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葛均波
骨折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岩;黄丽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在女性中为17%,男性中为6%.我国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资料.本文就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分型、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毛悦时;汪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冠心病是全人类第一死亡原因,其病情发展结局多是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医疗费用支出庞大,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办法.新的研究表明,有些干细胞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并能改变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这使得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为心脏病学中研究为活跃的领域.尽管干细胞移植使心力衰竭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被临床广泛采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问题尚未解决[1].如:①干细胞移植适合于什么样的患者群体?②应采用什么类型的干细胞?③干细胞移植的佳途径是什么?④所需移植的细胞数量要多少?⑤干细胞治疗比常规治疗更为有效和安全吗?但毫无疑问,干细胞移植将来会对冠心病的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顾申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中置T管引流是一种常规而又重要的基本操作.但如果T管放置或拔除不当,少数病人可发生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我院自1985~2002年共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腹膜炎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立平;司马衡;史文华;段建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们应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成功治疗子宫肌瘤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国琳;耿蕾;刘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微小平滑肌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超声胃镜检查后分别予高频电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切除组织送组织病理检查,后对比分析相关资料.结果:24例行超声胃镜检查,显示超声声像以低回声、不均匀回声多见,境界较清楚.12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9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浅层,共21例予高频电切除治疗;3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深层,予外科手术治疗.24例病理检查示平滑肌瘤23例(瘤位于黏膜肌层12例,固有肌层11例).超声内镜检查诊断准确率95.8%(23/24).结论:超声胃镜不仅能对食管微小平滑肌瘤作出准确诊断,而且由于其对肿瘤的起源、范围等探查准确,可为后续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借鉴.
作者:李文波;张修礼;陈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美卓乐)联合缓释茶碱(舒氟美)序贯治疗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中度哮喘急发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A组)30例:给予美卓乐20mg口服,每日一次,加无水缓释茶碱0.2g,每12h口服一次,加吸入布地奈德400μg每日2次,7d后美卓乐逐渐减量,疗程4周,第4周完全停用口服美卓乐,而继续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B组用无水茶碱0.2g每12h口服一次,加布地奈德400μg吸入,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根据治疗后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FEV1.0)等显示,A组起效快,服药1d症状开始缓解,肺部哮鸣音平均4d消失,治疗4周肺通气功能(FEV1.0)改善显著,而B组治疗3d才开始症状缓解,肺部哮鸣音平均7d才基本消失,治疗4周肺通气功能(FEV1.0)改善没有A组显著.FVE1.0A组比治疗前提高1.27L/s,而B组提高0.36L/s.临床有效率分别A组90%,B组76.6%,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都少,A组胃痛1例,失眠2例.B组肌肉抽搐1例,夜尿多1例.两组对血像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皮质激素、无不茶碱及布地奈德联合治疗中度哮喘发作比仅用后两者治疗更有效.
作者:吴华;陈永华;刘康宁;李德容;郑劲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其中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约占90%.I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IHD的主要手段是重建血供,而不能修复损伤和坏死的心肌.近几年兴起的干细胞移植治疗IHD,不仅可以再生血管,而且可以再生心肌,使人们看到了治疗IHD的新希望.移植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骼肌母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等.外周血内皮祖细胞(peripheral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PB-EPC)因其取自外周血,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而在成体引起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以及在特定微环境下分化为心肌细胞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就EPC的特性及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嫣;史剑慧;葛均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首选术式.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其中90%以上为继发性结石.目前处理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主要有3种:其一为LC+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其二为LC+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tomy,LCD);其三为LC+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TC-CBDE).我们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较好的方法及处理程序.
作者:沈汉斌;卢小明;郑启昌;蔡小棠;张少炎;周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奥利司他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30~60岁,体重指数(BMI)≥28kg/m2<42kg/m2的肥胖患者在给予低热卡饮食的基础上被分为奥利司他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24周.结果:奥利司他治疗组体重下降7.42±3.38kg,较对照组的体重下降4.25±1.62kg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对照组相比,奥利司他还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奥利司他显著降低肥胖合并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0.001和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奥利司他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大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结合饮食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体重改善,同时有助于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改善.
作者:韩青;王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疗结合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和(或)复发性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并与单纯放疗的病人比较.方法:分析本院1998~2002年收治的83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其中51例给予单外疗(单放组),予全盆腔放疗,用8MV-X线,放疗剂量(DT)40~46Gy,局部缩野Dr 20~26Gy,总Dr 60~66Gy,均为常规分割.32例予外放疗结合射频热疗(热放组),放疗方法及剂量同单纯放疗组.热疗设备选用ZRL-Ⅰ型射频热疗机.2例为腔内热疗,其余均为腹部透热,提升肿块局部温度达41°~43℃,并维持45~60分钟,热疗2次/周,每个疗程6次.结果:(1)症状的改变:对有疼痛症状者采用自身对比法,热放组共23例,疼痛缓解率91.3%.单放组40例伴有疼痛,症状缓解率67.5%(P<0.05).热放组18例便血,缓解率88.9%,单放组31例,缓解率61.3%(P<0.05).(2)瘤体的变化情况:以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腹盆腔CT检查结果为准,热放组有效率为62.5%(20/32).单放组有效率43.1%(22/51),无显著差异(P>0.05).(3)生存率:热放组1年生存率为87.5%,单放组为84.3%,无显著差异(P>0.05).(4)急性不良反应:热放组肠道放射反应18例(56.3%),单放组28例(54.9%);膀胱放射反应,热放组2例(6.3%),单放组3例(5.9%),但均能耐受;Ⅰ~Ⅱ级骨髓抑制:热放组6例(18.8%),单放组10例(19.6%);皮肤反应:热放组2度以上烫伤未见,轻度烫伤2例.结论:射频热疗结合外放疗,对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安全,与单纯放疗相比,提高了症状缓解率,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向毅晖;吴铮;李文如;陈刚;曾昭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100IU/kg,q.12h,疗程7d,治疗前后监测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凝及纤溶指标,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平均动脉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凝及纤溶指标有变化但未引起出血现象,治疗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肺动脉压,改善肺通气功能.
作者:李海明;张华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有一部分高龄患者(≥75岁),由于临床表现特殊,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5年中住院治疗的16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及验证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药物用量的终止早孕方法.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孕周≤10周的健康妇女共92例,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术前3h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米索)400μg;B组30例,术前3h阴道内放置米索200μg;C组30例,术前不用米索.三组受术者均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再行负压吸宫术.结果:A、B、C三组的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及术中出血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A、B两组术前宫颈的松弛扩张显著(P<0.05);术前的阴道出血量、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A组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负压吸宫术前应用米索可有效扩张宫颈,但使用与否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异丙酚用量无明显影响;米索200μg与400μg具有相同的宫颈扩张效果,但较小剂量使用时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方爱华;陈勤芳;刘颖;王彦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心肌梗死所致的细胞丢失、瘢痕形成和心室重构是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目前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手术能够改善心肌缺血,但却不能逆转已经坏死的心肌,而心脏移植的供体少、费用高及慢性排异反应等缺点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移植供体,在治疗心梗及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诱人前景.骨髓干细胞的组成很复杂,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其他功能不明的干细胞.本研究探讨了杂种犬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植入梗死心肌后的分化能力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燕;张运;张梅;安丰双;姚桂华;仲琳;孙文宇;丁士芳;张鹏飞;王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成人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27例,抽取骨髓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直接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冠脉.结果:术后随访显示病人的活动能力明显改善,NYHA提高>2级12例,>1级4例,EF明显提高(36.4±12.5%,vs 46.3±10.6%,P<0.001),99Tc心脏ECT检查心肌缺血区可见岛状放射性同位素充盈,提示有部分新生心肌存在.因心肌再梗死住院1例,其他1 5例均无明显症状并院外存活.结论: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心肌细胞成形术,对缺血心肌的恢复和改善病人临床心功能有肯定疗效,该方法在临床上安全、简单、可行,对病人没有明显的负影响.
作者:高传玉;牛振民;高恩民;黄克钧;李炜;朱中玉;李牧蔚;翟亚平;张茵;段红艳;许文凯;徐予;张静;周晗;张嘉莹;沈玉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及疗效.结果:124例中120例(96.8%)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0年5个月,平均为7年10个月.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式的87例与采用其它术式的37例比较,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及优良率分别为19.8%和38.9%(P<0.05),7.7%和22.7%(P<0.01),92.0%和67.6%(P<0.01).结论:肝方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疗效.
作者:刘俊;殷杰;范崇九;张德进;罗六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呈雌激素依赖性.临床和尸检资料显示:35岁以上妇女中有20%~40%患子宫肌瘤.月经过多为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痛经、由于子宫增大引起的腹胀和局部压迫症状等.子宫肌瘤还可导致不孕和晚期流产.
作者:李欣;杨丹;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经验.方法:腹腔镜手术组47例;开腹手术组5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肛门排气为准)、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术后并发症发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等方面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侵袭性小,不干扰腹腔内环境,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洪晓明;孙伟亮;汪路;王超洋;徐浩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蛋白质药物是当前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以及重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均是临床常用的重要药物.蛋白质药物大的问题存在自身稳定性差、半衰期短及可能存在的免疫原性等限制.近上市的一些新型蛋白质药物采用了聚乙二醇化技术,有望解决蛋白质药物的此类缺陷[1].
作者:刘昌孝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