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优化方案研究

陈浩;张瑞;黄兴儒;辛重强;梁征洋

关键词:坦索洛新, 前列舒丸,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中西药联合, 优化方案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优化方案。方法将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A,对照组 B 和治疗组,共3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 A 每晚口服坦索洛新胶囊(Tamsulosin capsule)(0.2 mg),对照组 B 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前列舒丸( QLSW)(2 mg),治疗组早上服用前列舒丸,晚上同时服用前列舒丸和坦索洛新胶囊,用量同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组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记录各组大尿流量(Qmax)、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流量(RU)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组联用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比单独使用坦索洛新或前列舒丸效果好,与对照组 A 和对照组 B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联用能有效治疗 BP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正式启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久病入络浅析难治性抑郁症

    通过回顾络脉的分布及久病入络的临床特征,结合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抑郁症之初以络脉阳气郁滞、形神失和为主,经久不愈化生痰浊、郁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痰、郁热、瘀血互结扰神,一方面导致患者躯体化症状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宜从久病入络着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区分不同病理产物,在宣阳开郁的基础上,加入化痰通络、清热通络、活血通络的药物,针对络伤日久导致的络脉空虚可以加入养血通络之品进行治疗,期望能改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宋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毓麟助孕方对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索毓麟助孕方对性成熟雌性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PF 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毓麟助孕方+ HMG + HCG 组)和对照组(HMG + HCG 组)。实验组以毓麟助孕方连续灌胃10 d,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0 d。24 h 后两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尿促性素(HMG),48 h 后两组同时腹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次日10时处死,HE 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 S - P 法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体面积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实验组 ER、PR 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中药复方毓麟助孕方可以促进内膜腺体的增长,提高子宫内膜 ER、PR 的含量,有利于胚泡种植。

    作者:郑瑞君;崔琳;周晓玲;李璐凯;高倩倩;丁玉;位路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中西医研究述评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诸多炎症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如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类、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 等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雪英;杨丽霞;姜良恩;金智生;孙文;王志程;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脾虚肝亢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小儿抽动症患者(脾虚肝亢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泰必利片,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袋装颗粒剂、耳穴压豆、小儿推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末,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表(YGTSS)评价病情轻重,并根据 YGTSS减分率评价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第4、8周后与本组治疗前 YGT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TE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脾虚肝亢型)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潘鸿;王洪峰;李静;宋宸宇;王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海外中医药动态》栏目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毛以林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与中医学“心悸”“水肿”“喘证”等病证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毛以林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之证候,宗气不足、心肾阳虚及脾运失健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痰浊、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当注意病证结合,重视升提宗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以达到宗气充养、心肾相交、脾胃健运、气血调和、血瘀痰浊水饮之邪自化之目的。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遣方等方面介绍了毛以林教授诊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作者:闫秋林;毛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肝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肝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情况,并进行临床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骤然升高,术后第3天及第7天逐渐下降,且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可知,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时 ALT、AS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ALT、AS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天时两组患者均出现肝功能损害,术后第3天及第7天时治疗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检测可知,治疗组患者均无肝功能不全及肝功能衰竭,而对照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13.33%,肝功能衰竭发生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术后住院时间(11.77±2.40)d,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0%,术后住院时间(16.27±5.36)d,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对改善肝癌术后患者肝功能损害具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因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陈荣;林婴仔;王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探讨

    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可在群体疾病中发挥作用,但是因中医“治未病”又具有个性化特征,其效用发挥更多地集中在为人群开取个性化处方。文章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强有力证明了中医在公共卫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相结合,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作者:张金玉;王志伟;杨曼茹;张海悦;赵桐;沙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从影响因子角度分析我国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变化

    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2009-2013年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数据,对国内19种中西医结合类期刊重要影响因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我国中西医结合类期刊近五年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19种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且领先地位还会保持;《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和《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仅即年指标有上升趋势。总之,我国中西医结合类期刊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良性竞争、各显优势的局面。

    作者:张红艳;刘国正;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干预对痰湿质高血压人群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干预在痰湿质高血压人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能量监测仪对自愿参加健康管理的20例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的饮食与运动量化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及血压、腰围、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健康干预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评分为(35±14)分,低于干预前(6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湿体质评分、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达标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量化行为管理可有效改善其痰湿体质,并可控制血压、血脂、体重指数。

    作者:郭昕;张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胡守友治疗肠癌术后便秘经验漫谈

    肠癌患者术后容易出现顽固性便秘的消化道症状,此类便秘不同于一般的习惯性便秘,其主要原因多与其自身解剖学部位改变有关。多数肠癌患者久病伤及脾胃阳气,加之久病入络,脾胃虚寒及瘀血内阻等证候贯穿于肠癌发病的始终,而胃气的存亡始终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胡守友老师认为中医在治疗肠癌术后便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证时确立温阳健脾,化瘀散结导滞之法,临床中多选用“温脾汤”加减进行治疗,并适时加用顾护胃气类中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婷婷;胡守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华蟾素缓解癌性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常见并难以忍受的主要症状之一。在新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1/4伴有疼痛,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3/4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疼痛,约有70%癌痛患者难以有效缓解。如何有效控制癌性疼痛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肿瘤内科姑息治疗的研究难点、热点。华蟾素因具有抗肿瘤和镇痛双重作用,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然而其镇痛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机制为缩小肿瘤间接止痛、由外周阿片受体介导、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等相关。文章概述了中医对于华蟾素止痛机制的认识。

    作者:王宁军;芦殿荣;杨柳;芦殿香;柏大鹏;何生奇;王芳;高音;杜艳林;王泽民;冯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抽动障碍从肝论治

    近年来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病因病机较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家庭及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引风内动,或脾运失健,脾虚肝旺,或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以致肝风内动,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肝肾阴虚,阴阳失衡,或六淫引发,外风引动内风,肝亢风动。本文从中医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出发,就抽动障碍从肝论治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媛;吴力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古代中医学对乳痈防治的文献研究

    乳痈是哺乳期常见的乳腺疾病,该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哺乳这一生理过程,对母婴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早期防治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使哺乳期更加平稳的度过。中医方法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其中外治法疗效显著。此法自古沿用至今,中医古籍文献中即有记载,方法多样,主要有手法外治、中药外敷及辅助工具治疗等。文章通过对疾病不同时期,不同年代所使用外治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揭示外治法治疗乳痈的发展过程,找出现代治疗方法中值得借鉴和提高的方面。

    作者:翟臻;祝东升;赵立娜;钟馨;李桃花;牟天龙;李巍;李以良;王婷;邬梦云;张浩腾;蔡蕊;刘丽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火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5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0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4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第2次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病情严重指数(总分)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根据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治疗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次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组疼痛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两组病情严重指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火针与温针灸均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火针即刻止痛效果明显,火针的疗效优于温针灸。

    作者:范春兰;张群;许金海;莫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模型小鼠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瘀热内结型小鼠 Th1/ Th2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 ICR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当归六黄汤组)与西药组(匹多莫德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3组小鼠分别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 mg/ 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 m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当归六黄汤颗粒,西药组给予匹多莫德10 ml/(kg·d);连续给药4周。用 ELISA 法测小鼠血清 IL -4、IL -12、IL -10、INF -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IL -4、IL -10水平降低,IL -12、IFN -γ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 IL -4、INF -γ水平,提高 IL -12、IL -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小鼠的 Th1/ Th2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其既可以上调 Th1类细胞因子 IL -12,同时上调 Th2类因子 IL -10,从而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静;崔霞;王坤;张雯;钮妍;王倩;赵芸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肠道正常菌群及微生态稳定对机体健康极其重要,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作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结合中医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分析,探讨中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防治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的理论应用及对2型糖尿病研究提供些参考依据。

    作者:李吉武;李双蕾;唐爱华;赵伟;陈文辉;陈家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与免疫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康艾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与免疫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加康艾注射液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2周、4周及8周的血清酶抗氧化及非酶抗氧化相关指标、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酶抗氧化及非酶抗氧化、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2周、4周及8周治疗组的血清酶抗氧化及非酶抗氧化、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常规治疗加康艾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与免疫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董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方剂学》英文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文章旨在针对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特点,基于中医课程体系的教学实际,探讨中医核心课程《方剂学》的英文教材建设。文章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出发,指出现有英文《方剂学》教材多存在着“方剂量多、重点不明;内容繁杂、不够简洁;未设病案,难以深入;形式单一,少有图表;用词生硬、多有生僻”的问题。同时,文章提出了“精选方剂、突出重点;设立导言、明确层次;精简内容、标出要点;增设图表、简明清晰;辅以病案、强化实用”这五个改进的方向,以期对《方剂学》英文教材的编写建言献策。

    作者:张林;吴宏东;杨勇;吴晓丹;傅延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