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长条异物2例

赵磊;李晓辉;牟宗海

关键词:十二指肠, 异物, X线诊断学
摘要:十二指肠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十二指肠异物难以自行排出.我院遇到2例吞入相同异物均卡在十二指肠降段多天未排出,现就其X线表现报道如下.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Tei指数评价正常胎儿和心力衰竭胎儿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正常胎儿和心力衰竭胎儿心脏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0例正常胎儿(20~25周、26~30周、31~35周、36~40周各100例)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孕周、心率对此指数的影响.测量8例心力衰竭胎儿和与其孕龄匹配的30例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分析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400例正常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为0.319±0.0104,右心室Tei指数为0.328±0.105,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766,P<0.001);不同孕龄胎儿之间的Tei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心率无明显相关(P>0.05).8例心力衰竭胎儿左室Tei指数为0.556±0.141,右室Tei指数为0.819±0.280,比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作者:刘彦英;丛淑珍;吕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联合扫描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鼻骨骨折占面部外伤骨折的59.3%[1],且大多涉及法律纠纷.鼻骨骨折的诊断在法医学鉴定及面部整容中有重要意义. 我院对96例鼻区外伤患者进行冠状位、轴位联合扫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本祥;阴祖栋;李刚;张波;刘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数字电影摄影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电影摄影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5例临床考虑冠心病的患者,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数字电影摄影,对影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分为良好和差.结果:18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有153例.数字电影摄影共1352组,良好的有1327组,占98.2%,差的有25组,占1.8%.结论:数字电影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稳定而良好,能清晰地显示血管病变,数字图像能进行多种后处理,作定量分析并便于数字化储存和远程传输.

    作者:廖政贤;李平;郑德中;叶新云;陈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25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CTA三维重建.14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作MRI平扫,12例作MRI平扫加增强,其中1例3D TOF MRA检查.结果:37例共43个病灶.35例单发病灶中,发生于小脑半球者23例,小脑蚓部9例,第四脑室1例,延髓背侧1例,左桥小脑角区1例.其中囊结节型29例,实质型3例,囊实型2例,单纯囊性1例.2例为多发病灶,均位于后颅窝,其中1例有6处病灶,实质型和囊结节型混合存在.CT平扫囊结节型肿瘤壁结节显示率仅为54.6%.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质型、囊实型肿瘤均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23.1%显示肿瘤周围有增粗迂曲的血管.CTA示肿瘤为富血管的团块.MRI平扫肿瘤壁结节显示率100%.肿瘤周围流空血管显示率达57.9%.与CT比较此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示壁结节及实质型、囊实型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A显示肿瘤区域丰富的紊乱血管.结论:CT、MRI可作为血管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珍友;隋庆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十二指肠长条异物2例

    十二指肠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十二指肠异物难以自行排出.我院遇到2例吞入相同异物均卡在十二指肠降段多天未排出,现就其X线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磊;李晓辉;牟宗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超声心动图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及观察方法.方法:23例大鼠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其中同系移植6例,同种移植17例.术前对原位心脏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常规记录原位心左室长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术后立即对移植心脏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显示上述切面,测量相应超声指标,所测指标与术前原位心比较.结果:23只实验鼠原位心可显示乳头肌水平短轴、心底短轴、左室长轴和心尖四腔切面各为19例、11例、10例和9例;异位移植心与原位心比较,移植心左室短轴内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结论: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与原位心和腹腔异位移植心脏相比较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是评价移植心脏形态、大小与心肌功能改变较为理想的切面.

    作者:张红安;谢明星;卢晓芳;冯剑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主动脉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主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A)血管造影并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结果:真性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1例假性动脉瘤.多种重组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MSCTA对主动脉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德智;王春宇;马天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影像诊断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之一,经手术做幽门环肌切开术,预后效果良好.本文回顾性的分析经我院手术证实的109例胃肠造影检查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柴雪娥;陈为红;高修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附35例报告)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MRI是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我院35例的经验如下.

    作者:金红花;程若勤;王化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多指(趾)畸形1例

    孕妇 26岁.孕2产0,孕33周5天.超声所见:双顶径8.1cm,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结构居中,脊柱连续性好,胎心138次/分,股骨长6.4cm,胎儿双侧小指(趾)外侧分别生有赘生指(趾).

    作者:骆瑾;王立平;刘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T灌注成像对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实验性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行CT灌注成像,使用GE Perfusion 2软件测量肾皮质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RBF)、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常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其灵敏性.结果:注药前后RBF为(867.75±149.89)ml·min-1·100g-1 VS (557.05±222.83)ml·min-1·100g-1,RBV为(74.69±12.84)ml·100g-1 VS (41.72±18.93)ml·100g-1,MTT为(4.70±1.27)s VS (4.92±1.04)s,PS为(26.24±5.20)ml·100g-1 VS (54.73±10.77)ml·min·100g-1.前后对比,肾皮质RBF、RBV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值显著增高(P=0.01),MTT较注药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注药前后6h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实验性兔ARF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晟;许建荣;华佳;范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脊柱病变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切面VRT(slab VRT)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方法在显示脊柱结构或病变中的效果.结果:MPR在观察椎间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和脊柱曲度方面具有优势,CMPR在观察椎间隙及脊柱侧弯方面具有优势,SSD和VRT在观察椎体骨质增生、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椎间孔、脊柱侧弯和脊柱整体形态具有优势,切面VRT在观察椎间隙、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和椎间孔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脊柱的检查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作者:吴红莲;李学章;梁长虎;王道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tated syndrome,CIS)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为多种脱髓鞘疾病的首发表现,早期预测CIS的转归对选择优化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文就其临床及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对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了解.

    作者:刘亚欧;于春水;李坤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02年4月~2005年12月间,我中心肝脏移植受者中186例次彩超实时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与穿刺方法、凝血功能和穿刺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肝穿活检中除1例出现肝内出血合并胆瘘外,未出现任何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凝血功能轻度异常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是安全的,而穿刺方法、穿刺次数在本组研究中与肝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无明显相关;彩超引导定位移植肝组织穿刺活检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诊断方法.

    作者:任秀昀;邹卫龙;张伟;岳扬;臧运金;沈中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X线监视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胆总管结石可经内镜治疗而避免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我院自2002年7月~2005年1月对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花;石秀菊;路英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产后及外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妊娠和外科术后可引起腹腔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39例产妇及外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结合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勇;段云友;杨勇;李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附36例报告)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FDB)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样病变,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以四肢骨为多见,其次可见于骨盆、肋骨、头颅等不典型部位.本研究收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不典型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志龙;李金保;姚丽霞;李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曲霉菌病1例

    患者 男,39岁,农民.近5个月来间断性咯血3次,无咳嗽.常规X线胸片和CT发现左下肺类圆形小结节,直经为10mm,内缘有一气体影,局部胸膜有粘连牵拉,增强后病灶不强化(图1~3).CT导引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曲菌菌丝及孢子.手术后病理诊断:曲霉菌病.

    作者:俞士华;查二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冠脉造影及心电图特点.方法:203例患者按照冠心病的临床分类分为心梗组与非心梗组,对冠脉造影及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梗组患者冠脉造影狭窄血管总数明显高于非心梗组(62.8%对53.3%,P<0.01),且三支血管病变多(50.0%对26.5%,P<0.01),病变血管完全闭塞比例高(23.0%对12.4%,P<0.01);而单支血管病变(14.4%对28.3%,P<0.05)和血管狭窄程度<50%的比例(4.9%对14.1%,P<0.01)均低于非心梗组.两组之间的狭窄病变分布部位,弥漫受累血管总数,弥漫病变分布部位及各分支弥漫受累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分析结果示心梗组的病理性Q波出现率明显高于非心梗组(67.8%8%对19.5%,P<0.01)且T波倒置多(74.4%对59.3%,P<0.05)而ST段改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3.3%对46.9%,P>0.01).结论:2型糖尿病冠心病在冠脉造影上心梗组较非心梗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多及其狭窄程度严重,病变的分布部位及弥漫性受累血管总数差异不显著.心电图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作者:李文华;刘玲玲;宫建丽;孔香云;张秀州;唐元升;朱兴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1例报告

    患者 男性,67岁.查体:发现右上纵隔增宽1个月余,无明显临床症状.胸部正侧位片示:主动脉弓部右上纵隔旁有3.6cm×7.5cm肿块,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内无明显钙化.

    作者:王世华;丛林;魏新红;尚延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