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糖尿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其并发症和伴发症遍及各个系统,但伴发化脓性脑膜脑炎并无任何神经症状者实属罕见.现将我们近期遇到的1例糖尿病伴发无症状性化脓性脑膜脑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邢林山;王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从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重组链激酶(γ-SK)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去纤酶进行了临床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慕廷民;刘玉湖;霍京莲;李长安;王继恒;赵掌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既往认为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是肾小球损害,以致尿蛋白排出增加,尿中大分子蛋白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因此临床上采用检查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盘状电泳及尿中补体C3等大分子蛋白含量及比例,以及反映肾小球内凝血障碍的尿FDP等指标预测NS的疗效,但临床发现这些指标对预测NS疗效的敏感性并不高.
作者:朱辟疆;周逊;赵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急性脑血管病变中,脑梗死与血流变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脑出血方面的研究就相对少些.本文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期间住院的87例(CVD)患者在发病1~3天内进行血流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旨在讨论这类CVD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作者:吴卫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是造成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株增加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株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院随机抽查了317例手术科室出院病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红;毛美琴;张云;黄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偏头痛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因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理想,我们用维脑路通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进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大多以病因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抗生素治疗无效.本文报道1例病程迁延18个月,以颌下腺肿大、口腔溃疡和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后经颌下腺及颌下淋巴结摘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作者:万伟国;邹和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女,67岁.因心悸,气促15小时于1998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15小时前做家务时突感心悸、气促、伴恶心、呕吐1次,未进食物,无胸腹痛,感胸间濒死感,自服心血康无缓解,故入院.
作者:丁淑珍;华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肾脏的远期不利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随机分为A(长期激素)、B(非长期激素)两组,按治疗结果的不同将B组分为B1与B2组,用放免法检测血尿皮质醇并结合尿蛋白(UP)与肌酐清除率(Ccr)等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中有10例出现应激因素(B1组),其血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无应激因素的B2(20例)组(P<0.01),A+B1组UP明显高于B2组(P<0.001),并以大分子蛋白增高为主,Ccr明显低于B2组(P<0.001);B1组血、尿皮质醇与UP呈正相关(r=0.6968与0.8532,P<0.05与P<0.001);当Ccr≥40ml/min时,A+B1组UP与Ccr呈正相关(r=0.7591,P<0.001),当Ccr<40ml/min时,UP与Ccr呈负相关(r=-0.7836,P<0.001).结论:体内外GC可加重难治性肾病UP的排泄,它可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静电屏障,通过高灌注作用促进肾小球的硬化.
作者:尹友生;雷定和;陈军宁;向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个体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把脑血流动力学敏感指标(Vmin、Vmean、Qmin、R、DR、Cp)有明显异常的个体行CT或MRI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了解脑血流动力检测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对300例个体进行颈动脉系统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用压力探头和流速探头分别对两侧颈动脉进行检测,对其中43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DI)有明显异常者行CT或MRI检查进行对照.结果:43例中有38例(88.37%)CT或MRI发现有缺血性影像学改变,影像学改变侧与CVDI异常侧吻合率为92.1%.结论:明显异常者与MRI或CT影像学检测异常符合率高,而该检则方便易行,对早期诊断无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彦;陈泉坤;何凤萍;陈惜木;白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概况1.1 定义由DM的糖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造成的肾小球硬化,临床上称为DN.糖尿病患者以肾小球高滤过开始,经微清蛋白尿和蛋白尿至终末期肾病(ESRD)需数年至数10年.DN与DM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又因DM病情扩展而导致肾单位损伤,终发生肾小球硬化称为糖尿病性肾病,为继发症.
作者:刘桂蕊;刘莉;李昌臣;陈建国;孙同青;张庆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标本送检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有些直接影响了病理诊断,也影响了医疗质量,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治疗.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一些常见错误做一总结.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与传统胸穿抽液加以比较,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卢波;李玉生;郭书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我们对ICU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聪;金桂芳;陈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观察洛美沙星(江苏东台市制药厂生产,批号97,卫药准字X-216)对尿路感染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于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选择60例患者进行非盲随机对照研究,对照药为妥布霉素(江苏无锡艾西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苏卫药准字1990第377504号).
作者:朱圣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假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常造成脑实质的出血或缺血、缺氧、充血及水肿,致使两侧皮质延髓受到损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吞咽、迷走、舌下等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可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构音障碍,饮水返呛等症状.本病多因诱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严重消耗而致死.
作者:王少锦;张惠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从1994年2月至1998年10月,以脑明注射液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35例,与1992年7月至1994年1月,单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0例进行比较,取得更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辉;冀凤云;王婷;房树志;解旭东;王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治疗意识恢复后,约有0.8%~43%的患者会发生迟发脑病[1].现报告我院重度一氧化碳中毒96例(其中28例发生迟发脑病),以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脑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丁伟利;张向芬;刘春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ABPM)是评价新抗高血压药的必备手段,与偶测血压相比,它更能反映日常活动时血压的动态变化,谷/峰比值作为降压药的一项指标,其越高表明药物在24小时内降压作用越稳定,血压波动越少,有助于减少对靶器官(TOD)的损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降压作用及对谷/峰(T/P)的影响.
作者:金志泽;潘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 disease, AOSD)是以持续发热、一过性皮疹、淋巴结肝脾大、关节肿痛、白细胞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病因病机不清.为探讨其发病机制与血清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检测了14例成人Still病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血清中IL-1、sIL-2R、IL-6、TNF-α水平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汤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