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树标;吕文慧;荣福
患者,男,51岁,因皮肤色素沉着、乏力2年,加重伴食欲不振、消瘦5个月,于2004年2月23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感乏力,尚能坚持工作,未诊治.近5个月来以上症状加重,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体质渐消瘦.20年前患左侧胸膜炎,用异烟肼治疗1个月,以后未复查.入院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75kg.
作者:郭玉凤;李国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经历100余年的探索,人类已充分认识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C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介素6(IL-6)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保持神经元生存和促分化效应.我们通过对6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6进行测定,旨在探讨IL-6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变化及与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霞;赵瑞芹;李贵霞;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瘦素(leptin),肥胖基因编码的、含有167个氨基酸的酸性蛋白.其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通过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代谢等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近来研究亦发现瘦素参与体内骨代谢的调节[1].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因此瘦素在肝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与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BMD)、骨钙素(BGP)之间的关系.
作者:邢亚威;秦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自1998年收治继发性气胸共104例,其中54例采用4号气管插管代替硅胶管行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树标;吕文慧;荣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准确的方法为支气管造影,但往往因感染、病情等在诊断工作中受到限制.近年来,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的临床应用,为诊断支扩伴感染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伟;李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特点为气道的高反应性,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息.专家认为哮喘发病率在全球内呈上升趋势,儿童占85%.多年临床实践表明,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是预防治疗哮喘的有效措施.患儿及家长是否依从医嘱与控制喘息发作,减少发病率密切相关.笔者探讨了哮喘息儿治疗的依从性与复发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甄素芬;张海荣;高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IPF治疗尚无确实、有效的方法.我们的研究拟观察卡托普利(CPT)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IPF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IPF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志华;李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是将干扰素α与PEG分子连接起来,从而延长其半衰期,每周给药1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故又称长效IFN,在美国及欧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均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持续应答率在40%以上[1].目前该药已在国内上市,这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崔杨;张树林;蔺淑梅;樊万虎;张忠东;杜方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瘦素和VEGF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前病变和60例胃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20.0%、35.0%、45.0%、46.7%,均P<0.05);瘦素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组(15.0%、35.0%、45.0%、46.7%,均P<0.05);VE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73,P<0.01).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柯楠;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74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在当地医院作腹部超声发现胆总管增宽,内有条索状中强回声,诊断胆道蛔虫,经解痉驱虫治疗腹痛未能好转入我科.
作者:闫国华;郝英霞;张金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病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葛根素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一条防治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梅;王红艳;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可以引起肠黏膜萎缩,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致使肠源性感染增加[1].为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肠内营养(EN)已越来越受到重视,EN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临床实验证实[2].临床实验也证实肠道水疗可促进肠蠕动及功能恢复,加速内毒素排除,防止胰腺炎的重症转化[3].本研究选择42例SAP患者,对其早期EN和肠道水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王斌;徐少勇;卢光新;杜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有3.5亿人[1].HBV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HBV本身不引起机体细胞的破坏,引起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感染HBV的转归主要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当免疫反应能够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时,感染便得以控制;反之,病毒持续存在.成年人感染HBV后多数表现为急性感染过程,而垂直感染或幼儿期感染者常表现为慢性感染.
作者:吴国斌;游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又称Ceelan病,本病于1864年首先由Virchow报道,1931年Ceelan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点.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缺铁性贫血和肺部影像学改变.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成人少见.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IPH发病与免疫有关[1].我科近10年收治该病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何少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GCs)及其受体(GR)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放射性免疫法(RIA),3H标记地塞米松(3H-DEX)放射性配体结合法检测11例ARDSp患者、10例ARDSexp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10(IL-4、IL-10)水平,GC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结果①ARDSp、ARDSexp患者G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其GCs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ARDSp、ARDSexp患者血清TNF-α、IL-4、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③与ARDSp组相比,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G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Cs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p和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及GR表达有一定差别.
作者:阎锡新;宋然;刘威威;关继涛;武新惠;李宏林;张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国农村口服有机磷农药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较为常见,多数是受不良刺激后服毒自杀,极少数为误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AOPP比较少见,现就1998~2005年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内科收治资料完整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AOPP及同期159例AOPP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生;苏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女性,25岁,产后3个月,其女患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嘱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患者于2004年1月20日晚6时在家用温水30 ml溶解阿莫西林干混悬剂0.062 5 g(半包)后,准备喂服婴儿,在送服前,患者用舌尖试了一下水温,5分钟后感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而后家属发现意识不清、尿失禁,唤之不醒,即送入医院.
作者:刘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广泛分布于神经、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强的血管扩张和心肌正性变力、变时作用,是迄今已知体内强的舒血管多肽.CGRP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彦霞;王素敏;李建霞;韩丽萍;李艳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