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方莲;刘传亚
X线管(X线管)是用来产生X射线的装置,X射线产生的条件是在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成束的电子流撞击钨(或钼)靶时而产生的.工作时X线管灯丝加热,产生自由电子并云集在阴极附近,当升压变压器向X线管两极提供高压电时(40~150kV),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处于活跃状态的自由电子,受强有力电场的吸引,使成束的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撞击阳极钨靶原子结构.
作者:魏本正;杨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动态增强MR数字减影技术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M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在不影响正常扫描的情况下达到去除干扰信号清晰直观显示病灶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颅脑、骨骼肌肉及乳腺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郁冰冰;孙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1例脑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其中7例行CT检查,9例行MR扫描.结果:脉络膜裂囊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或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较为典型,但单纯CT轴位扫描定位困难,CT多层面重建(MPR)及MRI多方位扫描有助于对其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张德智;马天璇;辛鹏;刘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DeBakeyⅠ、Ⅱ型主动脉夹层的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表面重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VE)等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图像重建.结果:MPR和CPR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MIP、VR和SSD能良好地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VE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大庆;舒圣捷;姜慧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疾病的MRI特征,良性病变36例,其中卵巢囊肿7例,巧克力囊肿5例,畸胎瘤10例,炎症肿块4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恶性病变30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0例,粘液性囊腺癌11例,内胚窦瘤4例,Krukenberg's肿瘤5例.所有患者行常规扫描,平扫发现病灶行增强扫描,术后对所有病变行MR征象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MRI检查能很好显示卵巢病变的特征,其定位诊断100%,诊断的敏感性93%,特异性94%,准确性94%,卵巢癌分期准确性达85.0%.结论:MR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大,并可提供卵巢癌分期所需的信息,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MR对卵巢癌的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蔡庆;沈玉英;徐建良;黄振健;周平;许传虓;施增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对颈部肿块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肿块病变21例,包括颈部淋巴结结核10例,神经元性肿瘤6例,淋巴管瘤3例,脂肪瘤2例.结果:①颈部淋巴结结核常见,占47.6%(10例),典型表现为结节状环形周边强化,相互融合呈花环状;②神经纤维瘤好发于椎旁三角区,实性肿块呈不均匀强化.颈动脉体瘤好发于颈动脉分叉水平,肿块明显强化.神经鞘瘤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等密度肿块,呈中等程度强化.神经纤维肉瘤肿块密度不均,边界不清,无特征性改变;③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的疏松间隙,CT常为薄壁囊性肿块,囊壁及内部分隔可见强化;④脂肪瘤表现为典型的脂肪密度,无强化.结论:CT强化扫描有助于颈部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程新芳;吕兰英;娄立志;张方安;李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肺薄层扫描并多层面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SPN患者进行螺旋CT规范化检查,并使用多层面重建(MPVR)技术重建观察.病灶结节直径选在0.8~3.0cm,病历均经临床手术或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中恶性59例,均为原发性肺癌,包括腺癌25例、鳞癌1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良性病变27例,包括结核灶13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5例.结果:86例SPN的CT征象中,分叶征和棘突或毛刺征多出现于恶性结节,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比,螺旋CT薄层扫描并MPVR重建判断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76.3%、74.1%、86.5%、58.8%.结论:SCT肺薄层扫描并MPVR重建能显示更多的SPN CT征象,对SPN的良恶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光;姚树展;黄葵红;宁国庆;刘松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提取T1加权MR脑图像中的侧脑室.方法:首先用高斯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然后利用改进的Fast Marching方法对脑图像进行分割.根据T1加权MR脑图像的成像特点并结合区域信息重新定义了Fast Marching方法的速度函数,该速度函数具有良好的抗泄漏能力.结果:对一系列T1加权MR脑图像进行了分割实验,成功提取出了侧脑室.结论:改善了传统Fast Marching方法在弱边界处易泄漏的缺陷,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作者:付宜利;汪逸群;高文朋;王树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3.0T常规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TIA患者分别行常规头MRI(T1WI、T2WI)、DWI、PWI、头颅MRA及颈部MR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发现23例(36.5%)DWI异常,其中17例(27%) T2WI与DWI均显示在同一部位;PWI显示40例(63.5%)异常;PWI异常率明显高于DWI异常(χ2=20.83,P=0);MRA 示颈部或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1例(49.2%),中度狭窄25例(39.7%),正常-轻度狭窄7例(11.1%).症状持续时间≥1h者T2WI、DWI及PWI阳性率高于持续时间<1h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A所示动脉狭窄程度与PWI异常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TIA间歇期的脑血流灌注异常,部分TIA已经发生脑梗死.应重视TIA的处理以防止TIA复发及脑缺血进展.
作者:狄幸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胰岛细胞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报告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就其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2000年5月~2006年12月收集胰岛细胞瘤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9.5岁.
作者:潘爱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6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术前进行检查,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本组136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80例(58.82%),乳腺癌34例(25%),导管扩张15例(11.03%),乳腺囊性增生5例(3.68%),炎症2例(1.47%).经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诊断符合率达85.29%(116/13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病变的定位及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夏炳兰;刘光岚;夏泽;周素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管病变根据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毛细血管瘤、血管畸形以及淋巴管畸形(淋巴静脉畸形),其中血管畸形又进一步分为低流量血管畸形(静脉畸形)和高流量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高流量血管畸形再分为低度分流的高流量血管畸形和高度分流的高流量血管畸形.
作者:罗建光;杨东益;肖恩华;周顺科;伍玉枝;陈善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功能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78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作者:罗淑霞;王金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心脏伴随畸形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对心脾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221例心脾综合征患儿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脾综合征与心导管或磁共振结论符合者199例(占90.0%),诊断不符合者22例(占10.0%).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但对其心脏伴随畸形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沈蓉;张玉奇;蔡及明;朱俊学;张志芳;陈笋;姚莉萍;吴兰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低剂量多层CT及其重建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临床怀疑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采用低剂量进行CT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和仿真支气管镜(CTVB)等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与纤支镜对照.结果:发现异物17枚,支气管镜证实并取出18枚,诊断符合率93.3%.结论:低剂量CT扫描不仅能够减少小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图像重建的结果对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支气管镜检查前的筛查与定位手段.
作者:王立平;孙晓楠;孟祥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诊断.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2005年6月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纤维肌肉发育不良9例.结果:9例中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内段5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前、中动脉病变;岩骨段1例;单一中动脉3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整段狭窄、闭锁者2例,椎动脉整段性狭窄者2例,累计病灶17处.血管改变有:血管对称性狭窄,局限性偏心性狭窄,串珠样扭结状改变,狭窄伴动脉瘤.脑实质表现有:脑实质正常,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依靠对本病的警惕, 影像学特点是节段性血管腔狭窄及串珠样改变,使用MSCTA 是生前诊断本病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马强;闫少宁;赵俊玲;刘娜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乳腺纤维腺瘤是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均为女性超声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102例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焉盈盛;辛燕;沙东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0岁.无意中发现右上腹肿块1年余,伴右上腹及要背部隐痛半年.近2天来由于有轻度恶心、呕吐而入院,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明显外伤史.
作者:易亚辉;李刚;吕仕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脊髓梗死是脊髓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造成供血区域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坏死软化,并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发生于脊髓前动脉的梗死,称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发生于脊髓后动脉的梗死,又称脊髓后动脉综合征[1].脊髓梗死与脑梗死比较相对少见[2],本文报告2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梗死病例.
作者:马艳花;程流泉;庄林;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grey-scale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肘前浅静脉团注超声对比剂SonoVue,观察各时相病灶的强化特点,并与治疗前CE-US、治疗后CT、MRI图像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判断介入治疗效果.结果:CE-US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内有无局部或整体强化,能准确评价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结论:CE-US在评价肝癌介入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牛司华;李吉昌;徐卓东;孙尧;刘绍玲;薛江苗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