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

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王毳

关键词:骨肿瘤, 髋部, 人工全髋关节, 人工半骨盆, 置换
摘要:目的:研究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9例29髋髋部骨肿瘤病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43.7岁.骨巨细胞瘤14例,软骨肉瘤4例,骨成纤维细胞瘤2例,骨肉瘤4例,复发性软骨瘤2例,骨囊肿骨折3例.27例采用肿瘤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2例采用人工半骨盆全髋关节假体置换.股骨切除长度14~21cm.结果:29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获平均4年10个月随访,除2例髋骨肿瘤人工半骨盆全髋置换术后分别于2年后急性肺炎和1年7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外,其余27例均存活,并从事家务和工作.结论:根据髋骨肿瘤的类型,切除后选择适当假体和治疗方法,对重建髋关节功能、保留肢体是安全可行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46例.结果:术后随访1~3年,41例完全复位,复位率89%,术后41例患者患肢疼痛症状消失.结论:DFRS,设计合理,操作比较简便,采用钛合金,不影响以后CT、MRI检查,手术复位效果好,符合生理需要,临床效果满意,其不失为一种即经济又方便的治疗技术.

    作者:陈学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立体分割的肌腱段组织体外培养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学差异.方法:将鸡Ⅱ区趾深屈肌腱立体分割成四区:腱外膜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两相同区域肌腱组织按间隔0.5、1、2mm三种排列方式培养于24孔培养板中,每种排列方式培养5孔.完整肌腱段组织也以相同方式培养作为对照.每天计数每种排列方式细胞游出数目、方向及来源.培养第9d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细胞游出早、数目多的组织为腱外膜组织,其它依次为亚中心腱组织、中心腱组织、外膜下腱组织.两腱外膜组织间距越小细胞游出越早,而其它区域的肌腱组织则相反.组织学检查显示培养第9d的中心腱组织,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增多;而培养第9d的完整肌腱段组织的中心腱组织区域,其腱内膜细胞比培养前减少,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不同区域的肌腱组成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及行为存在差异.

    作者:崔志明;汤锦波;谢仁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通过胫骨近端斜行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对37例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进行治疗.术后进行13~16个月的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操作容易,易于调整矫形幅度.术后1年无矫形幅度丧失.术后1年,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进行治疗的患者,Lysholm评分为(95.26±2.47)分,只做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的患者为(72.18±4.13)分,只做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为(65.64±3.36)分.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之间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更为有效的方法,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骨方法.

    作者:赵金忠;蒋垚;眭述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

    目的:研究髋部骨肿瘤的全髋关节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9例29髋髋部骨肿瘤病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43.7岁.骨巨细胞瘤14例,软骨肉瘤4例,骨成纤维细胞瘤2例,骨肉瘤4例,复发性软骨瘤2例,骨囊肿骨折3例.27例采用肿瘤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2例采用人工半骨盆全髋关节假体置换.股骨切除长度14~21cm.结果:29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获平均4年10个月随访,除2例髋骨肿瘤人工半骨盆全髋置换术后分别于2年后急性肺炎和1年7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外,其余27例均存活,并从事家务和工作.结论:根据髋骨肿瘤的类型,切除后选择适当假体和治疗方法,对重建髋关节功能、保留肢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王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腔镜下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二)

    3 手术并发症对于脊柱的前路松解来说,胸腔镜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故而发生一些并发症的危险可以得到避免.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同,分述如下:

    作者:朱晓东;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SOCON内固定术和三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观察运用SOCON内固定技术加上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体间植骨和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器三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5年10月~2000年9月,共46例,用SOCON脊柱内固定行复位和固定,24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18例行小关节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45例Ⅰ°、Ⅱ°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Ⅲ°滑脱复位70%,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X线片显示46例全部融合,未形成假关节,复位和椎间高度无丢失,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征象.临床症状:优18例,良26例,可2例.结论:SOCON内固定系统具备复位良好、固定确定.三种融合方法均取得满意融合率.

    作者:张继东;张钟元;程光齐;周健;刘中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Perthes病模型的结果.方法:抽取5~7ml自体骨髓,结合钻孔减压植入Perthes病模型.结果:自体骨髓移植组坏死骨修复较空白对照组活跃,骺板损伤处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单纯钻孔组以纤维修复为主.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对Perthes病模型的坏死骨修复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修复钻孔所造成的骺板损伤.

    作者:严军;董天华;杨照耀;董启榕;郑祖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阐明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愈合机制,为临床上治疗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缺损不愈合模型和引导性骨再生模型,随机均分用药组及对照组,于术后3d、1、3、5、10、12周取材,观察骨痂愈合程度的差异及骨痂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并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膜内成骨作用强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对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庆秋;王少飞;胡侦明;浦波;劳汉昌;张宝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展平的影响

    目的:以破骨细胞展平面积为功能活性指标,探讨不同浓度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含破骨细胞的骨髓细胞取自出生24h内的新生大鼠,以1×105/ml的浓度种植于4个35mm培养碟中,其中1个为对照组,3个为含有10-11M、10-10M、10-9M 3个浓度阿伦膦酸钠的实验组.每组随机选取6个破骨细胞为观察对象,定时观察拍照,并将照片扫描输入计算机计算破骨细胞展平面积.结果:10-11M阿伦膦酸钠对破骨细胞展平面积无明显影响(P>0.05).10-10M、10-9M阿伦膦酸钠降低破骨细胞展平面积(P<0.01).10-9M比10-10M阿伦膦酸钠降低破骨细胞展平面积的程度大(P<0.01).结论:破骨细胞展平面积是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展平面积的测量方法简便、迅速.10-10M以上浓度的阿伦膦酸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随阿伦膦酸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吴宗键;王继芳;卢世璧;黄靖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犬为实验动物,用自身对照,随机在L4、5和L6、7制成保留终板(实验组)和不保留终板(对照组)的脊柱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模型,比较术后4、8、12周植骨间隙抗扭转的情况;用未手术之腰椎间隙制成保留终板和不保留终板的植骨模型,比较其抗压性能.结果:(1)抗压实验:引起保留终板间隙出现1mm位移的应力显著>对照组(P<0.05).(2)抗扭转实验:4周时实验组抗扭转强度<对照组;8周时两组趋于相等;12周时两组完全一致.结论:(1)保留终板椎间融合的抗压强度明显优于不保留终板者.(2)保留终板椎间植骨融合早期的骨愈合强度<未保留终板者,但手术稍后阶段,两组骨愈合强度趋于相同.

    作者:焦文仓;任先军;周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Tillaux骨折4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3~18岁,平均15.5岁,均为单侧,右侧2例,病史均为滑冰时外伤所致.受伤后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入院时肿胀与疼痛局限于外踝之前下方且皮下阏斑.被动跖屈并内翻时疼痛加重,外翻时疼痛减轻,外踝前下方局限性压痛,X线片:胫骨下端前外侧1/4骨质缺损,见外踝区有密度增高骨块阴影.

    作者:郑智玉;黄春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

    目的:通过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术中小腿后深间室压力观察,比较两者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方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3例.扩髓组17例,非扩髓组16例.记录麻醉后牵引前、牵引后、术前、进钉、锁钉、锁钉后、手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扩髓组记录插导针、依次扩髓时的压力.健肢在麻醉后、术后测压对比.结果:受伤后肢体的后深间室压力均大于健侧肢体(P<0.05),扩髓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急剧升高(33~109mmHg).扩髓后压力有所下降,但进钉时由升高至高峰(31~114mmHg).非扩髓组进钉时小腿后深间室压力相比较小.髓内钉进入髓腔后锁钉时,扩髓组压力比非扩髓组压力低(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小腿后深间室压力都下降至接近术前.结论:虽然闭合复位、髓内钉插入、扩髓时会导致小腿筋膜间室压力增高,但是短暂的.同时扩髓与非扩髓对小腿筋膜间室压力的影响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林研;董天华;印心奇;李国风;李旭;唐淑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腰痛作为一种多发病,病因一直未明.本文通过对腰椎小关节解剖的回顾,从而对引起下腰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詹玉林;范家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钉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局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纪方;刘植珊;孙庆斌;蔡郑东;陈舰;顾雄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的治疗

    臀肌挛缩症多由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臀部肌纤维化挛缩所致.不典型病例由于未能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1994年3月~2000年3月收治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病例15例,采用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松解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顺;陈成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

    目的:介绍并讨论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骨肉瘤的方法和随访结果.材料和方法:对4例股骨远端的骨肉瘤患儿施行了肿瘤广泛局部切除、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其中女1例,男3例,平均年龄10岁,平均随访3年.结果:目前所有病例均成活,肿瘤局部无复发,术后佩戴义肢,下肢的负重和运动功能好.结论:踝关节代替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对于膝关节周围的原发恶性肿瘤、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等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顾章平;赫荣国;马承宣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脊柱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为广大骨科医生所熟知.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晚期并发症之一,由此并不常见,其诊断缺乏特异性线索.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指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后经过一段正常的康复期,术后数月到数年出现患处散发性疼痛、不适.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月后出现原手术切口处肿胀,终形成窦道并流脓.从术后到出现症状这段间歇期长短各家报道并不一致,一般认为是间隔10个月~1年以上[1,2].

    作者:王跃;王万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设计与评价

    目的:设计制作静脉回流受阻Legg-Perthes病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择健康杂种幼犬20只,雌雄不拘.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一侧髋用来实验,一侧髋作为对照.应用套针经皮于大转子下方穿入股骨颈中央达股骨头颈部骺板远侧,注入lml医用TH胶.于实验不同时期行骨骺骨内压、X线、CT检查,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制作了影像及组织病理变化类似于人类Legg-Perthes病的动物模型.结论:此模型设计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强.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时志斌;刘安庆;张开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巴斯德处理周围神经后的溃变和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本法的实用性,在组织学和定量方面评价巴斯德处理小白鼠坐骨神经后的神经溃变和再生.方法:将Wistar糸雄性小白鼠左侧坐骨神经10mm的长度,进行60℃,30min的巴斯德处理.评价了对照部、处理部以及末梢部.评价时间在处理后1周(1周群),6周(6周群),各群分别为11只.结果:(1)有髓轴突数: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数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1).(2)有髓轴突直径: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直径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1).(3)有髓轴突面积比:末梢部的比较中,6周群的面积比比1周群显著增加了(P<0.05).(4)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见:1周群的处理部中,髓鞘陷入凝固坏死,雪旺细胞基底膜发生溃变.6周群的末梢部中,发现了多数的再生有髓轴突.结论:从以上结果足能证明,巴斯德温热处理小白鼠的坐骨神经一旦发生溃变但是再生是可能的.因此,在恶性骨、软组织肿瘤的手术之际,巴斯德温热处理法作为神经保存的方法是极为有用的.

    作者:刘远禄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DE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治疗体骨颈骨折采用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8具尸股骨股骨颈骨折用三枚双头空心加压钉固定,并比较三种不同器械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应用表明,该术式不仅使股骨颈在抗压、抗弯和抗扭等生物力学性能上特别优越,而且使骨折断端嵌插紧密,能加速骨折愈合,应力遮挡少.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减少并发症.结论:三枚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比其它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术式.

    作者:秦步平;王以进;黄圣达;高峰;汤健;刁振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