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蕊;李金成;黄秋静;施同爱
POEMS(或Crow-Fukase)综合征是病因未明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伴有神经、内分泌、血液、皮肤等多系统损害的病症,临床表现常复杂多样,容易造成长期误诊,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郁书亮;陈红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安定属苯二氮□类,其毒性小,安全范围大.急性中毒时很少出现严重的症状如长时间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致死者更属罕见.然临床曾遇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彩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疾病之一,脑梗死虽比脑出血病死率低,但致残率高,且大约20%的幸存者在1~2年内会再次复发,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但溶栓治疗的安全时间窗、溶栓剂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丛文健;白玉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 概况1.1 定义 IBS是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又没有器质结构改变,也无生化异常的一组肠道功能失调症状,是一综合征.
作者:刘桂蕊;张毅;陈文瑞;刘德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危重的脑血管病可以导致脑死亡.单一经颅多普勒超声或脑电图监测对脑死亡的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较为多见,将两者结合的报道在国内尚少见.为了探讨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监测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1998年对住在NICU病房的9例因脑血管病、脑死亡致死的患者以及同期的6例出现脑疝经积极抢救后好转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海燕;马建国;刘素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并不罕见,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较高,在与死亡有关的因素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本文就中山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1955年至1998年2月收治的118例隐脑病例,对其诊断与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晓红;肖杰生;张宇峰;林炳亮;林潮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易引起不可逆损害,导致脑复苏失败而影响了心脏骤停后整个心肺脑复苏水平.减少脑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提高脑复苏水平已成为现代急救的关键所在.
作者:傅一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研究表明,血小板功能异常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是脑梗死促发因素之一,也是造成脑梗死后缺血性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1].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面.为此我们对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BP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动态观察,以了解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强;孟庆莲;韩瑞;田秋君;田金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吸毒已成为全球性公害,到1998年,全世界吸毒者达6 000万人,全世界毒品交易额超过6 500亿美元,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高复吸率(95%以上)是毒瘾医学面临的大挑战.至今,不论科学多发达的国家,都没有解决人类自己作践自己的这一毒瘤.戒毒工作始终在吸了脱,脱了吸的恶性循环中兜圈子.如不迅速净化环境,远离毒品,祸殃非同小可,应加强研究积极推出脱毒、康复、预防和社会管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戒毒模式.在1998年底由韩济生等三位院士主持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明确提出吸毒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病,戒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杨国栋;姚新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以前曾见过川芎嗪与山莨菪碱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足的许多报道[1],也有不少报道川芎嗪治疗心、脑、肺、肾及血管疾病[2],但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报道甚少,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5月应用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DN 40例,发现其降低血脂、血粘度、减少蛋白尿及改善肾功能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Grave's病(简称GD),目前认为是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缺陷所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作者在常规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以调整免疫功能,临床观察发现能提高其远期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沓世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突然剧烈的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患者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我院近三年来对照观察了VBI患者静脉滴注654-2与复方丹参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8~1999年笔者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学习期间,共收治危重型或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61例,在血液透析中加入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唐云志;白雪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视神经脊髓炎的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变,以往应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效大多不令人满意,常遗有失明、肢体瘫痪甚至死亡.近年来我们对9例较重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进行了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MPPT)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百波;李雪梅;刘志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具有相同的病理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梗死,目前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较少,为了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我们从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90例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原发性结核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占人群的7/10万[1].近年发病率在全球有所回升,现将我院1990~1997年间收治的50例TBM患者,结合文献就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郭仕峰;薛彦忠;刘成兰;赵振宇;项建平;李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临床检验的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临床实验室具备了精密的仪器,可靠的实验方法,但对于标本的正确采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临床护士如何排除标本采集的干扰因素,正确掌握标本采集技术,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谈谈血液标本采集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血脂、胰岛素(In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老年人、56例老年2型DM患者,其中27例合并MAU和29例未合并MAU患者进行血脂、空腹血糖(FBG)、Ins水平等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DM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FBG和In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则显著降低(P<0.05);DM合并MAU组TG、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高于无合并MAU组(P<0.05).结论:说明血脂、微量白蛋白尿、胰岛素水平在老年2型DM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薛玉凤;赵聚宾;侯俊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特殊的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脑血管病发生后增加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将引发神经细胞的质膜及细胞器脂膜的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与微循环障碍[1,2].
作者:肖金华;沈元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在西方国家,糖尿病已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糖尿病亦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由于缺乏特异及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手段而被延误.因此,如何做好对D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控制DN进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可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转铁蛋白等测定以及肾脏组织学检查等对DN做出早期诊断.
作者:吴胜利;李宏亮;李建宁;邓郦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