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李刚;李阳;常思雨;欧小燕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虚实夹杂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前提下,按规范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复方,对照组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PEF 日内变异率情况,比较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8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FEV1、PEF、PEF 日变异率、中医证候积分、ACT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P ﹤0.01);两组治疗后除 ACT 评分外,其余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复方对虚实夹杂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与肺功能。
作者:徐艳玲;曲妮妮;赵克明;郑忻;隋艾凤;王丽娜;王国力;邓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正交方不同配伍剂量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及内皮素-1(ET -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5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正交1~8号不同剂量配方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8号配方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天麻钩藤饮正交Ⅰ方。在造模基础上,观测给药前后大鼠血压变化,并测定佳剂量配伍组大鼠给药后 ET -1、SOD、MDA 含量。结果正交1~8号不同剂量配方组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收缩压均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压也均降低(P ﹤0.05);但各用药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依据降压效应确定的佳配伍剂量组(1号配方)大鼠血清 ET -1、MDA 含量均降低(P ﹤0.01)、而 SOD 含量升高(P ﹤0.05),说明血压高低程度与血清 ET-1、MDA 含量呈正相关性、与 SOD 活性呈负相关性。结论天麻钩藤饮不同配伍剂量均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而佳配伍剂量组(天麻6 g,钩藤12 g,石决明18 g,桑寄生9 g,川牛膝9 g)可降低 ET -1、MDA 含量,升高 SOD 含量,提示其降压作用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邢俊娥;吴鹏;杨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我国数量不断增加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程度堪忧,留守儿童存在负性情绪倾向、心理韧性下降,人格有压抑、自卑、内向的特征,行为表现消极退缩、冲动强迫等身心健康问题,心理生理双重机制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发生。中医理论分析认为,肾虚可能是幼年损伤持续到成年的原因,阳气受损促使留守儿童成年后诸多问题的出现,“少阳之体”可能是儿童易于损伤的根源。早年留守造成一派偏阴属性的表现,形成了留守经历者心理精神行为障碍易感性的基础。
作者:巫鑫辉;李娜;岳广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哈孝贤老师认为其病因病机多由素体不足,外感风寒湿热,内伤饮食,或房事不节,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有形之邪凝聚胞宫,日久渐积而成。哈孝贤老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原则,也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根本原则。望闻问切,详审细参,对症下药,自收良效。万不可一见肌瘤之病,即强攻猛伐,忘却中医辨证论治之根本。同时,因子宫肌瘤终是本虚标实之病,除辨证论治之根本外,还应病证结合。哈孝贤老师力主子宫肌瘤的治疗分两步,首先以汤剂为先锋,强力荡涤及增益,衰邪大半后再用丸剂为主力缓慢收功,哈孝贤老师常用自制“肌瘤丸”,但哈老师认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毕竟有限,必要时仍需手术治疗。
作者:谷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中医科和内分泌科的110例 T2DM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中药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症状改善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效率、FBG、2 h PG、HbA1c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葛根芩连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 T2DM 湿热证患者血糖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相关。
作者:冯新格;严育忠;曾艺鹏;郭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与生活因素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老年体质调查量表,收集555名北京地区三家医院脑卒中患者相关生活因素及体质评分,分析体质分布特点,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常见偏颇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整理数据,进入数据集的病例合计489例,其中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热质为常见体质,而气郁质、阳虚质为少见体质。中风患者超重为多见,在超重患者中居前三位的体质分别为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Logisitic 回归显示气虚质与体重指数(BMI)相关(OR =1.091,95% CI =1.028~1.157),痰热质与年龄(OR =0.966,95% CI =0.943~0.989)、BMI(OR =0.919,95% CI =0.850~0.994)相关。以年龄分层,中年人气虚质和痰热质均与 BMI 相关,其 OR 分别为1.199(95% CI =1.059~1.356)、0.859(95% CI =0.746~0.990);老年人中痰湿质与饮酒(OR =1.878,95% CI =1.032~3.416)相关。结论年龄、BMI、饮酒与部分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分别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未病先防。
作者:胡彦群;张雪;张静毅;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痰湿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痰湿型青春期 PCOS 患者的临床生化表现差异,探讨痰湿型青春期 PCOS 的临床特征,为青春期 PCOS 痰湿证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6例青春期 PCOS 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痰湿型青春期 PCOS 组(简称痰湿型组,58例)、非痰湿型青春期 PCOS 组(简称非痰湿型组,38例)。分析和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及生化各项指标。结果痰湿型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 ﹤0.05);痰湿型组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著低于非痰湿型组,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水平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0.05);痰湿型组患者载脂蛋白 A(APOA)、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显著低于非痰湿型组( P ﹤0.05);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 HDL、TG/ HDL、LDL/ HDL、载脂蛋白 B(APOB)及 APOB/ APOA 均显著高于非痰湿型组(P ﹤0.05)。分析痰湿证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痰湿证与 SHBG、HDL、APOA 呈负相关(P ﹤0.05),与 BMI、腰臀比、FAI、HOMA - IR、TC、TG、LDL、TC/ HDL、APOB、APOB/ APOA 呈正相关( P ﹤0.05)。结论痰湿型青春期 PCOS 患者多腹型肥胖,较非痰湿型患者存在严重 IR,具有 SHBG 显著性降低、脂代谢紊乱的特点,临床应注重痰湿型青春期 PCOS 患者 IR 和血脂的筛查。
作者:刘颖华;侯丽辉;夏翠翠;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联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情感和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180例 PSD 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四逆散联合音乐疗法组(中音联合组,64例),加味四逆散治疗组(中医对照组,62例),常规西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54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西医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单使用西药氟西汀;中医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四逆散;中音联合组在中医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类型选择音乐。三组患者共治疗8周后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变化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第4周和第8周后,HAMD 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ADL 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而 NIHSS 评分仅在第8周显著降低(P ﹤0.05)。治疗第4周,中音联合组的 HAMD 和 ADL 评分与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治疗第8周,中音联合组的 HAMD 和 NIHSS 评分分别显著低于中医对照组和西医对照组(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音乐疗法对 PSD 的情感和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单用中西医治疗。
作者:梁迪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方式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防风汤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 House - Brackmann(H - 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H - B 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周观察组 H - B 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第4周、第6周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方式疗效更加显著,可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缓解症状及体征,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贾莹梅;高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的非编码 RNA,其通过与靶基因3'非编码区的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于单核巨噬细胞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miRNA 与 A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对炎症反应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文章综述了 miRNA 对 AS 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及相关中药的干预作用,旨在为 AS 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敏;段练;高嘉良;王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型胃炎(CAG)中对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型 CAG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治疗组采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汤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对比评价,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临床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Ki -67及 B 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 -2)表达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能够显著改善 CAG 患者临床症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 PKP 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单纯 PKP 组(A 组)和 PKP 结合过伸复位组(B组)。A 组单纯采用 PKP 治疗,B 组首先进行肢体的过伸复位然后再行 PKP。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 B 组因 PKP 前需对患者骨折椎体进行过伸复位,所以手术时间要长于 A 组,B 组骨水泥注入量要多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恢复,Cobb 角显著改善,VAS评分显著下降,B 组均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P 结合过伸复位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骨折椎体稳定性、减小穿刺和骨水泥注入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更好地使得脊柱生物力学再平衡、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
作者:赵毅;柳根哲;彭亚;孙佩宇;祝永刚;雷仲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 -3)抑制剂 SB216763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睾酮(T)分泌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ET)治疗的20例不孕妇女按发病原因分为三组,其中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及男方因素的非 PCOS 患者8例为对照组,PCOS 不孕患者12例平均分为 PCOS 组和 GSK -3β抑制剂组,每组6例。对照组及 PCOS组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48 h,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雌二醇(E2)、孕酮(P)、T 的水平。GSK -3β抑制剂组用浓度为5、10、25、50、100μmol/ L 的 GSK -3β抑制剂 SB216763对体外培养的 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进行干预,后继续培养48 h,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 E2、P、T 的水平。结果(1)PCOS 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卵巢颗粒细胞中 T 分泌明显升高(P ﹤0.01),而 P 和 E2的表达变化不大(P ﹥0.05)。(2)GSK -3β抑制剂组 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 GSK -3β抑制剂 SB216763作用后,与 PCOS 组相比,T 平明显下降(P ﹤0.05)。(3)GSK -3β抑制剂 SB216763浓度为5μmol/ L 时对 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 T 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P ﹤0.01)。结论 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 T 分泌异常增高,GSK -3β抑制剂 SB216763能够抑制其 T 的过多分泌。
作者:桑敏;张跃辉;吴效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方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门诊60例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逍遥散加味方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两组干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SIt 明显增多,BUT 延长,FL 积分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05),说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能明显改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泪膜功能,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作者:包银兰;刘静;李成武;胡爱华;王颖;马东梅;李青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 LDH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推拿治疗,在腰部给予脉冲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患者疼痛分级及腰椎恢复情况,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白细胞介素6(IL -6)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治愈率显著提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周 TNF -α、IL -1、IL -6及 CGRP 表达水平及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均显著提高,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 LDH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抑制炎症、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华;李刚;李阳;常思雨;欧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期刊。我刊重点特色栏目《海外中医药动态》主要关注并报道国外中医药医疗保健、国外中医药教育、国外中医药学术活动与科学研究、国外中药生产与贸易、国外中医药管理与立法等方面的动态,以及中医文献在海外的流传、研究情况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Barrett 食管(BE)是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异生为柱状上皮的病理现象,如伴有肠上皮化生,则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于 BE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 BE 的发生与食管抗反流屏障障碍、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低下及胃排空延迟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以应用抑酸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为主要手段,但疗程较长,并且疗效不尽如人意。随着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的改变,以及胃镜检查技术的发展普及,BE 的检出率逐年增高。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由于部分 BE 病例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潜能,对于 BE 的诊治愈来愈被临床所重视。近年来,对 BE 的中医药诊治屡见报端。文章介绍了白长川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 BE 的经验体会,并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相契合的角度对 BE 的发病机理、诊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李翌萌;阎超;白长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疏经方中药熏洗对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方法,将85例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期遗留腕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活血疏经类中药熏洗并配合关节活动训练,对照组患者外用扶他林并配合关节活动训练。治疗14 d 后评价两组患者患肢腕关节活动度、Mayo 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及 Mayo 腕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尤其腕关节掌屈、背伸及旋前活动改善更加明显。结论活血疏经方中药熏洗联合关节活动训练能促进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恢复,改善患肢腕关节活动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张朝仁;邓友章;常振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医医案临证思维训练系统是一个基于古代医案的在线学习系统。本系统主要使用WAMP 集成开发工具,在 Windows7环境下,搭建基于 Apache + MySQL + PHP 的集成环境。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思维训练模块、在线答疑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系统使用者通过系统中医案提供的信息进行辨证思考,填写出自己诊断方案,之后与原文进行对比,从而训练系统使用者的中医临证思维。
作者:祝远远;刘更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吴山教授治疗筋伤病注重筋骨力学平衡理论的运用,他认为手法治疗慢性脊柱筋骨病损核心在于“调控动态压迫,恢复筋骨力学平衡”,在正骨手法临床运用方面强调筋与骨的特性,做到关节快扳和慢扳技术相结合。认识到“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对正确把握好正骨手法动力学参数及对正骨手法教学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将现代解剖学、神经病学、生物力学、运动康复学的理论运用到正骨推拿手法的科学研究中,治疗常见筋伤疾病具有特色手法,如侧卧踩跷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后伸定点踩跷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范志勇;李黎;郭汝松;何秋茂;谢美凤;蓝石坚;黄国钦;赵家友;林嘉杰;吴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