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武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基于定性PCR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达到定量DNA模板的效果,同时,灵敏度比较高,具有准确性、特异性强等特性.本文先分析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基本原理,接着具体阐述了食品检验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不断优化及完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使其更好地用于食品检验工作当中.
作者:李秋阳;姚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式甜点和中式点心,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式点心的代表之一,即为本文所讨论的普洱茶蛋黄酥.本文首先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加工普洱茶蛋黄酥需要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接下来又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叙述了普洱茶蛋黄酥的加工工艺,后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切入点,从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两方面,分别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韦秋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就是对生命安全的关注.食品检验环节是为民众把好食品健康关的一环,食品微生物检验又是食品安全监控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本文将重点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介绍控制微生物的方式方法,利用科学手段保障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作者:陈璐;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加强对食品的检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主要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化学技术进行分析,简述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进步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郭淼;李向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炎炎夏日,人们酷热难耐都想有一些冰激凌来消暑,所以本文就来研究一下制造花生蛋白冰激凌的方法,以及花生蛋白冰激凌的制作配方.冰激凌在夏天的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冰激凌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促进食欲,减少中暑等多种夏日常见的令人不适的症状.那么爽朗可口的冰激凌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下面笔者重点来研究花生蛋白冰激凌的制作配方.
作者:牛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ε-聚赖氨酸是一种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抑菌pH范围广的微生物类防腐剂,因此在食品中的应用越发受到关注.
作者:谢志锋;曾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由于糖尿病人群数量增加,关于苦荞类降血糖产品的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苦荞面和苦荞米的加工、苦荞饮品、苦荞饼干三个热门方向,来介绍近年来苦荞加工的主要研究趋势.
作者:王鸿泽;兰海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食用食品时仅仅只看中口感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我国应该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监督食品质量,使民众可以放心地购买食品,同时提升检验的水平,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检测食品,极大程度上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旨在测定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观察不同剂量紫苏油对老龄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吉林地区生产紫苏油进行脂肪酸测定;不同剂量的紫苏油连续给老龄小鼠(12个月龄)灌胃,并设立对照组、核桃油对照组,6周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本次测定的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对小鼠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丙二醛的含量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测定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比例高;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可以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赖亚辉;王再彬;张鑫;张馨达;吴禹玺;张笑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严重.要想让食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就要保证其安全.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家忽视道德风险,使我国的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体系中重要的部分,它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联系,是其重要载体.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与供应链进行分析,阐述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并提出促进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机制,促进我国食品行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作者:耿传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沙葱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对沙葱中的黄酮、多糖以及挥发油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沙葱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青;孙志惠;付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建立8种人工合成色素测定的糕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30 nm到625 nm,柱温35℃,在此色谱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各组分检出限为0.07~0.16 mg/kg,线性范围为1.0~5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5%~1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提高了样品检出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8种合成色素的含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以乳粉为研究对象,依据GB5009.33-2016检测方法,以乳粉为基质,测定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研究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维生素C与基质颜色干扰因素直接影响亚硝酸盐回收率高低.
作者:李娜;方富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如今人们的饮食环境条件日益复杂,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当前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并积极地加强预防.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分析当前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然后就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刘畅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为了解大学生饮食行为,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笔者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校园内大部分学生饮食较有规律,但仍然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自身健康,更影响整个国民体质.本文对大学生饮食行为现状进行分析,高糖饮食与西式快餐是明显的不良饮食行为,故借鉴国外膳食策略,提出培养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对策与合理的膳食结构.
作者:陈钰滢;陈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大问题,虽然现在我国的食品产业规模在加大,可是,依然有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大的还是小作坊的问题.现在推出了对于小作坊的管理规定,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小作坊食品生产场地一般都是条件不是很好,卫生不符合食品生产,假如生产的各程序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方法,发生食品安全事情是必然的.所以要建立监管机制,确保有效可靠的食品生产管理和检验.
作者:闫衡;封秀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找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检测方式基本上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就十分重要.本文就是针对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
作者:王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生物检测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常见的一项食品检测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检测技术控制中的技术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提升技术水平.鉴于此,本文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芸;赵文宝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民生问题,其成因的复杂性,后果的严重性,都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水平,有效处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质量管理中引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作用和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于提高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薛云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