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荟萃>天津编辑部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34例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平均18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用药后血压降低总有效率为92.3%,心率无变化.用药后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A峰速度及A/E比值明显下降,E峰速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培哚普利长期治疗可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周洪莲;阮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的不良结局.其治疗较困难,预后差.现将我院1987~1997年间收治的260例报道如下.
作者:贺云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bulin)由Ekstrom于1975年首次分离成功,是一项反映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它与尿β2-MG、Alb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肾小球与肾小管的功能状态,提高了肾脏及有关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我们测定了64例NIDDM患者的血、尿(α1-MG水平及尿Alb、β2-MG水平,按病程分组进行统计比较,旨在评价α1-MG反映NIDDM患者肾功能状态的敏感性.
作者:张敏;王珍;赵文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定量分析及动态观察谷氨酰转肽酶(简称γ-GT)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75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0例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于入院后第1、3、7天分别测定血清γ-G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胆源性组较非胆源性组患者γ-GT水平明显升高,P<0.05;非胆源性组与对照组比较,γ-G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胆源性胰腺炎轻症组、重症组在发病后第1天γ-GT值均明显升高,尤以重症组明显,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胆源性胰腺炎重症组在发病后第3、7天时γ-GT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升高,尤以第3天时为显著,P<0.05.结论:γ-GT定量分析不仅可早期诊断胆源性胰腺炎,而且根据发病3天内γ-GT演变,对确定病情严重性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渝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观察138例慢性附件炎患者超短波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NFM)改变,与138例本病患者药物治疗对照,旨在探讨超短波治疗本病疗效作用机制及NFM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甲状腺激素在心血管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心衰的患者中,常伴有神经内分泌的异常,而甲状腺素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心肌收缩力有着重要作用,故影响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ne,CHF)的预后、病程及治疗[1].特别是老年CHF患者中甲状腺水平相对缺乏,可能成为老年CHF难以纠正的原因之一,我们观察44例心衰住院患者,探讨其CHF与甲状腺素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艺;杞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明,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观察了56例DR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并与糖尿病未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正常人比较,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毋济霞;袁琳;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 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所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由于它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带来困难.本人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36例住院病例的诊疗过程分析如下.
作者:牟德华;宋丽绚;张宪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85年Campbell发现不同导联的Q-T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能从心电图中的12个标准导联中获取,即Q-T离散度(QT disperson QTd).临床实践中QTd的延长与回缩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事件发生以及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检测QTd可作为一项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监测手段.
作者:石光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进行观察,探讨其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孙斌;刘秀华;王延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无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证据的NIDDM住院患者120例,男性47例,女性73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程3~15年,平均8.5年.无糖尿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脏病病史的其他住院患者80例为对照组,男30例,女50例.其年龄、体重与糖尿病组相仿.两组间统计学无差异.
作者:刘汝锦;王爱华;薛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的复正与血压下降有关.现报道163例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血压波动的关系,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爱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介入技术的重要操作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不可避免,如何降低并发症仍是目前讨论的重要问题.我院1990年10月至1999年1月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319例,现将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郝应禄;王毓华;朱雁鸿;刘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是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随着吸毒人员增多,特别是静脉药物成瘾者,金葡菌心内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科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吸毒致金葡菌心内膜炎8例,均予泰能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伍良;梁振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宫腔镜技术是近代妇科领域里涌现出的一门新的学科,宫腔镜检查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通过宫腔镜操作孔,还可以进行腔内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和腔内治疗方面发展很快,已成为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将目前国内外应用宫腔镜诊治疾病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莲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低钠血症分组治疗前后血钠值对治疗影响.方法:对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三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静脉血钠值进行各组对比分析.结果: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钠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血管扩张组治疗后血钠值亦上升(P<0.05),利尿组治疗后血钠值下降(P>0.05).结论:CHF并发低钠血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血钠值因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下降,应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作者:罗向红;何孟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动脉硬化(AS)疾病(包括脑梗死、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0例健康者和32例AS疾病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和CGRP含量.结果:AS疾病者治疗前ET和CGRP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0.6±23.3)ng/L比(44.5±11.8)ng/L,t=10.02;(76.8±27.6)ng/L比(64.1±11.2)ng/L,t=2.39,P分别<0.01,<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ET显著下降(56.7±16.1)ng/L比(90.6±23.3)ng/L,t=11.09,P<0.01,也显著升高(100.5±8.8)ng/L比(76.8±27.6)ng/L,t=4.77,P<0.01,也高于对照组(100.5±8.8)ng/L比(64.1±11.2)ng/L,t=14.00,P<0.01.结论:ET和CGRP在AS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测定二者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
作者:王运武;朱一玲;李树裕;梁红伟;全观伟;梁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为了解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将我科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182例肺炎中合并心肌损害的6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枫;丛培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1],降胆固醇药物可延缓冠脉硬化的发生,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y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晚近发现的一类独特的降胆固醇药物,它们在相对低剂量时就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为高胆固醇的治疗揭示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盛净;王健;朱健;黄震华;张德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进展快,不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死率很高.本文通过对6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的疗效分析,旨在寻找影响抗感染效果的因素,提高本病治愈率.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