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102例假球麻痹临床观察

王少锦;张惠利

关键词:针刺治疗, 假球麻痹, 急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临床表现, 构音障碍, 脑实质, 接地导, 致死, 症状, 营养, 饮水, 延髓, 损害, 水肿
摘要:假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常造成脑实质的出血或缺血、缺氧、充血及水肿,致使两侧皮质延髓受到损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吞咽、迷走、舌下等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可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构音障碍,饮水返呛等症状.本病多因诱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严重消耗而致死.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脑明结合复方丹参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对照观察

    我科从1994年2月至1998年10月,以脑明注射液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35例,与1992年7月至1994年1月,单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0例进行比较,取得更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辉;冀凤云;王婷;房树志;解旭东;王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型.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20例HD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DNA的检测.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荧光法(Applied Biosystems)直接测序.结果:经过巢式PCR检测,HD患者TTV-DNA阳性率为25%.随机选择TTV-DNA阳性PCR产物进行荧光法直接测序,与国外报道的日本株N22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5.8%.结论:HD患者存在较严重的TTV感染.

    作者:陈小波;岳琴琴;楼林;祁华;王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87例抗菌药物使用与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是造成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株增加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株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院随机抽查了317例手术科室出院病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红;毛美琴;张云;黄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维脑路通治疗偏头痛56例疗效观察

    偏头痛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因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理想,我们用维脑路通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进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出现Muchreke线1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指甲或趾甲出现平行的横向的白色条带,称Muchreke线,与慢性低蛋白血症有关[1].但是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此线未见报道过.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顾云程;朱悦东;严冲;蒋季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雌、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雌、孕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及肾上腺皮质.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E2)、雌酮及其代谢产物雌三醇,其中雌二醇的活性强,雌三醇仅有部分作用.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高低,主要受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而此轴受大脑皮层功能的调节,特别是边缘皮质系统的调节.近年来,雌、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雌、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王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治疗意识恢复后,约有0.8%~43%的患者会发生迟发脑病[1].现报告我院重度一氧化碳中毒96例(其中28例发生迟发脑病),以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脑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丁伟利;张向芬;刘春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甲氨喋啶、羟基氯喹、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致残率极高,病因尚未明了, 在治疗上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笔者于1995年11月至1998年10月采用甲氨喋啶(MTX)羟基氯喹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RA,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林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激素对难治性肾病不利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肾脏的远期不利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随机分为A(长期激素)、B(非长期激素)两组,按治疗结果的不同将B组分为B1与B2组,用放免法检测血尿皮质醇并结合尿蛋白(UP)与肌酐清除率(Ccr)等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中有10例出现应激因素(B1组),其血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无应激因素的B2(20例)组(P<0.01),A+B1组UP明显高于B2组(P<0.001),并以大分子蛋白增高为主,Ccr明显低于B2组(P<0.001);B1组血、尿皮质醇与UP呈正相关(r=0.6968与0.8532,P<0.05与P<0.001);当Ccr≥40ml/min时,A+B1组UP与Ccr呈正相关(r=0.7591,P<0.001),当Ccr<40ml/min时,UP与Ccr呈负相关(r=-0.7836,P<0.001).结论:体内外GC可加重难治性肾病UP的排泄,它可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静电屏障,通过高灌注作用促进肾小球的硬化.

    作者:尹友生;雷定和;陈军宁;向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我院从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重组链激酶(γ-SK)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并与去纤酶进行了临床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慕廷民;刘玉湖;霍京莲;李长安;王继恒;赵掌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102例假球麻痹临床观察

    假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常造成脑实质的出血或缺血、缺氧、充血及水肿,致使两侧皮质延髓受到损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吞咽、迷走、舌下等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可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构音障碍,饮水返呛等症状.本病多因诱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严重消耗而致死.

    作者:王少锦;张惠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洛美沙星治疗尿路感染30例

    为观察洛美沙星(江苏东台市制药厂生产,批号97,卫药准字X-216)对尿路感染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于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选择60例患者进行非盲随机对照研究,对照药为妥布霉素(江苏无锡艾西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苏卫药准字1990第377504号).

    作者:朱圣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人脑梗死范围与早期白细胞数、血糖值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我院神经内科1995年1月至1998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人脑梗死236例,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经头颅CT检查.除外糖尿病、感染及血液病等.本文旨在对其梗死范围与早期白细胞数、血糖值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陈兴活;岑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目前普遍存在对药物治疗很重视,而对早期康复不够重视的现象,使偏瘫致残率高居不下.我院于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用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有效率达90.3%,使致残率明显降低,今报道如下.

    作者:朱琼祥;李元生;罗荣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44例疗效评价

    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针头导入小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与传统胸穿抽液加以比较,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卢波;李玉生;郭书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58例

    米托蒽醌(Mx)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对多种实验肿瘤,Mx显示了优于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且心肌毒性极低.1998年9月至1999年4月应用连云港豪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Mx,对5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毒性作用观察.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标本送检的常见错误及处理

    临床标本送检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有些直接影响了病理诊断,也影响了医疗质量,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治疗.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一些常见错误做一总结.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肺耐药蛋白与人恶性黑色素瘤多药耐药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耐药蛋白(LRP)在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以顺铂、氮烯咪胺为主的联合化疗(PDBV)疗效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6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LRP表达阳性检出率为69.2%(18/26). 而LRP阳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LRP在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有一定程度表达,检测LRP表达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可能有意义.

    作者:郑静晨;李明;彭碧波;穆晓峰;陈关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VAA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6年6月用VAA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37.5岁,均经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确诊,L1 12例,L2 17例,L3 5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4例,明显活跃和活跃25例,减低者5例.

    作者:郭建民;朱尊民;杨靖;臧玉柱;张鲁芳;席雨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丙戊酸镁、丙戊酸钠治疗癫痫临床对比研究

    丙戊酸镁是继丙戊酸钠,癫健安之后合成的另一丙戊酸类药,国外70年代、国内90年代始用于临床.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2月对62例首次发病的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世海;赵国祥;袁文林;徐俊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