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防治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目标

赵水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血脂, 胆固醇, 诊断, 化验室
摘要:经历100余年的探索,人类已充分认识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C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部分病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并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本研究通过比较初发和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国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预防.

    作者:阳新;周黎黎;刘光英;赵迎春;象仁欠;古来;欧阳伟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取蛔虫后胆道出血1例

    患者,女,74岁,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在当地医院作腹部超声发现胆总管增宽,内有条索状中强回声,诊断胆道蛔虫,经解痉驱虫治疗腹痛未能好转入我科.

    作者:闫国华;郝英霞;张金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段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32例影像学分析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症(支扩伴感染)是支气管树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后继发炎性感染的改变.普通X线平片往往只能提示肺段炎变征象,对支扩不具特征性.过去诊断支扩准确的方法为支气管造影,但往往因感染、病情等在诊断工作中受到限制.近年来,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的临床应用,为诊断支扩伴感染提供了无创、快捷、准确的方法.

    作者:林伟;李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耐量减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近来研究表明,慢性亚临床炎症与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1],而糖耐量减低(IGT)作为糖尿病的临床前期,早已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分泌缺陷[2],笔者测定了25例IGT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探讨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作者:潘海林;苏宏业;李世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递减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报告如下.

    作者:尹建明;王敏;张岑;周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针对这些病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葛根素对DF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以探索一条防治DF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梅;王红艳;李春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及其内科治疗原则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肝病晚期,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是门脉高压及肾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征[1].其预后很差,常在短期内死亡,惟一挽救的方法是肝、肾移植或肝移植.在等待手术期间,需要针对其病理生理的特点给以内科支持疗法.

    作者:高志钧;魏守礼;尤红煜;张玉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呕吐、少尿、便血

    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8岁,农民,以纳差、乏力1年,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少尿6天于2005年1月13日入院.近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感食欲下降,全身乏力,且感上腹部不适,偶解棕褐色大便,但量不多,其症状可自行消除.近6天来反复发生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全天尿量200~300 ml.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呕血,无齿龈、鼻黏膜出血,无关节疼痛,无皮肤瘙痒,无腰背酸痛.否认服用损肾药物,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陈天浩;崔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艾司洛尔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现报告2例典型病例.

    作者:徐贯杰;李淑先;陈聚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侧肾上腺结核1例

    患者,男,51岁,因皮肤色素沉着、乏力2年,加重伴食欲不振、消瘦5个月,于2004年2月23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感乏力,尚能坚持工作,未诊治.近5个月来以上症状加重,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体质渐消瘦.20年前患左侧胸膜炎,用异烟肼治疗1个月,以后未复查.入院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75kg.

    作者:郭玉凤;李国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白细胞介素6(IL-6)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保持神经元生存和促分化效应.我们通过对6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6进行测定,旨在探讨IL-6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变化及与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霞;赵瑞芹;李贵霞;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患者抑郁情绪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68例ACAS患者,其中102例并发抑郁的ACAS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评价.结果本组ACAS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0.7%.1个月后,心理干预组SDS及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5.58)vs(36.95±6.96);(9.89±4.42)vs(18.04±6.54),P<0.05~0.01],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5.6±6.1)%vs(47.2±4.3)%,P<0.05].结论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ACAS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苏便苓;李拥军;刘振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瘦素(leptin),肥胖基因编码的、含有167个氨基酸的酸性蛋白.其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通过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支出、调节代谢等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近来研究亦发现瘦素参与体内骨代谢的调节[1].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因此瘦素在肝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与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BMD)、骨钙素(BGP)之间的关系.

    作者:邢亚威;秦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34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常规心电图仪只能描记患者几分钟内平卧状态下极短时间内心电图片断而难以获得患者各种状态尤其是运动下的心电图变化,而动态心电图仪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各种状态下(包括睡眠、运动等)心电图情况,尤其对患者在一长时间段内的心电图变化和短暂一过性心电图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因此一开始投入使用便立即引起心血管临床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使用,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心电检测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瑞瑛;王士昌;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例并文献复习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又称Ceelan病,本病于1864年首先由Virchow报道,1931年Ceelan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点.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血、缺铁性贫血和肺部影像学改变.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成人少见.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IPH发病与免疫有关[1].我科近10年收治该病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何少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有3.5亿人[1].HBV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HBV本身不引起机体细胞的破坏,引起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感染HBV的转归主要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当免疫反应能够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时,感染便得以控制;反之,病毒持续存在.成年人感染HBV后多数表现为急性感染过程,而垂直感染或幼儿期感染者常表现为慢性感染.

    作者:吴国斌;游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瘦素、瘦素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瘦素和VEGF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胃癌前病变和60例胃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组织(20.0%、35.0%、45.0%、46.7%,均P<0.05);瘦素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展过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6%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组(15.0%、35.0%、45.0%、46.7%,均P<0.05);VEGF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瘦素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73,P<0.01).结论瘦素、瘦素受体和VEGF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柯楠;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肺癌治疗中,化学治疗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对肺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下就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刘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70例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胆汁性肝硬化,以肝脏细小胆管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坏死及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肝炎肝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破坏,假小叶结构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笔者总结我院住院并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及PBC患者各3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作者:刘燕敏;闫惠平;檀玉芬;刘妍;孔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