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0例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观察

董金辉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复发, 腹股沟疝
摘要: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TFH)治疗复发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5-06—2016-06收治的腹股沟疝复发患者100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修补术,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肠鸣音正常、 肛门首次通气、 初次进食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长,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2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效果确切.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探究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6-01—2017-02医治的88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资料,按不同的用药方案分成两组,给予常规方案医治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增添尼可地尔医治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比对两组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胸痛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血清学指标.结果 医治后研究组ST段压低大程度、总运动时间(0.50±0.09)mV、(540.23±83.11)s优于对照组的(0.91±0.27)mV、(478.89±74.92)s,胸痛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1.05±0.91)min、(9.20±1.01)次优于对照组的(1.82±1.09)min、(10.65±1.53)次,研究组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6.61±1.82)mg/L、(92.63±13.27)ng/L、(80.70±5.46)μmol/L优于对照组的(9.43±1.34)mg/L、(118.54±13.73)ng/L、(52.01±5.86)μmol/L(P<0.05).结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行尼可地尔医治可缩短胸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那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4排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60例周围型SCLC患者均为某院2016-01—12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普通平扫与横断位薄层图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普通平扫对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血管穿过征的显示明显低于薄层扫描,P<0.05;薄层扫描对血管聚拢、支气管改变、胸膜的显示率明显优于普通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薄层扫描能够较准确的分辨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结论 螺旋CT横断位薄层图像更有助于鉴别SCLC.

    作者:李铭;段成洲;王绍龙;张玉兴;张耀文;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方法 联合所选的120例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资料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综合比较两组资料治疗后的髋关节蛙位DR片、正侧位DR片、MRI片以及髋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不同方案的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检查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关节活动程度和疼痛感觉程度上两组患者都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症状的恢复要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益肾活骨汤治疗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能够加强坏死部位的血液灌注和坏死组织细胞的修复,对早期减压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有着很大改善作用.

    作者:薛文东;郑龙海;贺君杰;高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比较

    目的 研究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02—2016-02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解剖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锁定加压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和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结果 锁定加压组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95.65%明显高于传统解剖组的73.91%,P<0.05.锁定加压组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4.35%明显低于传统解剖组的26.09%,P<0.05.锁定加压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解剖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康复和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

    作者:王光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在隆胸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 芬太尼联合肿胀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择期隆胸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D组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芬太尼联合肿胀麻醉,C组复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肿胀麻醉.结果D组较C组患者丙泊酚和芬太尼用药量分别减少29.2%和28.5%,辅助呼吸次数、芬太尼诱导时呛咳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高,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芬太尼联合肿胀麻醉用于隆胸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君;王丽芸;杜红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景观疗养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康复治疗中实施以景观疗养为主的综合护理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12—2016-12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68例.68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以景观疗养为主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变化情况和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以景观疗养为主的综合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血糖,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裴金雪;张微;周爽;龙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预后

    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02—2017-02收治的106例AD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rh-BNP治疗作对照组(53例),rh-BNP、托伐普坦联合治疗作研究组(53例),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24 h尿量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DD、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水平及24 h尿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再入院率为11.32%,与对照组26.42%相比显著低(P<0.05).结论 ADHF患者应用rh-BNP与托伐普坦联合治疗有助于疗效提升.

    作者:李美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行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的可行性

    目的 探究分析中间入路和外侧入路在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4-06—2016-06期间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外侧入路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间入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7.12±9.48)min、切口长度(4.91±0.34)cm及手术出血量(23.32±4.32)mL均优于对照组的(86.85±10.12)min、(6.52±1.01)cm、(48.52±9.86)mL(t值分别为9.32、6.39、6.01,P均<0.05).结论 中间入路法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徐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其预后评估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先糖皮质激素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评价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73.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用药,预后较好.

    作者:时祥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药配合激光治疗轻、中、重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药配合激光治疗轻、中、重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激光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药配合激光治疗轻、中、重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金鑫;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15-01—2016-12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均经超声常规扫查、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病理结果比较,弹性成像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82.6%(19/23),超声造影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87.0%(20/23),联合诊断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为95.7%(22/23),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单纯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82.9%(19/23),特异性92.9%(92/99),超声造影检测结果提示,恶性患者以短线型血管形态较为多见,而良性病变者以点状型较为多见,良、恶性病灶间比较,P<0.05或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准确率较高.

    作者:吴帮发;张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在胸外科肿瘤患者术后合并急性DHF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胸外科肿瘤患者术后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衰(D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42例胸外科肿瘤手术术后急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12μg/(kg·min)泵入15 min后,改为0.5μg/(kg·min)持续泵入24 h.观察患者术后72 h内循环及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V、LVEF水平较高于对照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应用于胸外科肿瘤术后合并急性DHF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许小伟;胡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597名深圳市退休老年人孤独情绪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退休老年人孤独的发生状况,探讨孤独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是某疗养机构的597名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使用UCLA孤独量表调查老年人孤独的发生状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业余爱好、社交活动、居住情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信息由问卷调查获得.孤独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UCLA的平均得分为30.30(标准差为8.52,范围:20~59).在597名老人中,523人(87.6%)有轻中度孤独感.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04,95%CI:1.20~3.46)、老龄(OR=1.06,95%CI:0.93~1.65,1岁增加)、 慢性疾病(OR=1.23,95%CI:1.01~1.95,1个增加)、 独居(OR=2.66,95%CI:0.34~21.38)、缺乏社会活动(OR=2.07,95%CI:1.16~3.69)和低学历(OR=1.69,95%CI:0.98~2.90)是孤独的危险因素.结论 退休老人的孤独情绪发生率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防治慢性病和避免独居有助于减少孤独的发生,制定孤独预防策略还需考虑学历和性别差异.

    作者:黄海蓉;张素珍;陈晓峰;孙仕强;方媛;郭奕美;黄骏庭;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诊断的表现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某院2013-03—2016-03收治的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确为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5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并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有15例为良性病变(30.0%),35例为恶性病变(70.0%).5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中有37例表现为片状的低回声区(74.0%),11例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22.0%),剩余2例表现为簇状散在的微钙化(4.0%).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74.0%,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64.3%.结论 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具有高敏感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以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或微钙化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其他检查方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作者:刘思雨;牛万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与高血脂相互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 探讨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高血脂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测定367例体检者的年龄,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脂组的血压也高于正常血脂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健康体检的结果中,如果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出现其一,就会提高发生另一者的潜在危险性.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亚低温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亚低温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01—2016-06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优,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尹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与百令胶囊联合用药方案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与百令胶囊联合用药方案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6-01—2017-0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与百令胶囊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指标测定结果、血脂、血压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BP、DBP、TC、T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采用前列地尔与百令胶囊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且有效改善了患者血脂及血压的情况,还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良恶性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 探究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良恶性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5-03—2016-04收治的76例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结果 病理结果:26例乳头状癌,11例滤泡性癌,1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恶性淋巴瘤,8例腺瘤,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炎性结节;超声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83.1%、76.4%、80.1%.结论 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良恶性超声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刘苏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苯三酚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母体、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妇产科住院待产、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后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80 mg缓慢静脉推注,对照组不予药物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产程时限、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剖宫产率以及母婴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活跃期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限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宫口扩张速度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2 h小时出血量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规范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能缩短产程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颖;孟凡杰;高伟;白华;贾亚楠;纪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小儿鼾症患儿行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14-05—2016-05收治的鼾症患儿病例10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扁桃体摘除术联合腺样体常规切除术.给予观察组患儿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0%(4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手术损伤小、术野清晰、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短,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石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