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婧姝;廉永昕;赵宁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总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结果 通过对患者及时耐心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减少耗氧量,避免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作者:张媛;张春媛;刘彬;潘迪;常红;张桐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因感染导致的老年患者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154例老年CH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结果 老年患者CHF存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脑出血后误吸等基础疾病;老年CHF加重诱因大多是呼吸道感染;老年CHF的治疗在常规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肺部感染导致老年CHF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老年CHF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洪敬党;李淮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2011-06-15来我院就诊.近5年来反复上腹痛、饥饿痛明显,无明显腹胀、呕吐等其他症状,口服奥美拉唑有效.胆囊切除术后5年.查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钡餐X线片显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先口服产气粉,然后口服钡剂边观察边摄片,钡水比例1∶1):食道通畅,食道黏膜显示规整;胃黏膜增粗,走形欠规整,未见龛影;十二指肠球部呈激惹征,球体明显缩小,充盈不佳,边缘不规整;十二指肠降部壶腹部下方明显变细变窄,长约3cm,窄处约0.35cm;食道黏膜较乱,蠕动较僵直,无明显充盈缺损;钡剂局部受阻经大乳头胆总管入口逆行进入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呈“树杈状”改变;胆总管明显增宽,宽处约1.6cm.
作者:周华高;曹姣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正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传统的糖尿病治疗策略为: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用药、自我监测和糖尿病教育[1].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预防并发症一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概念,同时这一理念也被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所采纳[2].
作者:崔玮娜;刘翠宏;张洪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原发病发生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我科于2011-02-03收治1例因胆囊切除、T型管引流术后感染导致MODS的患者,经过血液净化、纠正酸中毒、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雅宁;张亚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通气治疗指导、营养疗法等综合干预.结果 90例患者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86例(95.56%)症状好转,心率、呼吸频率减慢,P(O2)升高,P(CO2)下降,4例(4.44%)行有创机械通气,8例(8.89%)发生面部压疮.结论 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的机会.
作者:刘新茹;贾红光;安立红;唐雪梅;陈桂芝;王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40岁以上飞行员体重指数(BMI)与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做好体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疗养期间检查血脂和肝脏彩超,诊断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按不同BMI分组,比较各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患病率差异.结果 233名40岁以上飞行员BMI正常占54.1%,超重占39.1%,肥胖占6.9%;各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9%、31.9%、43.8%;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0.3%、27.5%、43.8%.结论 40岁以上飞行员体质量超重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患病率呈正相关,提示应加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以防治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作者:邓志宏;张启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留置导管穿刺硬化与传统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4年住院的94例病人,其中27例采用传统穿刺硬化治疗,其余67例采用留置导管穿刺硬化治疗.结果 27例采用传统穿刺硬化治疗的患者6个月后有6人出现复发;67例采用留置导管穿刺硬化治疗的患者6个月后有3人出现复发,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留置导管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可以有效地抽出残留囊液,使囊壁闭合充分,从而降低复发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佳、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孙铁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无论哪种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都会逐渐衰弱,近年来国内引进应用的胰岛素泵即是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1],是糖尿病治疗中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施俊;邓燕妮;张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人造血管因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已成为体内持久强度的代用品.为了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保护好人造血管是康复训练有效进行的关键.我科于2012-03-01收治1例挤压伤后行人造血管置换术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花;闫玮娟;叶和英;陈哓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疗养院的中心任务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以疗养员为中心”,为疗养员提供优质服务.疗养员对疗养服务的满意度是评价疗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 满意度调查笔者以2009-2011年的2000份疗案里由疗养员疗养期间填写的2000份“疗养服务质量评价表”为依据,对近几年来疗养员对我院疗养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鞠惠;张凤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旨在提高护理工作者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认识,分析NS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认定其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兰;张丽娟;张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对胃肠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了解到消化系统用药目前分为七大类,分别为促消化药、抗酸药、H2受体阻断剂、胃质子泵抑制药、黏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杆菌药、促胃肠动力药.如何正确使用消化系统药物,准确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是我们药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巩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去过北京小汤山疗养院的疗养界的同仁们都有一种感受,就是被该院开展的中华传统药膳所吸引,虽然从清朝开展至今历经曲折,但疗养院仍然在疗养保健中开展药膳,进一步拓展药膳食疗养生保健、防病治未病作用,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从而传承了中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笔者在该院和几个专家经过多次学习和探讨,在此将学习体会和思考与大家交流.
作者:徐莉;杨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更好地做好卫勤保障工作,提高战斗力,我们对2010-2011年间来我院健康疗养并进行年度体检的特勤人员的视力状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10-06—2011-12来我院健康疗养并进行年度体检的特勤人员,共1271人,均为男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3.84±8.28)岁.其中飞行员658人;领航员、通信员、空中机械师等人员211人;空中战勤人员53人;潜艇艇员和潜水员349人.
作者:韩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本研究尝试使用自制的机械通气患者舒适需求调查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寻找佳舒适护理模式及评估方法.方法 选择11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自制的机械通气患者舒适需求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痛需求居生理需求首位,沟通需求占心理需求较大比例,普遍重视社会及灵性需求.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舒适护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过程中一种大胆而系统的思维模式必然对拓展学科领域,深入专业研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胡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不足.失眠症是成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的下降造成了老年人日间生活功能的缺陷,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质量,如何解决好老年人失眠的问题应引起重视.1 老年失眠症的发病原因1.1 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脑部神经细胞的衰老和减少,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就会自然减少,这是人体正常老化的表现.
作者:莫宗琪;鞠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提升全院的护理质量,更好地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方法 在护理部指导下,护士长在夜间段轮流不定时去各临床科室检查、督促、指导护理工作,了解各科室夜班护士的履职尽责情况,纠正存在的不足,解决亟需处理的护理问题.结果 提升了疗养院夜间段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业务水平;促进了科室间的互相理解、联系和学习,增进了全院护理队伍的凝聚力;疗养员、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9%以上.结论 疗养院实施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有利于提高疗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荟;张艳;田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左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LVFT)是指左心室内除正常连接乳头肌和左房室瓣叶的腱索以外的纤维条索结构,属于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又称左心室条束,1893年Turner首次在尸解中发现并报道[1].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因此,此种结构仅在尸检中发现.1981年Nishimura等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所见[2].自从超声检查问世后,特别是二维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以来,对此结构的生前诊断有了依据,并发现它与临床某些表现,如心律失常、杂音等有一定联系.2011年11月一名飞行员来我院疗养,诊断左室假腱索,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马罕;王洪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一些经颅多普勒(TCD)操作医生常常认为血流速度减低就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并以此来为病人解释病情.一些TCD文章甚至也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一词[1-2].脑动脉供血不足作为TCD诊断,在一些基层医院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深信不疑.作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发现,脑动脉供血不足不应作为TCD诊断术语.
作者:张彬;宗永学;尤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