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TNF、IL-6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

徐秀云;雷云静;刘桂芹;李姗姗

关键词:冠心病, 患者血清, 水平测定, 脂质代谢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性因素, 发生与发展, 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 血管壁, 免疫, 斑块
摘要:冠心病发生与发展除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脂质沉着于血管壁而发生动脉硬化外,一些感染性因素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病人白细胞与血液流变学分析

    支气管哮嚅患者在发作期与缓解期均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主要为气道壁经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释放介质,平滑肌收缩,呼吸功能下降,这些改变势必影响到血液流变学,因此我们对呼吸门诊所确诊的哮喘病人进行了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血流变学等项目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晓静;郭继龙;李各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围产期妇女11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分析

    目的对围产期妇女这一特定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B,HBV)血清标志物普查,了解围产期妇女HBV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阻断HBV的母婴传播(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MFT).方法共1100例围产期妇女血清标本,均以Multiskan自动酶标仪检测HBV血清学五项指标.为表述方便,设定HBV血清学五项指标的排列顺序为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③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④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⑤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1].结果本组血清HBV血清学五项指标检测共出现14种模式,以是否检出HBsAg,将14种模式分为:感染期模式组(1~5),恢复期模式组(6~13)和五项指标全部阴性组.〈见表1〉结论经统计,本组1100例围产期妇女的HBsAg阳性率为4%,明显低于第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HBsAg阳性率为10%的结果[2];主、被动免疫后,保护性抗体抗-HBs的出现率为15.82%;五项指标检测全阴性血清标本805份,占总人数的71.36%,对这一易感人群进行了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注射(0、1、6方案).

    作者:纪新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和尿肌酐酶促动力学法测定与评价

    目前不去蛋白的肌酐Jaffe苦味酸动力学测定法为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所广泛采用.但药物如Vitc和体内代谢产物如丙酮酸对肌酐苦味酸法测定具有严重的正干扰.

    作者:冷德国;杨桂红;朱俊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脂肪肝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脂肪肝患者血清中的Ⅳ型胶原蛋白的含量,了解肝脂肪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正常对照组30例,脂肪肝伴HBsAg(+)组50例,脂肪肝HBsAg(-)组280例,非脂肪肝HBsAg(+)组20例血清Ⅳ型胶原蛋白.结果(1)正常对照组均正常,(2)脂肪肝伴HBsAg(+)组阳性率24%,(3)脂肪肝伴HBsAg(-)组阳性率20.7%,(4)非脂肪肝伴HBsAg(+)组阳性率15%,结论脂肪肝可引起血清Ⅳ型胶原蛋白的增高,而且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其测定可做为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显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微量蛋白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尿微量蛋白含量以探讨早期诊断高血压病肾脏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75例尿蛋白定性阴性高血压病患者尿IgG、TRF、mALB、α1-MG、β2-MG、R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将尿IgG、TRF、mALB、α1-MG、β2-MG、RBP联合检测在尿蛋白定性阴性的高血压病中阳性率可达90.67%,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孟庆松;宋淑荷;杨宜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3型白血病的临床实验室观察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白血病在临床上少见,而对于M3型前期的临床实验室观察却未见报道,本文就此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马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威海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临床分析

    弓形虫(Toxoplasmosis)因其体形似新月形或弓形而得名,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我国常见的致病性弓形虫(Toxoplas-mosis)为刚地弓形虫(Toxpplasma gondi).我们检测了威海地区298例不孕患者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探讨本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率以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刘晓丹;李进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248名无受血史的孕妇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我国自1964年后梅毒已较罕见,但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为做好梅毒的防治工作,特别是胎传梅毒的防治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明确病因,减少医疗纠纷,并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母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院自2002年开始对足月孕妇产前进行梅毒的检测.现将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2248名足月孕妇梅毒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孝芹;张炳俊;孙燕娟;刘杰;李连赞;张佩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RF检测方法的一点体会

    风湿病是一种能使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和关节产生疼痛及功能失调的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F)是世界性、终身性系统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周围组织炎症,伴关节外症状,其病因至今未明,组织损伤的发病机理相当复杂,尚未充分了解[1].其诊断方法包括:实验检验(血RF、ESR、CRP、肝、肾功等),滑膜分析,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现就免疫学检测方法谈一点体会.

    作者:昌业伟;吕同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2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TNF、IL-6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

    冠心病发生与发展除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脂质沉着于血管壁而发生动脉硬化外,一些感染性因素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作者:徐秀云;雷云静;刘桂芹;李姗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肿块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附462例报告分析)

    乳腺肿块的术前诊断在基层医院一直沿用活体组织检查,由于其外伤性大,给病人造成痛苦和一定的经济负担,多年来临床医师着力寻找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经过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的突出特点是细针与穿刺吸取活检组织不同,即规格为针头外径小于0.9mm,我们采用10ml注射器,针头为0.7mm(通常的7号针头).

    作者:李才功;潘宝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液锌离子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前列腺为人体一重要性腺器官,日常工作中前列腺疾病患者较多常见(如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急慢性前列腺炎等).作者通过检测前列腺分泌液中锌离子浓度的变化,来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炎,前列腺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海燕;纪利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消毒残留液-微量碘伏对血液分析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量血采集时残留碘伏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待分析标本中加入微量碘伏与对照组进行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对比.结果残留碘伏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且随着剂量加大和时间延长对血液分析各项参数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微量血采集时应尽量减少碘伏残留量.

    作者:聂升刚;左丽;徐守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5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为探讨血糖、果糖胺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现对已经确定为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GLU-HK)果糖胺(FA)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炳鑫;浦周昆;杨洪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OULTER-MAXM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引进,血细胞分析仪的档次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试剂,不论在试剂的种类,还是在试剂的技术要求方面都进了一步,进口试剂的垄断性也就大大地加强了.为克服进口试剂价格昂贵、运输不便、不利于工作的缺点,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性文献,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血细胞的结构特点等,研制成功了可应用于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全套试剂.

    作者:赵庆昌;燕东海;王金兰;韦技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IL-12和IL-18含量的变化

    多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IL-12、IL-18在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了解患儿免疫功能状态,以便为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我们对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时血清中IL-12及IL-18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梅;黄友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及治疗对策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应用ATB自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27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MRS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327株,其中金葡菌138株(42.2%),居第一位;表皮葡萄球菌101株(30.9%)位居第二;其它如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等均占有一定比例.327株葡萄球菌中共检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230株,占70.3%,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97株.MSS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0.8%~82.2%和44.4%~51.9%,对其它抗菌素均敏感.MR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和利福平等敏感性高,对其余多种抗菌素耐药.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伤口和血液等标本.科室分布依次是ICU、肿瘤科和外科等.结论临床分离菌中的葡萄球菌日益增多,对抗菌素的耐药率增高,本院MRS检出率较高,应重视MRS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同时,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地选用抗菌素.

    作者:刘蓬蓬;翟赞亮;于维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IGF-11、IL-1β等多项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骨密度测定和诊断标准骨密度仪应用国产BMD-400型,放射源为241AM,以窄束γ射线测量非优势侧桡骨中下1/3处,以横越扫描,分别得出以下数据,骨矿含量(BMCg/cm),骨宽(BW/cm),面骨密度(BMDg/cm2),因桡骨的宽度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选用面骨密度(BMDg/cm2)为单位,消除了骨宽差异的影响,使数据可比性强.

    作者:高华;王继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po2.7抗体标记原位法在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的新方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方法采集40例SLE病人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t=1.57,P>0.05);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2.4±1.3%,明显高于对照组(t'=28.51,P<0.001).结论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淋巴细胞的凋亡;SLE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张旋;吕维红;安志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ELISA检测乙肝标志物失败原因及处理

    ELIS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中,用来检测抗原和抗体.ELISA检测乙肝标志物在实验中造成的失败原因及处理,笔者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