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人们对于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升检验的准确性就成了相关企业的重点工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科学取样、合理选择设备仪器、控制检验环境、结合实际确定检验方式、严谨规范的检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对比检验这些措施对于提升食品质量检验准确性的意义.
作者:王庆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结合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追溯系统的先进经验,对二维码、激光赋码、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等运用可追溯体系的情况和前景进行分析,力求为我国建立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食品监控新体系提供参考资料.在食品全球化的今天,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例如由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的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使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婴幼儿奶粉也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阜阳奶粉的大头娃娃事件、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违规添加等,造成国人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不信任,影响了整个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声誉和利益.因此,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将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发展头等大事势在必行.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可对婴幼儿奶粉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生产全过程透明.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炎炎夏日,人们酷热难耐都想有一些冰激凌来消暑,所以本文就来研究一下制造花生蛋白冰激凌的方法,以及花生蛋白冰激凌的制作配方.冰激凌在夏天的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冰激凌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促进食欲,减少中暑等多种夏日常见的令人不适的症状.那么爽朗可口的冰激凌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下面笔者重点来研究花生蛋白冰激凌的制作配方.
作者:牛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加强对食品的检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主要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化学技术进行分析,简述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进步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郭淼;李向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更加关注.农产品是人们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的监督,人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该领域.本文将就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骆成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白酒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大众饮品,其质量安全不仅和我国国民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还关乎整个白酒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近几年来,人们时常可以通过电视、手机、报纸等信息媒介获知关于白酒质量安全的报道,让人们对白酒的质量安全产生了较大怀疑,给当前我国白酒行业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所以,本文首先对影响我国白酒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揭示并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重塑白酒信任和提高白酒行业发展速度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孟亦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通过比较目前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际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中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设立、管理组织、管理、法律适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高效的管理程序.包装材料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相对成熟.中国应尽快引入包装材料操作系统并尽快修订相关标准,加强包装材料安全评估和检测能力建设.
作者:邹燕红;罗日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和难点都在基层,为此,本文结合基层食品安全与监管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管理机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旨在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近几年,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食品安全与监管的重视,结合实际通过思想重视、机制完善、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思考加强基层食品安全与监管的策略.
作者:孙金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乳品成分分析和监测是乳品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分析过程破坏样品、费时费力.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无损、快速的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行业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乳品成分检测及品质鉴定等方面的综述了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作者:蒋丽婷;孙浩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旨在测定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观察不同剂量紫苏油对老龄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吉林地区生产紫苏油进行脂肪酸测定;不同剂量的紫苏油连续给老龄小鼠(12个月龄)灌胃,并设立对照组、核桃油对照组,6周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本次测定的吉林地区生产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对小鼠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丙二醛的含量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测定的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62.73%,比例高;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核桃油可以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赖亚辉;王再彬;张鑫;张馨达;吴禹玺;张笑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运用各种科学的化学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在对于各种液态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近红外光谱技术所具有的快速检测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在掌握近红外光谱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将会实现对于各种液态产品的有效检测,对于解决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冰;许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物营养价值和食物原料本身的营养成分密切关联,不仅如此,其营养价值的决定性要素也涵盖了食物加工中营养保存效率.所以在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方法合理性与否关乎终食品质量优劣.本文对不同烹饪方法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作者:邵荣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通过对不同的几家超市不同品种的蘑菇中的铅、汞、铁、锌、硒等元素以及伞盖、伞柄等不同位置的金属含量的测量评定,并结合目前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看,绝大部分的蘑菇是符合标准限量要求并可以被正常食用的.但极少数蘑菇仍存在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现象.
作者:段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前来说,由于基层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较差,导致基层儿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食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同时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基层儿童食品市场现状入手,阐述基层儿童食品市场管理策略,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基层儿童食品市场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郑祖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安全关注度的增加,食品的检验力度和效果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检验而言,食品检验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准则下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其改进对策.
作者:牛秀梅;李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随着科技发展而备受瞩目,以往检测方式无法紧跟食品变化趋势.为此,为强化食品检测相应安全度,需要推动生物技术融于食品检测当中,将其具备的特异性以及高效率等优势进行发挥.本文先就食品安全以及微生物的关系进行探析,而后就生物技术相关应用进行总结,同时明确食品检测相关应用方向,以期为强化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作者:董云香;李坤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热点,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大放异彩,其检测选择性高、准确性好、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的青睐.本文将从生物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生物检测在食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杨丽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关注健康的程度日渐提高,对食物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动物肌肉组织当中残留的甾类同化激素进行检测,以此来探究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逐年增高,食品质量安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中相关人士的重视.因此详细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笔者希望日后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这个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韩晓红;侯宇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