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晋云;陈红霞
痛风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广泛危害性的特点,已经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中医体质学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体系已相对成熟.中医体质学说为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与体质的相关研究随之兴起,并取得一定成果,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对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与中医体质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文献资料.
作者:陈凤丽;陈汉裕;邱联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泰山磐石散加减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分为黄体酮治疗组(HTT组)和泰山磐石散联合黄体酮治疗组(TSPS组),同时选取30例正常妊娠患者为空白对照组(ZC组).ZC组不给予任何措施;HTT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15 mg/次,3次/周;TSPS组给予黄体酮注射的同时给予泰山磐石散口服,1剂/d,共治疗12周.分别于患者治疗0、2、4、6、8、10、12周检测血清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含量,于治疗12周结束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跟踪至患者妊娠结束,计算各组患者妊娠分娩率.结果 治疗前,HTT组和TSPS组患者血清HCG、孕酮水平明显低于ZC组,经治疗后,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以TSPS组效果较为明显(P<0.05);计算各组有效率(分娩率),ZC组为93.3%,HTT组为70%,TSPS组为86.7%,TSPS组明显优于HTT组(P<0.05).结论 泰山磐石散能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早起血清HCG、孕酮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黄体酮治疗.
作者:许春艳;孙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雷公藤和雷公藤加逍遥散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肝损伤情况.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CIA 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组、低剂量逍遥散组、高剂量逍遥散组,依次记为A组、B组、C组、D组、E组,免疫加强当天,C组上午灌服生理盐水,下午灌服雷公藤药液(生药3.75 g/kg);D组上午灌服逍遥散药液(生药1.69 g/kg),下午灌服雷公藤药液(生药3.75 g/kg);E组上午灌服逍遥散药液(生药6.75 g/kg),下午灌服雷公藤药液(生药3.75 g/kg);A组与B组上午、下午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持续28 d.以造模当日为实验第1天,实验第7天灌胃给药,每周进行1次关节肿胀度测量和AI评分,36 d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C组、D组、E组分别与B组比较,均可抑制大鼠的足肿胀,AI评分减少,体重增长明显(P<0.05,P<0.01);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E组与C组、D组比较,显著抑制血清中ALT、AST水平升高(P<0.01).结论 雷公藤加高剂量逍遥散既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又有对抗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而低剂量的逍遥散虽然不会影响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但是对雷公藤的肝毒性没有保护作用.
作者:乔欢;闫润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对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T2DM-NAFLD)大鼠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n=8)和T2DM-NAFLD模型组.Ⅰ组予普通饵料持续饲养;余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饵料(HFSD)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经8周饲养建立T2DM-NAFLD模型.将T2DM-NAFLD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Ⅱ组)、T2DM-NAFLD模型GPS小剂量干预组(Ⅲ组)、T2DM-NAFLD模型GPS中剂量干预组(Ⅳ组)、T2DM-NAFLD模型GPS大剂量干预组(Ⅴ组);继续HFSD饲养;Ⅲ组、Ⅳ组、Ⅴ组分别予GPS 200、400、800 mg/(kg·d)干预,时间6周;实验周期14周.检测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进行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1) ALT、AST水平: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Ⅴ组显著降低AST、ALT水平(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2)TG、TC水平: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Ⅴ组显著降低TG,TC水平(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3)BS水平和OGTT曲线: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Ⅴ组显著降低BS(P<0.01),呈剂量依赖性;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Ⅴ组显著改善OGTT曲线.(4)血胰岛素水平: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Ⅴ组显著降低血胰岛素水平(P<0.01),呈剂量依赖性.⑸ 肝脏病理学:干预组能减轻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GPS对T2DM-NAFLD大鼠糖代谢和脂质代谢异常具有调整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贺琴;李刚;李芳;李金科;雷旭;雷飞飞;李儒贵;谭华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医很早就意识到口咸与肾虚之间的关联,认为口咸的病机乃肾中精气亏虚,摄纳失司,以致寒水上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补肾为法的方案来治疗此症.虽然治疗肾虚口咸的方药临床验之有效,但时至今日,仍对此症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不甚明了.通过挖掘中医理论对口咸的认识,查阅现代医学对肾虚实质的研究及口咸的病理生理机制,明确肾虚口咸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口腔病理改变,以此建立肾虚口咸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之间的关联,实现中西医理论上的汇通.
作者:杨良俊;李娅;王德辰;张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保留灌肠法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根据辨证湿热瘀结型给予二藤汤日1剂水煎400 ml,200 ml口服、2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补肾调周方药口服日1剂联合二藤汤灌肠1剂/2 d.两组均在每个月经周期的期间治疗10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征疗效及B超检查情况的变化.结果 在缓解盆腔疼痛、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缓解盆腔疼痛、改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妇科超声方面: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妇科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妇科超声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调周法口服中药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明显降低盆腔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体征积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妇科超声异常指标有效,两组中抽查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彦君;陈继兰;谢京蕊;高艳云;郭晓玲;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ELISA法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小分子半抗原成分野黄芩苷致敏家兔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效价.方法 取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野黄芩苷组和对照组,采血,制备血清.分别将野黄芩苷与野黄芩苷组家兔血清体外孵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野黄芩苷-血浆蛋白完全抗原.多次免疫动物后获得针对双黄连注射剂中过敏性半抗原成分野黄芩苷的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血清的特异性,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血清中IgE抗体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家兔抗血清中无额外的特应性抗体产生.野黄芩苷组抗血清中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该抗体是由野黄芩苷致敏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野黄芩苷组家兔抗血清中产生了高滴度的IgE型抗体,比对照组高出了63.3%,提示野黄芩苷有潜在的致敏性.结论 野黄芩苷在此实验条件下对家兔能够产生特异性的高效价抗体,可能具有潜在的致敏性.
作者:于烨;胡宗苗;邓颖颖;周园里;陈世忠;张恩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复方珍麻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ic oxide synthase,NOS)及外周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分为两组:实验组(复方珍麻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手术去除卵巢.观察干预前后大鼠血清SOD、MDA、NOS水平变化及外周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 4周后实验组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大鼠血清NOS、MDA水平明显增高,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SOD水平升高,而对照组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4周后CD3+、CD4+、CD8+、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实验开始前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实验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珍麻胶囊能够降低去卵巢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相关分子的水平,提高其免疫细胞功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刘晓琰;钟晗;崔敏;姚菊芳;陆国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孙伟正教授为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教学、科研及临床50余年,在诊治过敏性紫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进一步总结了孙伟正教授辨治过敏性紫癜(紫癜风)经验:风盛毒邪是紫癜风多见的病因,血热妄行是紫癜风常见的病机,血瘀内停是紫癜风的主要病理环节,气虚阴虚乃久病之病机;治疗以祛邪为主,针对病因予清热(风热、湿热)解毒祛风的基本治法,全程应用活血祛瘀之法,同时重视扶助正气、调理脏腑,从而防止疾病复发.并结合典型病案分析孙伟正教授的辨证及组方用药经验.
作者:胡文慧;郝晶;孙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在失眠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Effects Associated With Placebo,EAP).方法 全面检索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2015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1月~2015年12月)、万方数据库(1978年1月~2015年12月)等.全面收集中药和安慰剂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实验,同时手工检索及追溯参考文献,由二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8个RCT,共计1913例患者,分别采用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进行评价.Meta分析显示:失眠治疗前后有效率:亚组1有效率为60.3%,合并OR值为7.14,95%可信区间CI[4.99,10.21,P<0.00001];亚组2有效率为39.7%,合并OR值为9.64,95%可信区间CI[6.47,14.37,P<0.00001];PSQI评分比较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ic,PSG)SL安慰剂治疗前后的变化,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来对于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试验中应保留安慰剂治疗,并进一步规范中药安慰剂的制作.
作者:陈秀娟;王淑雅;吴桓宇;姜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中药汤剂中加入疏肝解郁药物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Excel中生成一组取值为[1,90]的随机整数,规定取值为1~30者为A组,取值为31~60者为B组,取值为61~90者为C组.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中药组,28例;B中药中加疏肝解郁组,32例;C康复组,28例.A、B组均给予康复治疗;A、B、C 3组均在接受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症内科处理、针灸治疗、中药外洗治疗等.治疗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及安全性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3组简化FMA评分、MBI、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上述三项评分在各相应时间点较C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8周、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述评分比较中,B组较A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中加入疏肝解郁药物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较单一治疗疗效佳.
作者:裴晋云;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肺泡上皮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重塑、凝血-纤溶系统失衡、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以及氧化/抗氧化失衡等众多学说为探寻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指导.文章以氧化应激为切入点,探微氧化/抗氧化失衡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总结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对于促进或抑制肺纤维化作用的现代内涵,以此来阐述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中医辨证论治肺纤维化拓宽治疗思路,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杨丽;吕晓东;刘勇明;庞立健;刘创;刘妍彤;王斯涵;臧凝子;任延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15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在X线片提示下行手术、复位、固定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静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补肾健骨汤煎剂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率为42.0%,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早出现骨痂时间为2周,晚出现骨痂时间为6周,平均出现骨痂时间为4.2周;对照组早出现骨痂时间为3周,晚出现骨痂时间为7周,平均出现骨痂的时间为5.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闭合性骨折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健骨汤的中药,能提前促进骨痂的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提高治愈率,用于闭合性骨折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齐建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FR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致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F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致炎因子水平,改善腰腿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毅;张良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心悦胶囊对介入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介入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62例,根据患者介入后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72例和对照组290例,治疗组患者介入后在接受与对照组同样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悦胶囊口服.连续药物治疗持续6个月,出院后跟踪1年以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指标进行监测,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频率、血糖水平、心功能评分、生存质量及中医血瘀证计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检测均显著高于药物干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血瘀证计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悦胶囊干预介入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临床优势显著,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有效缓解血瘀证的发展,对心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药物干预介入治疗后的治疗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曹旺波;陈丽丽;岳丽娜;秦俊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丸治疗妇女绝经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并治疗的绝经后情绪障碍妇女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60例予以加味逍遥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状况,记录睡眠质量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降低,睡眠质量改善状况更为显著,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升高,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加味逍遥丸能缓解绝经后妇女焦虑、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许彩儒;阮金玉;李柳骥;王清河;李耀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都气丸加味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吸入噻托溴铵,1吸/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都气丸加味治疗,100 ml/次,3次/d,疗程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总疗效、CAT评分、单项症状积分、肺功能的组内及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对喘促气短、乏力、自汗、腰膝酸软及夜尿频多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比较治疗组FVC、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都气丸加味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肺肾气虚证)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整体疗效.
作者:席瑞;朱明丹;曲妮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内服乳痈方,同时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同时采用积分法记录症状体征(包括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的积分情况,并计算总积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8%,痊愈率72%,显效率26%,无效率1%.患者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等临床指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为(16.0±4.2)分,治疗后为(2.2±1.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100例患者随访率97%,97例患者未见同侧复发,2例患者对侧再发,均继续治疗.结论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法治疗后复发率为3%,低于文献报道的复发率.经临床观察,乳头内陷,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外伤等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发因素.
作者:谢芳;孙宇建;张董晓;杨建华;东浩;付娜;黄巧;赵文洁;王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吞酸的组方规律,获得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探索基于层次聚类的吞酸新方组成,为中医药治疗吞酸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构建中医药治疗吞酸的方剂数据库,分别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吞酸方剂中的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同时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绘制网络展示图,并拟合治疗吞酸的新方组合模式.结果 筛选获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吞酸方剂共57首,涉及中药104味;其中应用多的前十位药物依次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吴茱萸、白术、干姜、黄连、木香、人参;通过数据挖掘共得到治疗吞酸的核心用药组合5对;拟合新方组合4个.结论 治疗吞酸的药物多以健脾、和胃、清肝为主,其中健脾和胃、疏肝行气为治疗吞酸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也为中医药治疗吞酸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其相应的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者:孟祥梅;王玮鑫;张雨珊;张文君;王德辰;刘凯歌;曹雅蕾;于春月;苏泽琦;赵莹;丁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文章叙述了何庆勇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主要包括谨守病机,辨证求因,指出心律失常的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阳虚,标实为水饮、痰浊、热蕴、气结、络阻.立法分明,擅用经方,提出采用益气养阴复脉法(炙甘草汤)、温通心阳法(桂枝甘草汤)、温阳化饮法(苓桂术甘汤)、扶阳利水法(真武汤)、温阳化痰法(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和解泻热安神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行气散结通络法(旋覆花汤)治疗心律失常.何老师力抓主症,活用经方,注重药物剂量比例及煎服方法,形成独特的临床经验,每获佳效.
作者:张雨晴;刘旭东;何庆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