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莉
目的:探讨气速指数测定对间质性肺病(I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3例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39例,年龄平均29±3岁,均用进口的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依据测定的MVV、VC的参数和各占预计值百分比计算气速指数.计算方法:气速指数=MVV%/VC%.气速指数>1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速指数<1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果:53例间质性肺病病人中,气速指数>1的有29例,同时F-V曲线描图各值均升高,RV、TLC、RV/TLC各值均降低,FEV1.0/FVC平均值为80%.气速指数<1有24例,F-V曲线描图各值均降低,RV、TLC、RV/TLC各值均增加,FEV1.0/FVC平均值为60%.结论:气速指数>1是诊断ILD的金标准,但是ILD病人有严重感染或合并症时,气速指数<1.
作者:潘殿柱;万双燕;刘宇;徐蔼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0.1%糠酸莫米松洗剂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0.1%糠酸莫米松乳膏做对照.受试者每天外用药物1次,先用洗剂,干燥后再用乳膏,疗程4周.在治疗始、治疗后1、2、4周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估记录.结果:共有133例神经性皮炎、141例湿疹患者参加本次研究,其中试验组137例,对照组、138例.治疗后1~4周,两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指标计分及总计分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4周,神经性皮炎患者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9.09%和98.48%,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 21%和98.48%;湿疹患者中,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9.30%和98.59%,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57%和100%,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2.9%,均为局部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0.1%糠酸莫米松洗剂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应用方便.
作者:胡东艳;李明;潘琳;王强;吴国勤;傅雯雯;顾军;金雪娟;张博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反复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于38.5℃左右,伴有寒战,食欲减退,体重下降5kg.入院后查体:体温正常,巩膜无黄染,腹部无压痛,总胆红素28.6 mmol/L.CT显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扩张,直径1.8cm,其下端十二指肠壶腹区见有直径1.0 cm结节,增强后强化.CTA显示胰周大血管未见明显受累征象.印象诊断:胆总管下端癌.
作者:刘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PVE)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在人工瓣膜上或经过成形术后自体瓣膜上的一种心内微生物感染[1].自1963年Geraci等首次报道PVE后,立即引起心脏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40多年来,尽管PVE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它仍是心脏瓣膜手术后1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李军;王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期间对肝脏的作用,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15)和对照组(B组,n=15).A组预冲液中加入UTI 1.5万U/kg,B组不加UTI.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及心脏插管完毕后30 min、开放升主动脉后1 h、6 h及术后24 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共5次.放免法检测血中TNF-α、IL-6、IL-8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中TNF-α、IL-8、IL-6、ALT、TB在插管30 min后逐渐升高,A组术中及术后各时段各项指标均低于B组,且两组同时段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包海军;高百顺;李天成;宋兵;柳德斌;张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病理形态学改变特征.方法:临床检查确诊为病理性近视患者100例(172眼)行OCT检查.用Macular Thickness Map、Fast Macular Thickness及Line程序扫描黄斑区、视乳头、颞侧大血管弓、色素改变及近视弧等部位.结果:将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按部位不同分为4类,其中,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病变中89眼(51.7%)可见玻璃体后皮质黏附,黄斑全层裂孔15眼(8.7%),黄斑板层孔2眼(1.2%),黄斑前膜(EMR)11眼(6.4%).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改变中13眼(7.6%)发生无黄斑裂孔的后极部神经上皮层浅脱离,其中5眼(2.9%)可见后极部视网膜脱离周边部网膜外层劈裂,神经上皮层内层劈裂3眼(1.2%).33眼(20%)发生视乳头颞侧近视弧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浅脱离.色素上皮及脉络膜病变中140眼(81.4%)视网膜色素上皮不均匀萎缩,Fuchs斑10眼(5.7%),近视弧165眼(95.9%),后极部脉络膜广泛萎缩117(68.0%)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25眼(14.5%).巩膜改变中后巩膜葡萄肿146眼(84.9%).结论:OCT可活体观察病理性近视的眼底组织病理学改变,对分析其眼底病变特征及病程观察有重要价值.
作者:时乐;黎蕾;姜春辉;王玲;黄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结果:61.2%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孕28~34周与34+1~36+6周两组之间比较,前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后组;两组新生儿体重有显著差异(P<0.01);前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后组(P<0.05).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龚莹莹;周文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和癌前病变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性质及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图像光度术测量和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与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细胞核DNA含量和倍体增殖状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细胞核DNA含量和异多倍体出现率较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高1~3倍多.结论:测定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与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测定可作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谢明;王建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种喉镜手术方法切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疗效,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330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采用纤维内窥镜、显微支撑喉镜和间接喉镜3种手术方法治疗,统计结果,比较其疗效;以筛选更好的手术方法.结果:纤维内窥镜组有效率96.45%;显微支撑喉镜组有效率97.26%;间接喉镜组有效率87.18%,纤维内窥镜组和显微支撑喉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纤维内窥镜组和间接喉镜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种手术疗效不同,临床应用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对于局限性声带息肉和小结患者,纤维内窥镜手术可以作为首选,值得推广;对基底宽广的较大息肉患者,应选择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方法为好;间接喉镜手术简便,有特定的手术应用范围,不应完全放弃.
作者:许伟民;顾志明;刘运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R) ARX-index,AAI)、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咪达唑仑镇静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分级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妇科手术的成年病人.监测AAI和BIS,依据观察者警觉与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the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A/S评分)评估镇静程度.术中每膈5 min静注咪达唑仑0.5 mg,直至OAA/S评分达到1分.分析AAI、BIS与OAA/S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诱导期,AAI、BIS随病人镇静程度加深明显降低,且与OAA/S评分值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973和0.945,均P<0.001).恢复期病人表现为骤醒,AAI、BIS亦快速上升.结论:AAI、BIS均可定量、准确地反映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
作者:葛圣金;薛张纲;庄心良;周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肾功能及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内生酐清除(Ccr)水平将232例非透析CKD患者分为Ccr≤25ml/min组,25ml/min<Ccr<50ml/min组和Ccr≥50ml/min组,比较各组肿瘤标记物水平,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EA和CA199水平在不同Ccr组间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Ccr呈负相关,而CA125、AFP、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肾功能减退严重的CKD患者中,根据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诊断相应肿瘤时,其假阳性率较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者增高,而AFP、PSA和fPSA的特异性与正常人群相同.
作者:俞小芳;蒋阳;叶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3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7例、腺瘤5例、早期胆囊癌6例)的大直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胆固醇性息肉及腺肌瘤样增生病灶直径多小于10 mm,腺瘤及早期胆囊癌直径多大于10mm.若以阻力指数(RI)>0.60为恶性病变作为标准,则RI在鉴别良恶性息肉样病变方面有统计学意义,而病灶内血流形态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病灶的直径大小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莎;李伟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2型糖尿病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中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者共1039例,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资料完整性共1008例进行分析.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舒张压等均高于非高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非高尿酸组;(2)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0.0%,其中男性11.1%,女性9.4%;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r=0.103,P=0.001);(3)高尿酸血症组MS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尿酸组(63.4%vs.49.8%,Υ2=6.660,P=0.012);(4)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肥胖及低HDL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中心城区成人2型糖尿病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0.0%,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相关.
作者:鹿斌;董雪红;杨叶虹;宋晓艳;张朝云;赵耐青;朱禧星;胡仁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不张病因.方法:经X线胸片、CT明确诊断的老年肺不张28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涂片、培养以明确病因.结果:老年肺不张中肺癌发病率高,占58.19%,炎症占31.01%,结核占7.31%,其他占3.48%.结论:老年肺不张中,肺癌发病率高,炎症次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肺不张病因诊断中重要的手段,应早期进行.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赵华;卢献灵;关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治疗的16例产后大出血并发DIC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的患者中抢救成功14例,2例抢救后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积极治疗产后出血,对DIC早诊断,早治疗,祛除病因,果断切除子宫,积极补充凝血因子,慎重使用肝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晓鹰;胡峥;侍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并对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总结45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与45例单纯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45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肾功能衰竭者12例,其中氮质血症期7例,尿毒症期5例.经过治疗,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其中40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病死率11.1%.结论:降低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主要在于对术前高危因素的重视及术中术后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东;王春生;洪涛;丁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乳管镜的检查确认乳腺增生病.方法:对既往临床诊断为乳腺增生病的31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根据镜下所见来加以分析.结果:31例患者的乳管镜下所示均为乳腺增生病的表现,其中3例增生严重,与乳腺癌难以鉴别,提示需行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检查确诊.结论:乳管镜对乳腺增生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及诊断方法.
作者:李吉;章勇;石长清;俞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小剂量琥珀胆碱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临床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在全麻诱导中应用不同剂量(1.5 mg/kg和0.5 mg/kg)的琥珀胆碱,观察心血管系统、肌松作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小剂量起效晚约2.24min,呼吸暂停时间短约2.17min,肌松作用和插管条件满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大剂量相比无显著差异,肌颤及术后肌痛的发生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大剂量比较,小剂量也能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无相应减轻.
作者:吕克重;穆殿超;李铁成;汪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同时手术治疗2种腹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腹腔镜同时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共有36例患者接受了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阑尾切除术((LA)、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肝囊肿揭盖术((LFLC)的同时手术,其中LC+LA 10例,LC+TAPP 12例,LC+LCBDE11例,LA+TAPP 1例,LC+LFLC2例.36例中大于65岁者19例(52.8%),22例(61.1%)合并其它系统疾病.LC+LA、LC+TAPP、LC+LCBDE的手术时间(min)、分别为111.5±40.1119.6±29.0、和185.5±47.6;住院时间(d)分别为7.74±4.3,7.4±2.5,24.8±10.6.5例中转开腹,全部病例治愈出院.除2例切口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同时手术治疗2种腹部疾病安全可行.
作者:谢学羿;林唯栋;林贾颖;温顺前;张小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3月~2005年6月113例Ⅰ类锁骨骨折病人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骨圆针内固定、记忆合金环形抱骨板和AO重建钛钢板4种方法治疗.术后随访3周~24个月.结果:临床疗效按连学全等拟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手术治疗共54例,50例优良,优良率92.6%.非手术治疗59例,51例优良,优良率86.4%.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相同.3种手术治疗方法中,AO重建钢板可根据锁骨形态塑形,内固定牢靠,并发症相对较少,是1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利春叶;廖全全;杨钦泰;曹代成;喻林波;李晓文;叶飞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