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普外科和胸外科共收治66例住院患者,现将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探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宋秀玲;冷玲;宋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在我国老年性痴呆中居首位,占50%~70%.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MID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总结了自1994年5月至1997 年5月经CT扫描证实MID患者96例,结合文献着重对MID的临床特点及CT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毛海燕;程方敏;齐丽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肺炎性假瘤是肺部慢性炎症修复机化后形成的局限性瘤样病变[1].临床上不常见 ,其影像表现常易与其他病变尤其是周围性肺癌相混淆.为更好地确定该病的CT特征,我们对收集到的23例肺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勇山;李建海;姜玉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黄体酮肌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1],但是穴位用药尚未见报道.从1993年3月起,应用黄体酮针剂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加良;卢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能真实地反映细胞增殖活动 [1].近年来,PCNA作为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一种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并实验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小明;王昌明;曾锦荣;陈梅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5例脑卒中患者血清T3、T4的含量,发现测定血清中T3、T 4对诊断脑卒中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及其预后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景玉;刘瑞兰;薛景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肝硬化患者,体内常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并对机体其他器官产生病理生理影响.就中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陈渝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993年6月起,我们用蝮蛇抗栓酶治疗高凝血症27例,另以27例作对照,治疗期间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例1:患者, 女,62岁,干部.1996年确诊为乳腺癌(右侧)并行手术切除,术后给予放射治疗2个多月后出现咳嗽、刺激性呛咳、干咳无痰、胸闷气促,因疑为癌肿转移而就医,查:T36.8℃,一般情况尚可,双肺叩清、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口罗音,胸片和CT提示:放射性肺炎(右侧),因患者宿有它疾,不宜使用激素,予先锋霉素3 g,静推,每日2次,蜜炼川贝枇杷膏、复方甘草片等对症治疗.
作者:黄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医院感染影响急性脑卒中的预后,并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我院1997年9月1日至1998 年8月31日收治的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特点,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陈皎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再灌注,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冠脉血管再通.目前对高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多被视为禁忌,认为这类患者溶栓治疗病死率高 ,严重并发症多,利少弊多,为验证这一方法对高龄AMI的治疗是否安全、有效,我科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凌惠珠;安巨会;李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类,前者是指颅脑外伤引起,后者又称自发性SAH,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底面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SAH;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SAH.
作者:周敬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通过对5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未使用退热剂治疗,发现病程普遍缩短,转归也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芳;段森林;范江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本院自1998年4月在国内引进首台德国Byk-Sangtec公司S300全自动开放式免疫发光分析仪( Immunoluminometric assay,LIA),对数10种(Tumor Marker,TM)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组织多肽抗原(TPA)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典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eer,Du)综合征指上腹部空腹痛或夜间痛,进食后或口服制酸剂后缓解.其常系典型Du表现,但Moynihan认为不一定是Du,而将非Du具有典型Du综合征者称为Moynihan综合征[1]或溃疡样综合征,无溃疡性溃疡病、假性球部溃疡.现将我院近2年所收集具有典型Du综合征患者615例报道如下.
作者:邓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近年来逐渐被我国临床工作者认识 ,它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首先由日本学者发现,在日本、韩国、朝鲜多发,以两肺弥漫性存在的呼吸性细支气管领域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与遗传及体质特异性因素有关[1],目前误诊率仍很高.
作者:吴爱芳;李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病历摘要1.1 患者,女,44岁,因左上膜包块4个月伴肝区不适2月,腹胀发热2周于1997年3月10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不适,自己触及左上腹包块,光滑,无压痛,不活动,伴乏力,活动后气促,偶有恶心,呕吐为少量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黑便.
作者:王兴民;刘树强;侯春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糖尿病可并发多种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更易发生,现将我院1995~1998年收治的312例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少挺;党政华;密红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现对35例不能进行常规血透的伴有急性肾衰竭(ARF)的危重多器官衰竭(MOF)进行133例次血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彭小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 ,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对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不理想的38例 UAP患者加用小剂量国产尿激酶(UK)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