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议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慎用泰能

殷立新;王川平;樊德厚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抗生素
摘要: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菌细胞的外膜通透性降低及菌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质粒介质的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酶等.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致胸痛原因探讨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综合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4月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例共689例,其中证实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导致胸痛23例(3.4%).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丕宝;袭学芹;段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女,72岁,主因头晕、乏力10余天,神志不清3天,于2004年10月9日入院.查体:体温 37.4 ℃,血压 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轻度昏迷,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9次/min,节律规整,肝、脾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生理反射正常存在.

    作者:孙丽霞;王金铠;常英军;张金巧;宋晓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两种疗程奥曲肽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病死率高达40%~50%,急性出血的早期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奥曲肽是控制出血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其佳用药疗程尚不明确.我们通过观察不同疗程奥曲肽的疗效,发现奥曲肽静脉维持治疗72小时和120小时疗效基本相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海;吴武姿;林继敏;龚汉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椎管内血管瘤1例

    患儿,女,5岁.因排尿困难半天入院.患儿除精神、食欲欠佳外,无任何不适,行动正常.体检:右膝反射可引出,左膝反射稍减弱,腹壁反射减弱,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查克多征阳性,其他无异常.腰背部脊柱右侧可见一长15 cm左右纵行手术瘢痕.患儿曾于2年前行腰背部表皮血管瘤手术.

    作者:王琳;樊启红;罗忠梅;邓开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谈韦尼克脑病

    韦尼克脑病(Wernicke)是维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1].主要典型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精神意识障碍等三联征[2].韦尼克脑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致临床工作中易漏诊、误诊,现对此病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崔克勤;李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以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患者,男,58岁,因行走不稳1个月余,加重7天入院.患者自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给予抗生素治疗,症状好转后开始出现行走不稳,右手笨拙,尚能独自行走,不伴有头晕、头痛、耳鸣及呕吐,未治疗.近7年来上述症状加重,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而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血压135/75 mm Hg(1 mm 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双侧指鼻试验、快速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均阳性,共济失调步态.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血脂、肾功能、血生化、颅脑磁共振均正常.以共济失调原因待查入院.因拒绝行腰穿检查,按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给予地塞米松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可独自下床行走,步态基本正常.后X线胸片示:右肺中心型肺癌,经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小细胞未分化癌,转入肿瘤科进一步治疗.

    作者:杨嘉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螺内酯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RALES试验[1]证实,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袢利尿剂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减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但对其机制尚未证实.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螺内酯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目前尚无有关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大型临床试验及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和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观察螺内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监测反映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生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脑钠肽(BNP)及反应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血浆激素水平,探讨螺内酯对老年DHF患者舒张功能的可能影响机制.

    作者:刘刚;籍振国;樊文峰;刘坤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皮穿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植入19例

    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由于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是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严重病变,常以顽固的劳累性心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猝死率高,预后差.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有效治疗方法.自2001年以来,我科采用经皮穿刺无保护左主干支架植入19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陈玉东;江守洪;张明哲;董希昌;胡烨;高蓬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目前仍多采用机械或人工压迫止血的方法.我们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封闭股动脉穿刺点取得满意效果.为了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严格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峰;左红;栾荣华;刘兆英;高燕;樊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研究的新进展

    氯吡格雷是第2个噻吩并吡啶药物, 1998年6月在美国首次上市,2001年8月在我国上市.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近关于氯吡格雷的研究集中于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大小及时机、氯吡格雷与其他药物之间的作用、氯吡格雷抵抗或无反应现象及其机制等等,现就其新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桂萍;李田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影像分析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n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omorrhage,PN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0%,以血液积聚在中脑周围为特征,临床症状较轻,脑血管造影阴性,预后较好.为了解PNSAH的影像学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现结合文献对诊断为PNSAH1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尹变利;周旭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肾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感染一直是影响小儿肾脏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过去病例的回顾与分析,为今后预防小儿肾病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对小儿各类肾脏病的治疗及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对近20年来小儿肾脏病院内感染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所指导.

    作者:卢宏柱;王岚;张仁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

    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抑郁症的患者日渐增多,抑郁状态对高血压的影响正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们对伴发抑郁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旨在观察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忠;窦春江;张瑞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诊断

    髓质海绵肾,简称海绵肾,是肾髓质锥体内的集合管呈梭形或囊状扩张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此病比较少见.现将我院5年来遇到的8例海绵肾声像图特征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8例海绵肾均为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间我院门诊患者,经超声、X线片及静脉尿路造影均诊断为海绵肾,年龄38~56岁,平均(47±8)岁,男6例,女2例;4例有腰痛、间歇性血尿,2例尿频尿急,1例有排石史,1例仅腰痛来就诊.

    作者:王庆文;黎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常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凶险,病死率高,医生对此病警惕性很高.因AMI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心电图(ECG)表现的某些特征在其他病患也可具备,故也易将具有异常ECG改变的某些疾患误诊为AMI.收集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根据ECG初步诊断时误诊为AMI的30例患者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报道如下.

    作者:郎九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4周,对照组只给予维生素 E治疗24周.治疗前后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的认知次级量表(ADAS-cog)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16周后较治疗前ADAS-cog、MMSE及ADL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6周末和治疗后24周末,ADAS-cog评分分别为20.6±6.5(P<0.05)和19.7±6.9(P<0.05),MMSE评分分别为23.0±2.6和27.1±2.9(P<0.01)及ADL评分分别为25±7和23±8(P<0.01),而对照组患者评分无明显改变,治疗患者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可以安全地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王红梅;葛许华;周联生;耿德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介入并发动脉穿孔心包填塞1例

    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CHD)的主要手段之一,冠状动脉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是极其少见的并发症,但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曙云;周金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未来冠心病恶性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老年冠心病150例,旨在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建议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慎用泰能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菌细胞的外膜通透性降低及菌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质粒介质的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酶等.

    作者:殷立新;王川平;樊德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低增生白血病是由Beyers于1951年命名的,它在急性白血病中占5%~10%,且绝大多数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这部分患者大多在50岁以上,且男性占75%,患者白细胞浸润不明显,外周血三系降低,因骨髓增生低下而不能耐受常规标准化疗.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我们采用预激(Priming)方案包括小剂量阿糖胞苷、高三尖杉脂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低增生AML患者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惠;苏娟;柴克霞;罗伟;李占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