消除.近6天来反复发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全天尿量200~300 ml.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呕血,无齿龈、鼻黏膜出血,无关节疼痛,无皮肤瘙痒,无腰背酸痛.否认服用损肾药物,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陈天浩;崔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耐量减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近来研究表明,慢性亚临床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1],而糖耐量减低(IGT)作为糖尿病的临床前期,早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分泌缺陷[2],笔者测定了25例IGT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探讨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作者: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敌鼠钠盐中毒30例临床分析

    敌鼠钠盐是常用的一种高效抗凝血杀鼠剂,人体误服后可以抑制体内凝血因子Ⅱ,破坏毛细血管内壁,出现全身出血症状,使出凝血时间和凝酶原时间延长[1,2].我院1997年以来共救治敌鼠钠盐患者3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敏志刚;田丰仓;高舜明;路福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继发性气胸临床体会

    我科自1998年收治继发性气胸共104例,其中54例采用4号气管插管代替硅胶管行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树标;吕文慧;荣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干混悬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性,25岁,产后3个月,其女患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嘱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患者于2004年1月20日晚6时在家用温水30 ml溶解阿莫西林干混悬剂0.062 5 g(半包)后,准备喂服婴儿,在送服前,患者用舌尖试了一下水温,5分钟后感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而后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尿失禁,唤之不醒,即送入医院.

    作者:刘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躯体疾病伴随的心理障碍正日益受到重视.抑郁障碍是冠心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国内有报道冠心病伴抑郁者高达78.6%[1].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2].因此对此类患者需要抗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治.本研究旨在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伴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卢建敏;孙琳;黄彦生;吴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瘦素和VEGF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前病变和60例胃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20.0%、35.0%、45.0%、46.7%,均P<0.05);瘦素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组(15.0%、35.0%、45.0%、46.7%,均P<0.05);VE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73,P<0.01).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柯楠;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部分病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并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本研究通过比较初发和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国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预防.

    作者:阳新;周黎黎;刘光英;赵迎春;象仁欠;古来;欧阳伟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艾司洛尔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2例典型病例.

    作者:徐贯杰;李淑先;陈聚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