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彬;成刚卫;黄秉钦;赖秀玲
在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首选术式.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其中90%以上为继发性结石.目前处理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主要有3种:其一为LC+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其二为LC+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tomy,LCD);其三为LC+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TC-CBDE).我们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较好的方法及处理程序.
作者:沈汉斌;卢小明;郑启昌;蔡小棠;张少炎;周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经验.方法:腹腔镜手术组47例;开腹手术组5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肛门排气为准)、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术后并发症发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等方面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侵袭性小,不干扰腹腔内环境,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洪晓明;孙伟亮;汪路;王超洋;徐浩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的Ⅲ期和Ⅳ期大肠癌患者17例,每天口服卡培他滨2000mg/m2(D1~14),静滴奥沙利铂130 mg/m2(D1).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17例患者中CR5.9%,PR29.4%,NC47.1%,PD17.6%,总有效率为35.3%,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感觉神经病变,无大于3级不良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有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新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作林;吴铮;曾昭冲;李文如;王健;陈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骨折患者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骨折的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复位和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对机体的整体康复尤为重要,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使血肿吸收快,骨痂生长好.现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3年10月30日收治的206例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其护理干预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程杏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将整合酶ФC31和尾静脉液压法结合用于1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方法:应用尾静脉液压法(hydrodynamic),将携带attB位点的、突变后的人胰岛素原cDNA(mhINS)表达质粒pCMV-mhINS-attB及ФC31整合酶表达质粒pCMV-Int 同时导入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内.结果:注射后,治疗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维持4周,小鼠体重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免疫组化检测证实mhINS在小鼠肝脏有效表达.结论:整合酶ФC31能介导人胰岛素原cDNA在糖尿病小鼠肝脏中持续表达,将是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有用工具.
作者:盛卫忠;沈坤堂;秦新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孟素英,女,54岁,因发热伴中上腹不适1个月,乏力伴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02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低热,咽部不适,流清涕等上感样症状,体温38℃左右,不伴尿频尿痛,腹痛、腹泻,咳嗽、咳痰,伴中上腹胀满不适.在外院予抗炎补液及口服中药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周前出现乏力、纳差、厌油,继而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8月2日外院查肝功能示TB/CB 104.4/82.7(μmol/L),A/G 42/34(g/L),ALT/AST638/858(U/L),同时HBsAg(+).腹部B超示血吸虫肝病,胆囊壁增厚,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患者起病以来神萎,胃纳欠佳,二便尚可,体重未见明显改变.
作者:佘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大量的研究发现:当脏器损伤发生后,骨髓会迅速动员多种干细胞迁移至病变处,产生自然的代偿性修复;而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体内的外源性骨髓干细胞,也会定向归巢至损伤处,发挥治疗作用,但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马军;葛均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人工气管的研制,是当前一个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气管超限度切除后的替代物的选择和应用依然是气管重建外科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气管作为单根无匹配结构,具有其解剖结构上的独特性,加上手术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寻找重建气管材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得气管外科的发展较胸外科其他领域相对滞后.
作者:纪波;曾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于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44个)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灰阶超声图像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中单发35例,多发2例.44个肿瘤中实质性肿块29个(65.9%),囊实混合性肿块1 5个(34.1%),实质性肿块中低回声型多(69%).绝大多数肿瘤边界清晰.不同大小肿瘤中,囊实混合回声型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超声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俞清;刘利民;季正标;袁锦芳;王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阴道手术前念珠菌性阴道炎必须治疗后才能进行手术.凯妮汀阴道片每片含克霉唑500mg,为广谱抗真菌药物,采用乳酸配方,崩解快,局部浓度高,应用1片即可达到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使用方便.本文对阴道手术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作了临床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中置T管引流是一种常规而又重要的基本操作.但如果T管放置或拔除不当,少数病人可发生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我院自1985~2002年共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腹膜炎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立平;司马衡;史文华;段建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冠状动脉疾病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50%,其中40%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近年,虽然血运重建术使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是过量功能心肌细胞丧失引起的心力衰竭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主要问题,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并不能很好解决功能心肌细胞丧失的问题.实验研究显示移植的干细胞有可能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供通路.目前,尝试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干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动物实验显示了骨髓干细胞具有如下优势:(1)骨髓干细胞移植入动物心脏后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2)能与受体心肌细胞进行有效的电-机械耦合,克服了骨骼肌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移植的缺点;(3)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4)易于自体采集,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移植所面临的伦理学纠纷和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研究的飞速发展,使骨髓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用于移植的细胞也从原来的混合细胞群逐渐向某个亚群细胞过渡,本文就近年来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作概述.
作者:张少衡;葛均波;史剑慧;王克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5-氮杂胞嘧啶(5-aza)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传至第8代hMSC,以3μmol/L的5-aza孵育细胞24h,分别在诱导后3d、1周、2周和3周4个时间点提取细胞RNA,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和心肌特异基因(connexin43、ANP等)的表达.结果:hMSC经5-aza诱导后,形成肌节样结构.RT-PCR的结果显示,5-aza可诱导心肌特异基因connexin43和ANP的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connexin43和ANP的表达量逐渐增加.5-aza还能诱导hMSC表达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并持续表达至3周.结论:5-aza在体外可诱导hMSC向心肌细胞分化,5-aza可能通过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启动hMSC心肌化的过程.
作者:胡昕婴;史剑慧;牛玉宏;葛均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现代物理医学工程新技术促进了肿瘤靶向局部治疗的迅猛发展.此类技术包括冷冻、激光、微波、射频等,可以通过经皮穿刺、经内窥镜、联合剖腹手术等多种途径使用治疗,多利用其理化效应使肿瘤组织产生变性坏死,具有损伤小、易重复治疗的优点,并有逐步取代传统液氮冷冻、开腹激光或微波等治疗的趋势.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相继开展射频、微波、氩氦刀冷冻等多种局部治疗.虽然局部治疗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治疗中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局部治疗更适合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或作为肝外科的辅助治疗.局部治疗可能存在不彻底性和对较大肿瘤治疗较困难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余耀;周信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核素扫描法测定4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和30例健康人(HS)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胃食管反流,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并随访1年.结果:EV组血浆NO含量显著高于HS组(P<0.05);EV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HS组(P<0.05);EV组中胃食管反流患者的NO含量显著高于无胃食管反流的患者(P<0.05),EV食管动力异常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P<0.05);EV食管动力异常组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含量的升高可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而产生胃食管反流,进而导致EVB机会增加.
作者:孙群;陈尼维;朱金水;罗小蓉;姚惠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及疗效.结果:124例中120例(96.8%)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0年5个月,平均为7年10个月.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式的87例与采用其它术式的37例比较,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及优良率分别为19.8%和38.9%(P<0.05),7.7%和22.7%(P<0.01),92.0%和67.6%(P<0.01).结论:肝方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疗效.
作者:刘俊;殷杰;范崇九;张德进;罗六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过敏性血管炎也称变应性血管炎、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变应性脉管炎、皮肤坏死性细小静脉炎,它是由于药物或感染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细小血管(细小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但也可累及其他脏器的小血管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程.现将我院1993年3月~2003年4月21例有病理诊断的过敏性血管炎住院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顾昳丽;徐麦玲;邹和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淋巴水肿是由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或继发性淋巴液回流障碍造成的肢体浅层软组织内淋巴液积聚引起的组织水肿,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又根据淋巴管发育程度分为淋巴管发育不全,淋巴管发育不良和淋巴管扩张扭曲三种类型.继发性淋巴水肿常由丝虫病感染、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放疗等引起.占淋巴水肿90%左右.常见的是乳癌手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及盆腔肿瘤术后的下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治疗是一项难题.临床上治疗阻塞性淋巴水肿和原发性淋巴水肿仍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越冬;亓发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4例AHNP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行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治疗.PD治疗前后监测病情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测定血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水平.结果:PD治疗后患者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总胆红素(TB)、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24例患者中19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率为20.8%.结论:PD治疗能降低AHNP并发MODF的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杨朝晖;杨军;汪勇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有一部分高龄患者(≥75岁),由于临床表现特殊,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5年中住院治疗的16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