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工业豆渣脱腥方法分析

庞彧娟;宋茜;王春梅

关键词:
摘要:豆渣是发酵豆制品的副产物,以往常被当作垃圾处理,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再利用,但豆渣的腥味涩味却是它再利用的难点,本文利用碱法和微波法处理豆渣,以达到脱腥的目的.经微波法处理后,和成熟产品相比,膳食纤维含量基本持平,脂肪含量较高,但不影响口味及功能性.从工艺角度上看,微波法处理无需预处理,将鲜豆渣直接铺入微波设备中,烘干后粉碎过筛即可,需消耗电能,无副产品产出.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兵团农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农产品市场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本文结合兵团农产品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成因和对兵团农产品交易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降低兵团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作者:陆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的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食品的检验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确保食品检验准确性,才能给人们的安全饮食提供保障.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强食品的质量,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刻不容缓.然而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很难得到控制,导致食品安全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食品检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和分析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探究控制策略,提高食品的检验准确性,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作者:林铿;徐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论及酒文化,探讨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详细地分析葡萄酒产地时,有一些仪器必不可少,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受分析,其中包括对葡萄酒的香味、澄清度、颜色、风格个性等的评价,从而了解到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器官的影响.

    作者:张荣;王巧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而加强食品安全分析,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现代食品分析过程中,为使其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应有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而提升食品分析质量和水平,为保证食品安全提供更好支持.

    作者:杨永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槟榔安全性简析

    槟榔是我国海南省第一大热作经济产物,可以食用亦可药用.几年来,对槟榔的安全性有很多不同说法,因此,笔者介绍了槟榔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流行病学调查、作用机制及槟榔急性毒性研究,以期全方位解读槟榔安全性问题,并为进一步研发槟榔产品奠定基础.

    作者:张岩松;许启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蛎中牛磺酸含量

    牛磺酸是中药牛黄的重要成分,其生物学价值较高,海洋生物牡蛎中丰富牛磺酸成分.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牡蛎中牛磺酸样品的提取测定,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测定其中的牛磺酸含量.通过实验测定证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牡蛎牛磺酸含量中具有良好专属性,对牛黄酸含量测定灵敏度高度,能精确测定牡蛎中其具体含量值.在今后实验测定中可积极推广.

    作者:王海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国人爱吃的洋水果

    随着国内外贸易越来越频繁,物流配送越来越迅速,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食品都有可能成为世界食品.中国人爱吃,世人皆知,在中国吃货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迅速进入国人餐桌,从小众特色食品成为大众食品.中国的中产阶级不但数量在不断增多,而且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日常的水果消费,他们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为生产供应商创造了新的机会,也重塑了全球消费格局.

    作者:北京商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法的应用

    食品是人们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关注的重点.但在食物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食品中残留了许多微生物细菌,这些细菌用肉眼看不到,需采用显微镜镜检法或琼脂平板培养法进行检验.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应采用快速检测方法,以此提高检测效率.

    作者:陈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蛋羹的蒸制

    蛋羹是大众化菜肴,它营养丰富,鲜美适口,制作简单,营养丰富,鲜美适口,软嫩异常,易于消化,老少咸宜.蛋羹虽然制作简单,但要真正蒸好蛋羹并不容易,要做出质量上乘的蛋羹,要熟知蛋羹蒸制过程中产生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同时还有掌握好掌握用水量、掌握好加水温度、掌握好加水的温度、加热的火力、烹制的时间等事项.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管理的关系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根治问题却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监管部门的治理使该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每年仍有大量的食品不合格、食品中毒等事件频发,因此,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和采取有效额管控与防范措施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大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期加深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作者:王鹏;李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鸡胸壳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鸡饲养场的数量众多,且宰鸡场也在逐渐增加,鸡肉制作的休闲食品种类不在少数,但关于鸡胸壳的休闲食品的制作种类与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较少.虽然市场上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制作种类很少,但这不影响人们对鸡胸壳的休闲食品的喜欢.当前,市场上对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加工关键技术的不成熟,但鸡胸壳肉物美价廉,不论是肉的鲜美还是价格都非常合适,有着非常好的市场价值,因此对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鸡胸壳加工的关键技术.

    作者:魏景利;刘灵芝;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部分商家、组织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减少成本,不惜牺牲人们的健康来换取利益的大化,从而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往的食物检验办法难以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基因探针法、PCR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感应器等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已获得广泛的运用.这些检验技术都属于生物学范畴,利用生物技术检验食品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其主要优势在于检测结果十分准确,能准确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是其他检测技术所不能相比的,如超声波检测技术.但这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花费的时间较长,需要的工序也较多,投入成本较高,在具体使用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

    作者:刘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毛笋壳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工艺分析

    以毛笋壳粗纤维为原料,采用酸法处理制备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酸法制备毛笋壳微晶纤维素的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酸浓度3%,酸解温度65℃、作用时间40 min,该条件下微晶纤维素得率为63.07%,溶胀性为2.14,聚合度为123,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佳青;施伊蕾;鲍婷玮;金建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质量现状分析

    本文检测了全国240批次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重金属元素、胶囊壳中的铬、防腐剂、合成着色剂等.通过分析检测结果,总结出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质量现状,研究影响其质量和安全的重点问题,探讨保障我国辅助降血脂类保健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措施.

    作者:庞秀清;马莹;方灿;伍曦;邱红燕;赵丽;李泽夏琼;姚淙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先进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多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病原性微生物的侵入,这使微生物污染问题成为食品安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能迅速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性微生物,及时准确地帮助人们掌握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根本上达到监管食品卫生的目的.

    作者:王哲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知行合一敬天爱人 ——白象食品集团的人文情怀

    在距今8000年前,随着中原先民亲手培育的第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率先出现了古农业,如今,这里依旧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有着黄河般肤色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耕耘、创造,日月轮回,沧海桑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变执着、毅力、信念、使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黄河水日夜奔流,流不尽悠悠岁月,中原民谣唱古今,唱不够孜孜追求??

    作者:食品安全导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发酵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本文将酸奶或乳酸菌进行一定时长的发酵之后检测其中磷酸酯酶的活性及其对农药降解的程度,判断磷酸酯酶活性与农药降解促进作用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气相色谱条件本实验采用GC及FPD分析法作为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纯度为99%的氮气及氢气,流速分别为10mL/min和75 mL/min,助燃气为空气,且将流速定为10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10度,检测器温度为250度,其中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体积为1.0 mL.目标物质峰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作者:王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检验室样品流转管理概述

    食品实验室的样品管理贯穿整个食品检测工作,待检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接收、保存、流转、识别、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原始性,以保证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样品食品样品的采集工作,需由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检验机构共同完成,检测机构为食品抽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食品抽样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法规和抽样技能培训,现场抽样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抽样操作应规范,尽量采用随机方式,抽样过程不应影响所抽样质量.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工业豆渣脱腥方法分析

    豆渣是发酵豆制品的副产物,以往常被当作垃圾处理,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再利用,但豆渣的腥味涩味却是它再利用的难点,本文利用碱法和微波法处理豆渣,以达到脱腥的目的.经微波法处理后,和成熟产品相比,膳食纤维含量基本持平,脂肪含量较高,但不影响口味及功能性.从工艺角度上看,微波法处理无需预处理,将鲜豆渣直接铺入微波设备中,烘干后粉碎过筛即可,需消耗电能,无副产品产出.

    作者:庞彧娟;宋茜;王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食品相关产品检验工作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对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以此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水平.食品是人们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想要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就应做好食品质量的检验和控制,以此提高食品安全性.因此作为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应了解检测技术、设备以及检测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进而提高食品检测准确率,进而保证食品质量.

    作者:杨轶捷;张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