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郭焰
蜡样芽孢杆菌为需氧型革兰阳性杆菌,在土壤、水、淀粉、乳制品等中分布广泛,人类误食引起食物中毒.一般由蜡样芽孢杆菌(Bc)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症状较温和且可自愈,但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少数Bc食物中毒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死.本文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蕲春县136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案例为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作者:谢来球;瞿丽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体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诚信、保护客户机密、文件控制、报告管理等质量管理要求,通过阐述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系统软件流程设计,建立从检测、审核、签发的检验检测报告分级审批程序,全程实行电子化监控,探索将质量管理要求植入到检验报告系统中.
作者:刘丽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二甲基甲酰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玻璃纤维滤膜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0.9994,检出限为10 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2%,标准偏差为1.83%,本方法处理简单、准确性高、快速稳定,适用于工业废水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测定.
作者:马芬丽;韩诗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粮食在长期的储存和保管中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势必会发生一些损耗,会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剖析粮食损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进一步实现降低粮食损耗、减少企业亏损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
作者:许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进而人们愈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此,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也备受相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就针对常见的几种现代生物技术,分析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并指出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白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近几年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为了更好促进现阶段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行业当中的发展问题进行简要的研究.就食品行业来说,食品质量问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高娟;蒋惠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使用水分测定仪检验监测粮食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包括水分测定仪的放置环境、水分测定仪的校正、温差的调整、接受检验样品的制备和自然降落等.只有严格遵照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常见测量仪工作原理和分类,并归纳测量仪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期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粮食水分测量仪,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虾中喹烯酮含量.试验表明:在0.5~10 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8;检出限为0.1 mg/kg;回收率为83.7%~97.6%,RSD为2.3%~4.6%.
作者:陈德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近几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了人们对我国当前食物安全的不信任和恐慌.由此可见我国一部分企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如果不及时纠正,极易引起整个社会的不满.但如果严守食品检测关,很多问题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因此,必须加强食品的检测工作.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为烹饪过程中常使用的技法,面点炸熟法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熟油能传热的特性将食物烹饪炸熟.也就是说,正因为有面点炸熟法的出现,才有了当今社会诸多的煎炸食品.本文以面点炸熟法的主要原理为出发点,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类举例部分经典中式面点,归纳出相应的面点炸熟技法和在炸制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供烹饪者参考.
作者:赵亚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粤菜拥有丰富多彩的烹饪技法,其中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在西式快餐中的运用为广泛,在中式烹饪中的应用也非常多,制作出来的菜品风味独特、回味悠长.拉油炒烹饪技法是一代又一代厨师们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的智慧结晶.
作者:熊昌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召回制度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食品安全起关键作用.我国食品召回制度起步较晚,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食品召回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但该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有效落实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完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加快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和违法责任,加强社会监督的透明度.
作者:任佳瑜;高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食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食品的安全问题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但近些年食品的安全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本文主要讨论目前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提高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和探讨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计量检验中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计量器具的合理选用、检验样本量的抽取和计量检验结论的评判等,并阐述检验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提高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志敏;张喜萍;吴福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硒(Se)和钼(Mo)的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后,经赶酸处理后,直接采用78Se、98Mo进行分析.选用72Ge、115In等元素作为内标混合液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检出限硒为1.8μg/kg.采用国家标准物质扇贝(GBW10024)和紫菜(GBW10023)方法验证比较,测定值均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水产品中硒和钼的同时检测.
作者:孟令兵;谢景千;张秦蕾;鲍奋强;吴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逐渐提升,在葡萄酒领域,葡萄酒及软木塞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TCA是主要污染物质.对葡萄酒及软木塞中TCA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近年来TCA检测领域有了较大进展,各种检测分析方法层出不穷,在我国葡萄酒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总结和对比TCA检测分析方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来为相关葡萄酒及软木塞中TCA检测分析实践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葡萄酒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作者:林博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了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方法选用正确的样品预处理方法.食品理化检验前必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根据检验项目和取样量的不同,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湿消化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应用比较多,并且被广大检验工作者所熟悉.各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下面采用微波消解法检验食品中总砷含量,以及列举食品理化检验所常用的三种样品预处理方法.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包括农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商品学等多门学科.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提出了转型的要求,本文在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探讨适应吉林地方经济的食品原料学的教学方法.
作者:侯丽丽;张一;王维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前,赖氨酸的国家检测标准为NY 39-1987和GB 1903.1-2015,所采用的方法是价格昂贵的非水滴定法,笔者探索出两种普通滴定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和甲醛加入滴定方法,与两种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腐蚀、成本低廉的特点.
作者:黄钊;赵壮志;姚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央厨房的发展促进了餐饮的标准化、规模化,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需求.真空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清洁的冷却技术,成为中央厨房冷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厨房食物的冷却标准要求,以及真空冷却技术在中央厨房冷链系统的应用情况.针对技术应用上的不足,目前也有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良方式.
作者:张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