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郭玉林
目的:探讨数字电影摄影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5例临床考虑冠心病的患者,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数字电影摄影,对影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分为良好和差.结果:18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有153例.数字电影摄影共1352组,良好的有1327组,占98.2%,差的有25组,占1.8%.结论:数字电影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稳定而良好,能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数字图像能进行多种后处理,作定量分析并便于数字化储存和远程传输.
作者:廖政贤;李平;郑德中;叶新云;陈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tated syndrome,CIS)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为多种脱髓鞘疾病的首发表现,早期预测CIS的转归对选择优化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文就其临床及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对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了解.
作者:刘亚欧;于春水;李坤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检查中CT扫描基本参数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5月与2005年同期、同部位各30例腹部常规CT、CT血管造影(CTA)两种检查的基本参数值(mAs、层数、层厚)及辐射剂量值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2006年与2005年同期腹部CT检查人次相比,在常规扫描、CTA、三维成像方面分别增加了16.12%、84.15%、300%人次(P<0.05).腹部CTA较常规扫描层数增加135.35%(P<0.01)、层厚减少16.12%(P<0.02)、mAs增加10.46%(P<0.01)、DLP增加33.28%(P<0.01).结论:CT检查2006年罗2005年同期人次增加且随着mAs增加或层数增加、层厚减薄,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增加.
作者:杨燕敏;曹厚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MRI是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我院35例的经验如下.
作者:金红花;程若勤;王化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女性,45岁.因先心病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加重来诊.查体:除先心病体征外,右胸下部叩实.胸透及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大量胸腔积液.临床进行穿刺抽胸水呈血性.
作者:戚克林;周志强;冯光建;苗建刚;邵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性,67岁.查体:发现右上纵隔增宽1个月余,无明显临床症状.胸部正侧位片示:主动脉弓部右上纵隔旁有3.6cm×7.5cm肿块,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内无明显钙化.
作者:王世华;丛林;魏新红;尚延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伟;王自正;顾建平;王丽萍;冯敏;王绍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39岁,农民.近5个月来间断性咯血3次,无咳嗽.常规X线胸片和CT发现左下肺类圆形小结节,直经为10mm,内缘有一气体影,局部胸膜有粘连牵拉,增强后病灶不强化(图1~3).CT导引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曲菌菌丝及孢子.手术后病理诊断:曲霉菌病.
作者:俞士华;查二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胆总管结石可经内镜治疗而避免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我院自2002年7月~2005年1月对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花;石秀菊;路英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十二指肠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十二指肠异物难以自行排出.我院遇到2例吞入相同异物均卡在十二指肠降段多天未排出,现就其X线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磊;李晓辉;牟宗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女,46岁.因上腹部不适来院就诊.超声检查:肝脏体积增大,边缘显示不清,内探及多发强回声占位,大者约3.2cm×4.1cm,位于右后叶,边界尚清,内回声尚均匀,CDFI示内有点状血流信号,肝右前叶可探及12.1cm×16.0cm囊状无回声区,内可见条索状物和点状强回声,CDFI示内未见血流信号.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未见异常.
作者:王珉鑫;于学杰;房元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FDB)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以四肢骨为多见,其次可见于骨盆、肋骨、头颅等不典型部位.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志龙;李金保;姚丽霞;李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28岁.因咳嗽、咳痰2年,气短1年,加重2个月入院.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均为晨起咳嗽,伴少量粘痰,易咳出,未予诊治.
作者:斯琴;陆菁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男,44岁.间断性腰背部疼痛伴腹胀、尿频1个月.查体: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下腹可触及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欠佳,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王清涛;田静;包刚;韩慧敏;石连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年4月~2005年12月间,我中心肝脏移植受者中186例次彩超实时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与穿刺方法、凝血功能和穿刺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肝穿活检中除1例出现肝内出血合并胆瘘外,未出现任何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凝血功能轻度异常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是安全的,而穿刺方法、穿刺次数在本组研究中与肝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无明显相关;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组织穿刺活检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诊断方法.
作者:任秀昀;邹卫龙;张伟;岳扬;臧运金;沈中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 女,34岁.因查体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余入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体中位,正常大小,左附件区扪及一大小约6.0cm×10.0cm的包块,质软,有轻压痛.右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包块.
作者:陈焱;张继菊;李晶晶;刘蕾;吴乃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煤工尘肺是煤尘在患者的肺部大量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对煤工尘肺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963例煤工胸片进行分析.
作者:刘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程瑞萍;赵敏;秦力维;郑英;曹敏丽;常虹;吕建红;侯晓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实验性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行CT灌注成像,使用GE Perfusion 2软件测量肾皮质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RBF)、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常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其灵敏性.结果:注药前后RBF为(867.75±149.89)ml·min-1·100g-1 VS (557.05±222.83)ml·min-1·100g-1,RBV为(74.69±12.84)ml·100g-1 VS (41.72±18.93)ml·100g-1,MTT为(4.70±1.27)s VS (4.92±1.04)s,PS为(26.24±5.20)ml·100g-1 VS (54.73±10.77)ml·min·100g-1.前后对比,肾皮质RBF、RBV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值显著增高(P=0.01),MTT较注药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注药前后6h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实验性兔ARF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晟;许建荣;华佳;范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眼外肌增粗较常见,笔者搜集了24例眼外肌增粗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CT表现.
作者:吉六舟;李洪涛;孙国运;刘义康;李硕清;杨建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