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山;李建海;姜玉清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能真实地反映细胞增殖活动 [1].近年来,PCNA作为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一种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并实验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小明;王昌明;曾锦荣;陈梅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745年Daviel[1]经角巩膜切口施行了白内障摘除术.1864年Donders[2] 首次报道了手术切口可引起角膜形状的改变.随后,人们对此思想的认识不断加深.
作者:沈勤;周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1.1 患者,女,44岁,因左上膜包块4个月伴肝区不适2月,腹胀发热2周于1997年3月10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不适,自己触及左上腹包块,光滑,无压痛,不活动,伴乏力,活动后气促,偶有恶心,呕吐为少量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黑便.
作者:王兴民;刘树强;侯春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普外科和胸外科共收治66例住院患者,现将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探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宋秀玲;冷玲;宋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肺炎性假瘤是肺部慢性炎症修复机化后形成的局限性瘤样病变[1].临床上不常见 ,其影像表现常易与其他病变尤其是周围性肺癌相混淆.为更好地确定该病的CT特征,我们对收集到的23例肺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勇山;李建海;姜玉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由于临床上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和(或)发作性胸闷为主要症状,无喘息和哮鸣音, 因而常易误诊为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为避免和减少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培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本院自1998年4月在国内引进首台德国Byk-Sangtec公司S300全自动开放式免疫发光分析仪( Immunoluminometric assay,LIA),对数10种(Tumor Marker,TM)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组织多肽抗原(TPA)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再灌注,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冠脉血管再通.目前对高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多被视为禁忌,认为这类患者溶栓治疗病死率高 ,严重并发症多,利少弊多,为验证这一方法对高龄AMI的治疗是否安全、有效,我科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凌惠珠;安巨会;李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海洛因(俗称白粉),激发哮喘发作少见报道,为提高警惕,现将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了此类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茂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选择了4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者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用依那普利或尼群地平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其降压作用,尿清蛋白排泄量、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惠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5例脑卒中患者血清T3、T4的含量,发现测定血清中T3、T 4对诊断脑卒中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及其预后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景玉;刘瑞兰;薛景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在1984~1998年共收治了81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虹;苏伟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含有更多的α颗粒,更易于聚集和粘附,因此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1].我们对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 e,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等资料与临床关系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邢孔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通过对5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未使用退热剂治疗,发现病程普遍缩短,转归也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芳;段森林;范江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下称心梗)溶栓治疗,经5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能使致心肌梗死的相应闭塞冠脉血管再通,恢复血流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病死率.目前公认溶栓疗法能发挥大作用的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以内,此期只要方案正确可达满意的治疗效果,这是抢救濒死心肌的黄金时间.
作者:杨光武;王琪丽;王朝富;刘颖;黎发茂;许均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在我国老年性痴呆中居首位,占50%~70%.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MID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总结了自1994年5月至1997 年5月经CT扫描证实MID患者96例,结合文献着重对MID的临床特点及CT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毛海燕;程方敏;齐丽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鉴于更年期女性的消化道症状可有与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我院于1999年1 月至1999年6月试用小剂量乙艹底粉与西沙比利、Vit B1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49例,经临床对照观察,其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正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自1995年7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感染性腹泻278例,其中以大便培养确诊的55例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报道如下.
作者:付继荣;朱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 ,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对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不理想的38例 UAP患者加用小剂量国产尿激酶(UK)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