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力扬
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结合跟腱延长术治疗马蹄足痉挛的疗效.方法:12例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患儿均行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结合跟腱延长术,6周拆除石膏后行康复训练.结果:10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均达到优良标准,马蹄足及足内翻畸形完全矫正,踝阵挛80%得到矫正,巴彬基氏征90%得以矫正.行走步态良好,无关节疼痛.讨论: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结合跟腱延长术有效解除了马蹄足痉挛畸形,预防和清除了痉挛的复发.
作者:马善军;冯永凯;张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制一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用棘突不全劈开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31例,术前均作X线片、CT检查,部分病人还作MRI检查,随访8个月~4.5年.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椎管扩大满意,回植椎板棘突融合良好,脊椎稳定性好.结论:该术式为一种理想的椎管扩大成形的方法.
作者:陈施展;姚一民;衡代忠;张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8~45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6例,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合并伤:休克2例,头面部伤1例.开放骨折15部位,闭合骨折9部位.其中双侧胫腓骨开放骨折5例,闭合骨折2例,既有开放骨折又有闭合骨折5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骨折5处,中1/3骨折11处,下1/3骨折8处,其中粉碎骨折11处.
作者:孙友良;刘兆安;张晓东;朱世华;王成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自1981年5月始,采用手法整复,下肢牵引加中药治疗骨盆创伤106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君;朱新宁;王新东;韩继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重度胸椎结核合并完全截瘫的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及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结果:5例胸椎结核全瘫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疗效满意,截瘫恢复满意.结论:脊柱结核一旦出现脊髓功能损害,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CT.MRI明确病因后行手术治疗.
作者:郑智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患者,女性,42岁,主因左足跟及足外侧疼痛、麻木半月来诊.缘于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跟外侧及足背外侧隐痛、麻木,以早晨起床时为重,下地活动后可略减轻.查体:脊柱生理弧度正常存在,腰部无压痛点,活动度好.左足跟外侧及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皮肤痛觉明显减退.左小腿中下1/3处跟腱外侧缘处有一局限性压痛点,并向左足跟及足外侧缘放射,疼痛的范围及性质与患者平时自觉疼痛的范围及性质一致.左踝及左足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左腓肠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醋酸曲安奈德2ml加2%利多卡因2ml压痛点局封,1次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冀振亮;谢红梅;陈清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胶原酶溶盘术并发神经根损伤的原因.方法:对6个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及影像资料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施术后发生剧烈腰腿痛,吗啡类镇痛效果不明显,疼痛持续半个月,同时逐渐出现神经根性损害;神经营养药物及松解术治疗效果不好.结论:胶原酶溶盘术所致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根性化学伤,恢复困难.为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溶盘术指征要严格为非破的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永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自1993~2001年,采用组合手术治疗足内翻畸性96例,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宁拴虎;孙廷选;党友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的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以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增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结果:几丁聚糖在≥0.1mg/ml时即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明质酸钠的抑制浓度为1mg/ml,透明质酸钠和几丁聚糖都可使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增加.结论: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几丁聚糖的抑制作用较强.
作者:汤朝晖;侯春林;张玲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工业及交通的发展,工业及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脊柱多发性骨折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由于多节段脊柱骨折易于漏诊及延迟诊断,同时治疗亦有一定难度,对此类损伤应予重视[1,2,5].自1999年3月~2001年6月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多发骨折12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汉平;廖可国;黄彦杰;宁志杰;孙磊;李叶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近期疗效.方法:1994年10月~2000年4月采用截骨、直视下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治疗13例(21处)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结果:术后随访2~5年,1处复发,余患者植骨愈合,患肢功能正常,取肋骨后肋骨再生.结论:截骨病灶刮除植骨治疗纤维异样增殖症方法简单,复发率低,肋骨植骨,骨量大,易爬行替代,彻底清除病灶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张龙海;胥少汀;朱兵;单建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骶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但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被忽视.1847年Malgaigne在其著作中对骶骨骨折的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提到有关骶骨骨折的描述早可一直追溯至7世纪,但一般认为Malgaigne是此类损伤的首位报道者.此后对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文献中有关记载亦不多见.直到1945年才由Bonin[1]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讨论.以往认为骶骨骨折比较少见,近年来对其报道有所增加,但国内文献中专文报道仍十分少见.根据现有的病例报道,对于骶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诊断及治疗选择,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论.
作者:戴力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髓核是椎间盘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保持椎间盘高度、缓冲脊柱震荡、维持脊柱运动功能.因此对于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很早就开始设想采用人工髓核的方式进行置换,以保持椎间盘的功能,并在临床上有初步应用.但是由于人工髓核材料的问题,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近,Raymedica公司开发了椎间盘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R),该髓核假体由高分子聚乙烯外套和处于其内的半流动性水凝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组成,其完全膨胀后可吸收本身重量80%的水分,而且其容积可随载荷而变化.目前该项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简称PDN手术)已在欧洲广泛开展,全球已有1000多例患者接受了PDN手术.作者结合临床初步应用对该手术进行介绍.
作者:金大地;瞿东滨;陈建庭;江建明;孙炜;赵亮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采用石膏外固定、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内固定和外固定器治疗184例(190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骨折一期愈合者168例,计172肢(90.5%).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7个月.结论:力争早期清创、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稳定骨折(AOⅠ度)可用石膏外固定;不稳定骨折(AOⅡ度和部分Ⅰ度、Ⅲ度)应用小腿内侧入路钢板或带锁髓内针内固定;骨折处有严重软组织损伤(AOⅢ度)者,可应用外固定器治疗.
作者:成述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大76岁,小33岁,平均年龄58.7岁,病程长26年,短半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照片确诊,其中有颈椎骨质增生38例,颈部韧带钙化10例,颈椎间盘突出3例,9例颈椎X线片无异常,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颈痛、呕吐及上肢麻痛等症状.
作者:王旭;申云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对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306例(504髋),按病因分组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6例中酒精性139例(46%),激素性105例(34%),酒精+激素性40例(13%),非酒精非激素性22例(7%),酒精性高于激素性(P<0.05).酒精+激素性的平均饮酒年数小于酒精性(P<0.05),酒精+激素性的激素用量小于激素性(P<0.05),酒精+激素性双髋坏死率高于酒精性和激素性(P<0.05).结论:酒精和激素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致病原因,酒精性有上升趋势,酒精和激素具有协同致病作用.
作者:孙洪江;张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本院自1999年7月~2001年12月,对颈椎病伴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70例病人,采用科学用枕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苏翠娟;孙光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 CCF)发病率0.1%,男女之比为2∶1,双侧同时发病占50%,右足多于左足.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踝关节马蹄三部分,同时都合并胫骨内旋.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也有争议,远期疗效仍不十分理想,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杜世新;高宗伯;吉士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0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35.4岁.结果:随访100例,随访时间6个月~1年7个月,优良率9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较好保留了脊柱稳定性.熟练的基本功和镜下操作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飞;孙振华;张福华;张旭辉;牛军;张卫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院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多年,从1998~2000年12月对36例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欢;姚胜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