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刘国正;李春梅
目的:探索毓麟助孕方对性成熟雌性小鼠子宫容受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PF 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毓麟助孕方+ HMG + HCG 组)和对照组(HMG + HCG 组)。实验组以毓麟助孕方连续灌胃10 d,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0 d。24 h 后两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尿促性素(HMG),48 h 后两组同时腹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次日10时处死,HE 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 S - P 法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体面积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实验组 ER、PR 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中药复方毓麟助孕方可以促进内膜腺体的增长,提高子宫内膜 ER、PR 的含量,有利于胚泡种植。
作者:郑瑞君;崔琳;周晓玲;李璐凯;高倩倩;丁玉;位路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冠心病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通过检测大鼠肾脏形态学结构改变以及蛋白激酶 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来揭示中药黄芩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SD 雄性大鼠70只,SPF 级,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剩余60只采用高脂饲料1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 kg)进行 DM 造模。1周后测得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 L 为 DM 模型成功。DM 成模大鼠给予自由饮食,当第8周末,大鼠尿蛋白出现阳性则 DN 模型成功。成模 DN 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黄芩苷组、依那普利组。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给药6周末,所有大鼠称重测血糖,麻醉后断头处死,取出左肾,放入10%中性甲醛液中固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和肾指数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小球体积增大,肾球囊腔比例失调,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 PKC 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和依那普利组血糖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黄芩苷组肾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脏病变均减轻,PKC 表达均减少,且黄芩苷组优于依那普利组。结论中药黄芩苷胶囊能减轻早期DN 大鼠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它下调 PKC 表达有关,对减轻 DM 的危害与预防冠心病的发病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赵碧玲;李先涛;潘思敏;张小年;黄竹娟;吴绍锋;张赛霞;林锐珊;苏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PHN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5次、10次、15次及20次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水平及自身治疗前水平;而对照组在治疗10次以后 VAS 评分也明显低于自身治疗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5次、10次后 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老年 PHN 的疗效、镇痛效果与焦虑缓解效果优于常规局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文玉;廖勇梅;雷启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2009-2013年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数据,对国内19种中西医结合类期刊重要影响因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我国中西医结合类期刊近五年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19种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且领先地位还会保持;《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和《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仅即年指标有上升趋势。总之,我国中西医结合类期刊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良性竞争、各显优势的局面。
作者:张红艳;刘国正;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可在群体疾病中发挥作用,但是因中医“治未病”又具有个性化特征,其效用发挥更多地集中在为人群开取个性化处方。文章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强有力证明了中医在公共卫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相结合,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作者:张金玉;王志伟;杨曼茹;张海悦;赵桐;沙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肺部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进行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的肺部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及抗氧化能力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的肺部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ⅠCP)、层粘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纤维粘连蛋白(FN)均低于对照组,抗氧化能力血清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肺部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疾病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王东红;杜旭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李士懋教授是我国第二届国医大师,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形成了以脉诊为重的辨治寒凝证辨证思路,提出寒凝证的脉象:痉脉,同时对寒凝证的治疗方法———微汗法的机理、使用方法以及测汗法均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这是对寒凝证辨治及微汗法理论的重要创见及补充。微汗法广泛应用于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肾脏疾病、肺系疾病、肠胃病等属于寒凝证的患者。
作者:王振强;乔凯明;王四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后风湿病是指妇女产后或人工流产、妇科手术创伤后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瘀血留滞所致肢体或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疾病,出现遍身疼痛,痛无定处等症状,临床上多迁延难愈,给产后风湿女性造成极大的痛苦。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孙维峰教授,仁心仁术30余载,经验丰富,匠心独运,在产后风湿病治疗方面具有很深造诣,临床疗效显著。孙师将产后100 d 内、产后6个月内、产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别归为产后风湿早期、中期、后期,认为早期以体虚邪侵为主,中期为湿邪困着,后期重在肝气郁结。孙师治疗产后风湿重祛风湿止痹痛,兼益肝肾补气血,根据早、中、后期发病特点予以分期辨证论治,分别以补正虚、祛湿邪、疏肝气为要。
作者:黄佳楠;孙维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瘀热内结型小鼠 Th1/ Th2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 ICR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当归六黄汤组)与西药组(匹多莫德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3组小鼠分别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 mg/ 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 m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当归六黄汤颗粒,西药组给予匹多莫德10 ml/(kg·d);连续给药4周。用 ELISA 法测小鼠血清 IL -4、IL -12、IL -10、INF -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IL -4、IL -10水平降低,IL -12、IFN -γ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 IL -4、INF -γ水平,提高 IL -12、IL -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小鼠的 Th1/ Th2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其既可以上调 Th1类细胞因子 IL -12,同时上调 Th2类因子 IL -10,从而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静;崔霞;王坤;张雯;钮妍;王倩;赵芸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优化方案。方法将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A,对照组 B 和治疗组,共3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 A 每晚口服坦索洛新胶囊(Tamsulosin capsule)(0.2 mg),对照组 B 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前列舒丸( QLSW)(2 mg),治疗组早上服用前列舒丸,晚上同时服用前列舒丸和坦索洛新胶囊,用量同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组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记录各组大尿流量(Qmax)、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流量(RU)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组联用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比单独使用坦索洛新或前列舒丸效果好,与对照组 A 和对照组 B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联用能有效治疗 BP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浩;张瑞;黄兴儒;辛重强;梁征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病因病机较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家庭及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引风内动,或脾运失健,脾虚肝旺,或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以致肝风内动,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肝肾阴虚,阴阳失衡,或六淫引发,外风引动内风,肝亢风动。本文从中医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出发,就抽动障碍从肝论治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媛;吴力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其功能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多可从通过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参与Th 细胞分化参与 Th17/ Treg 细胞间平衡调节肠黏膜免疫状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 Th1/ Th2细胞间平衡调节黏膜免疫状态等多个角度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且通过干预树突状细胞功能可以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示调控树突状细胞活化和功能可能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策略之一。
作者:刘端勇;徐荣;黄敏芳;王馨;邹勇;岳海洋;赵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南宋文人吴自牧在其笔记体散记文中引用俗谚“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品香、斗茶、挂画和插花被誉为宋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四般闲事”,又被称为“文人四艺”,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性命双修之法。养生即颐养生命,而中医养生理念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强调“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故宋代文人的四般闲事推崇“闲以尽年”的生活理念与中医养生十分契合。
作者:徐睿瑶;李俊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乳痈是哺乳期常见的乳腺疾病,该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哺乳这一生理过程,对母婴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早期防治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使哺乳期更加平稳的度过。中医方法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其中外治法疗效显著。此法自古沿用至今,中医古籍文献中即有记载,方法多样,主要有手法外治、中药外敷及辅助工具治疗等。文章通过对疾病不同时期,不同年代所使用外治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揭示外治法治疗乳痈的发展过程,找出现代治疗方法中值得借鉴和提高的方面。
作者:翟臻;祝东升;赵立娜;钟馨;李桃花;牟天龙;李巍;李以良;王婷;邬梦云;张浩腾;蔡蕊;刘丽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健康干预在痰湿质高血压人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能量监测仪对自愿参加健康管理的20例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的饮食与运动量化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及血压、腰围、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健康干预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评分为(35±14)分,低于干预前(6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湿体质评分、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达标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量化行为管理可有效改善其痰湿体质,并可控制血压、血脂、体重指数。
作者:郭昕;张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leukocytoclastic vasculitis,LV)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累及皮肤的血管炎症病变。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属于广义 LV 范畴,而狭义的 LV 即超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HV)多由感染和/或药物引起,临床以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系统性损害少,预后好。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西医除病因及基础病治疗外,多应用抗组胺药、羟氯喹、秋水仙碱、雷公藤多苷和对症处理等。中医方面,该病例属于“湿毒肿”范畴,辨证为“气血失和、热毒蕴结”,治疗当以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为法,方选三两三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文章介绍了1例应用调气和血、清热解毒凉血法联合口服小剂量盐酸西替利嗪对 LV 有效的个案。
作者:李南南;周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回顾络脉的分布及久病入络的临床特征,结合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抑郁症之初以络脉阳气郁滞、形神失和为主,经久不愈化生痰浊、郁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痰、郁热、瘀血互结扰神,一方面导致患者躯体化症状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宜从久病入络着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区分不同病理产物,在宣阳开郁的基础上,加入化痰通络、清热通络、活血通络的药物,针对络伤日久导致的络脉空虚可以加入养血通络之品进行治疗,期望能改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宋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文章旨在梳理总结李国栋教授辨证论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用药特点和验案分析。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射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多属脾胃虚衰,失于运化,且常与风、寒、湿、热、食等夹杂为病;治疗上首辨病症之缓急,次选内外治法,以顾护脾胃为核心,灵活运用清、温、补诸法辨证施治,代表方剂有:葛根芩连汤、胃苓汤、四君子汤、灌肠方等,在临床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丽鹏;谭嗣伟;王晓锋;李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海外中医药中心对促进中医药对外传播与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建立海外中医药中心的现实需要,包括中医药具有保障人类健康的优势、中医药正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以及中医药日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等三个方面。通过树立国际品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展中医药境外办学、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以及加强同所在区域孔子学院的协同发展等举措,推动海外中医药中心更好地发展。
作者:蒋继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