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杨岩涛;刘文龙
目的:考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血虚模型的补血作用并探讨其佳炮制方法。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11个不同何首乌炮制品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血宝补血冲剂(阳性对照药)和不同何首乌炮制品(剂量均为生药含量2 g·kg-1),每天1次,连续10天,于第10天时取血检查各组动物红细胞、红血球蛋白、红细胞压积、全血和血浆黏度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结果:何首乌常压豆制24h、常压酒豆制24h、高压清蒸4h和8h、高压豆制6h和8h组、高压酒制6h以及高压酒豆制8h组能显著增加血虚大鼠模型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其中高压豆制何首乌8 h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增加效果佳(P<0.01)。生何首乌、常压豆制24 h、酒制24 h、酒豆制24 h,高压清蒸4h和8h、高压豆制6h和8h以及高压酒制6h能够改善血虚大鼠模型的血流变功能紊乱(P<0.05或P<0.01)。结论:何首乌以黑豆汁或酒为辅料,高压蒸制6~8 h,补血效果更好。
作者:陈有军;向飞军;金嘉文;侯少贞;许冬瑾;马兴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硫磺熏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硫磺熏蒸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的认识,国家逐渐开始减少并禁止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本文采用有机元素分析法,对多种中药材含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测定中药材含硫量所需样品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通过对已知中药材含硫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判定标准为含硫量大于0.5%,并采用该标准对10种未知中药材进行了判定,表明元素分析可作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筛查方法,用于中药材品质的快速鉴定。
作者:张华;钟虹敏;尚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证蒙药孟根乌苏历代的炮制方法。方法:查阅古代和现代孟根乌苏炮制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蒙药孟根乌苏传统炮制方法始见于18世纪的《必用药剂诸品》,历代炮制分为除垢、去毒以及具体炮制等3个环节,炮制方法有软、热、寒、平、显、猛、缓、白、黑、速、硬制法等11种,历代炮制方法中有炮制名称一致,但炮制方法不一样,或炮制名称不一致,但炮制方法一样的现象。依据炮制内容可分为7种,其中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应用较为广泛。而现今沿用的仍以孟根乌苏用硫黄的炮制方法为主,分为热制法和寒制法2种,其来源于《甘露四部》的猛制法和平制法,并忽略除垢和去毒重要环节,而其他炮制方法已很少用或不用。结论: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方法至今使用。
作者:佟海英;呼日乐巴根;包迎春;高娃;呼和木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中医药研究领域内热点及难点问题,但是当前相关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医临床疗效评议研究领域内还存在着不少学术争议。笔者认为在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之前,要对其核心问题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中医临床疗效的概念及其评价。近年来,已有国内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相应成绩,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为解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者:元唯安;朱蕾蕾;胡薏慧;汤洁;彭鹏;蒋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药功效术语通常是由动宾结构组成,如“清肺”、“驱风”、“杀虫”等,其中宾语部分是指代作用对象的名词,通常涉及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本研究以《中华本草》1~30卷为数据来源,收集整理其中1702种中药的传统功效,分析并提取在功效术语中出现次数较多的6种脏器名词、11种概念名词、9种病症名词,将包含相同药效名词进行汇总,结合这1702种中药的现代药理活性数据,特别是作用靶标和位点信息,使用卡方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为中药功效术语中的名词部分找到对应的现代药理学含义。
作者:刘海波;周家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化颗粒对具备“热”证素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符合具备中医“热”证素特点(《证素辩证学》)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平均年龄(57.9依6.9)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保留原降糖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化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日1包,冲服,疗程为12周。服药前后分别于空腹、标准馒头餐后120 min留取血清。主要评价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要评价指标:稳态模式评估指数(HOMA2%B、HOMA2%S、HOMA2%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MD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疗效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HbA1c明显下降、HOMA2%B明显上升,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2组间存在差异(P=0.044,P=0.016)。治疗组SOD明显上升、MDA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1,P=0.049);血脂等其它评价指标未见改变。结论:清化颗粒能改善具备“热”证素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茁细胞功能和氧化应激程度。
作者:王文清;金昕;陶枫;朱蕴华;沈远东;陆灏;顾逸梦;杨雪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运用流行学调查方法提取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确定该病证候分型。方法:对太原市3个地区进行流行学调查,将有效病例进行西医疾病的信息采集和中医证候四诊信息的采集,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客观化提取并确定证候要素。结果:提取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13个,即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痰浊、气郁、内湿、气滞、毒邪、内风、内火、阳亢;病位要素4个,即肾、脾、心、肝;经过“应证组合”证候类型41种,涵盖率达80%。结论:阿尔茨海默病证候要素的确立和应证组合是确立证候分型规范化研究的可行途径。
作者:刘宁;杨婕;郭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18种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柱前衍生化反应和HPLC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并采用UV法测定色氨酸含量;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佳的统计识别模型,并进一步识别氨基酸的寒热表征。结果:建立基于18种氨基酸含量的寒热药性数学Fisher判别函数,60种中药的寒热药性判别正确率达到82%。以 SVM 为佳模型得出氨基酸 HPLC 分析的寒性标记为:Glu、Gly、Arg、Thr、Ala、Tyr、Val、Ile和lys;热性标记为:Asp、Ser、His、Pro、Met、Cys、Leu、Phe和Trp。结论: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药寒热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冯帅;刘杨;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运用宣肺利水法观察肺源性心脏病大鼠心肺相关指标的改变,研究该法对大鼠肺功能、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厚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宣肺利水法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青龙汤组;使用AniRes2003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肺功能,运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肺动脉压力,并采用常规称重法计算右心肥厚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症状均明显加重,活动量减少,行动迟缓,偶可闻及气道痰鸣音,且模型组右心肥厚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组大鼠肺功能和肺动脉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宣肺利水法能够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支饮)大鼠的肺功能、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厚指标,该法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明确。
作者:王浩;李达;徐彬;李泽庚;彭波;童佳兵;王传博;杨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伦理学研究的相关问题通常会涉及生物伦理学的4个基本原则,包括研究的价值和完整性、尊重人、风险-受益比的衡量以及公正选择受试者。该原则是以评价涉及人的研究中相关伦理学问题为出发点,也适用于包括针灸和中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研究。WHO对补充和替代医学(CAM)临床研究指南中指出“应考虑到因社会、文化和历史问题所致的不同价值体系里所涉及到人类的权利”,而且“对CAM临床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应在进一步研究中应予以妥善处理”。本文围绕上述医学伦理学的4个基本原则进行展开论述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探讨具有西方文化的医学伦理学中关于知情同意、风险受益等问题的认识与设定,在引入对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认识和伦理审查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梁兆晖;曾令烽;潘建科;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改善髌骨下骨骨板压力刺激为主)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手法I组(对照组)50例和改良技术后的手法II组(治疗组)50例。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0例,好转10例,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治愈率为64%,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周红军;杨树安;孟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胃束带术(GB)、Roux-en-Y胃转流术(RYGBP)及胆胰分流术(BPD)治疗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疗效。方法: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及喂饲高糖高脂饲料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成功选模的70只大鼠分为GB组(G组)、RYGBP组(R组)、BPD组(B组),每组20只,另假手术组(S组)10只。检测术前及术后1、2、3、4、8、16周空腹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术后各组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6周,GB组、RYGBP组、BPD组的空腹体重分别为(324.4依22.5)g、(338.9依17.5)g、(333.3依28.4)g,BG含量分别为(12.44依1.29)mmol·L-1、(9.70依0.81)mmol·L-1、(11.93依2.39)mmol·L-1,TC含量分别为(2.32依0.45)mmol·L-1、(2.22依0.79)mmol·L-1、(2.13依0.31)mmol·L-1,TG含量分别为(1.38依0.32)mmol·L-1、(1.16依0.41)mmol·L-1、(1.23依0.35)mmol·L-1,ISI分别为(-6.38依0.29)、(-6.67依0.24)、(-6.65依0.2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YGBP组INS含量为(69.43依18.73)mU·L-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组死亡率为5%,RYGBP组死亡率为20%,BPD组死亡率为35%。结论:GB、RYGBP、BPD均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胰岛素抵抗(IR)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嘉;王萧;张永斌;高欣;桑传兰;陈苑;董浩然;曹崇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蜜本南瓜花、茎尖和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分析蜜本南瓜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蜜本南瓜花、茎尖、籽中分别鉴定出22、20和21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89%、89.24%和96.26%。其中花和茎尖共有10个共有成分,花、茎尖和籽有3个共有成分。结论:蜜本南瓜花中茁-波旁烯(17.57%)和二十一烷(11.90%)含量较高;蜜本南瓜茎尖中癸醛(28.77%)含量高;籽中棕榈酸乙酯(29.12%)、2,3-丁二醇(16.90%)和亚油酸乙酯(16.52%)含量较高。
作者:张伟;彭涛;卢引;顾雪竹;李昌勤;康文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委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评估”(CAP)。通过对已完成评估的2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伦理审查平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前美国的伦理监管体系,论述我国自主评估品牌CAP的重要特点,“以评促建”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与受益,以及大力推进CAP评估的重要意义。
作者:白桦;王思成;熊宁宁;张金钟;张忠元;徐春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规范化推拿手法治疗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普及和推广小儿推拿应用技术。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推拿治疗组(180例)取主穴脾经、大肠、阑门等与配穴三关等,对照组(6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评价小儿推拿技术治疗腹泻病综合疗效、时点疗效、安全性、技术稳定性。结果:治疗组腹泻综合疗效痊愈率为75.6%(136/180),对照组21.7%(13/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时点疗效上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3个研究中心推拿技术稳定(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疗效显著,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汪惠尧;杨见辉;孙海鹏;冷丽;彭玉;彭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从生物学角度论述导致野生刺五加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为有性繁殖能力弱,叶、根、根茎的不合理采集破坏无性繁殖。结合刺五加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加强规模化野生抚育及半野生栽培和科学采收是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手段。
作者:孟祥才;宋琦;曹伍林;孙晖;王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研究特点,明确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研究的发展轨迹,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新药研究技术与本人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验,从中药制剂发展方向、特点、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以结构与作用明确的多成分群为原料,按中医药基础理论或现代网络医药为指导,以来源方便的动、植、矿物为原料,单用确定性(有效、稳定、可控),合用可调性(可预、优效、低毒)整体相统一的单个、群体与中药复方制剂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需解决成分有效性归属、遗传稳态性与一次投料量、成分间理化性质迁移规律、提取过程动态性与稳态性规律、制备时整体模型受控与紊湍受控规律、体内外的评价规律、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单用的确定性与合用的调配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论:中药制剂是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效成分群制剂。
作者: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杨岩涛;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苦度定量方法,建立苦味药物水溶液的口尝苦度与其浓度的相互关系。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由20名经筛选、培训合格的志愿者口尝测试其等级苦度,通过对数据特征的分析,并试验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曲线模型,经非线性拟合,终建立了适宜的浓度与苦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苦度与浓度之间呈现曲线正相关关系,符合威布尔曲线模型(R2=0.9973,RMSE=0.0976,RMSECV=0.1453)。结论:本文建立的模型拟合度好,可为药物苦度的定量及预测提供参考。
作者:李学林;张杏芬;刘瑞新;李慧玲;仇继玺;吴子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生物信息库对医学研究者是一个效用显著的资源,可也引起一系列伦理问题,如对其组织剩余物应采用何种类型知情同意;在没有获得捐赠者知情同意前提下,生物信息库研究是否可以展开、如何进行等;基于捐赠的伦理原则、捐赠者个人权利和社会共同利益的要求,本研究针对生物信息库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知情同意,在特定情景下应采用哪种类型的知情同意等,提出样本及其数据处理2种可行选择,即对样本不可逆或可逆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生物信息库建设中知情同意获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相关评估,以期为当前生物信息库研究的伦理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李慧;梁兆晖;曾令烽;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考察咖啡渣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与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耐受剂量法观察咖啡渣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分别用二甲苯与醋酸诱导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连续7天分别灌胃给予咖啡渣提取物1.00,2.00,3.00 g·kg-1(按生药量计)。重量法检测小鼠耳肿胀率,伊文思蓝法检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观察咖啡渣对炎症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咖啡渣提取物的小鼠大耐受量为8.60 g·kg-1(按生药量计),咖啡渣提取物3.00 g·kg-1能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率(P<0.05),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咖啡渣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谭银丰;李洪福;王晓杨;张俊清;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