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远;钱悦;吴艳;朱里;黄长征;涂亚庭
目的: 检测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ATF2)和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和皮肤纤维瘤(DF)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ATF2和p-STAT3分别在15例DFSP和18例DF皮损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在15例DFSP中,分别有13例和14例高表达p-ATF2和p-STAT3.而在18例DF中,分别有8例和6例表达p-ATF2和p-STAT3.DFSP中p-ATF2和p-STAT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DF中的表达(P<0.05).在DFSP中,p-ATF2与p-STAT3阳性表达呈高度相关性(r=0.63,P<0.05).结论: p-ATF2和p-STAT3在DFSP中呈高表达,提示它们在DFSP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思远;钱悦;吴艳;朱里;黄长征;涂亚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对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氟康唑(商品名:帅克风,河南帅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娇媛;曾媚;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将细菌疫苗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已取得多方面的进展,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能在专职吞噬细胞和非专职吞噬细胞内生存繁殖,可同时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外源性肿瘤特异性抗原导入减毒LM,可以显著诱导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是非常有效的疫苗载体.文章主要从具有胞内菌特殊优势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性、做为抗肿瘤疫苗载体的优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作者:蒋苹;钱悦;冯爱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难以根治.1参芪片系由人参、黄芪、鹿角、热地黄、枸杞子等中药组成,人参皂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明显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2黄芪不仅能增加小鼠抗体生成器官脾脏的重量、脾细胞数及抗体反应,还能完全对抗甲泼尼松龙所致的脾脏、胸腺及肠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显著萎缩及外周白细胞的减少,促进抗体生成,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γ, 提高溶血素抗体的水平.
作者:徐超;徐鹏;栗玉珍;马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isseminated Superfical Actinic Porokerato sis,DSAP) 是一组慢性进行性遗传性皮肤病,因其皮疹广泛分布于曝光部位,发疹与日光曝晒有明显关系,皮损浅表呈角化性环状斑块而得名,其家系报道较为罕见.现将作者所见一家系12例报道如下.
作者:类振;魏国;史永俭;张春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检测Wnt1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在3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以26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作为对照.基底细胞癌皮损中Wnt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Wnt1表达增强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康瑞花;张胜逆;李美洲;高顺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高流行区曾接受过麻风血清学抗体检测的人群和病人家属,观察该人群的麻风发病情况.方法: 1991-1994年每年对监测人群采取血清学随访,并监测新发病人.2008年对病人家属和村庄人群筛查,确认发病情况.结果: 对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和广南县的6个自然村共1632自然人群以及两县1985-1990年发病的112例麻风患者的家属723人监测18年,分别发现12例新病人,自然人群和病人家属发病率分别为0.74%和1.7%.在研究的6个村庄中,原亚临床感染率高的村庄发病率不高,而原亚临床感染率中等的一个村庄连续发现9例患者.结论: 麻风亚临床感染程度和发病不平行,麻风单次抗体检测对发现病人的作用价值不大,如何及时发现新发病人仍有待探讨.
作者:沈建平;李文忠;周敏;杨荣德;陆世学;王娟;徐光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科于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应用丹参酮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的患者,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7~65岁,平均15岁;病程2~13天,平均7天.对照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8~63岁,平均14岁;病程3~15天,平均7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均有可比性.
作者:姚宏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9岁,学生,先天性耳聋.7年前双手指间关节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斑块,结节,无痛痒.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其母亲代诉患儿服用钙剂后斑块曾缩小,但未完全消退.近来,双足趾间关节也出现上述类似皮损,双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皮肤也出现肥厚性皮损.既往体健,患先天性耳聋,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吴秀娟;蒋建华;普雄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asis, VVC)是发生于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5%~10%的患者则会在一次发作之后逐渐发展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asis,RVVC)(每年至少发作3次以上).1为探讨RVVC菌种构成和耐药与复发的关系,我科对78株RVVC念珠菌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燕燕;孙世宏;刘正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左颊肿物伴瘙痒3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可疑蚊虫叮咬史.否认系统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颊部可见一紫红色直径0.8cm大小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质硬,有浸润感.
作者:郭金竹;张倩;姜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他克莫司是一种非甾体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外用他克莫司软膏,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和成人的特应性皮炎已被多篇报道阐述,1-3其安全性已被普遍认同.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使用0.1%他克莫司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此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党宏;李晓杰;应作霖;陈玲娣;孙越;郑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83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1组27例,对照2组26例.治疗组采用白芍总苷1.8 g/d联合咪唑斯汀10 mg/d治疗;对照1组只用咪唑斯汀10 mg/d治疗;对照2组只用白芍总苷1.8 g/d治疗.3组均在7、14、21、28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1组有效率81.5%;对照2组有效率65.4%.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李黎;王春梅;刘冰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对停药后1年随访资料的分析,初步观察统一联合化疗(U-MDT)的疗效和复发率等,评价进一步缩短麻风联合化疗疗程的可能性.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共计166例患者参加治疗,至1年随访时因各种原因共25例退出观察.完成1年随访141例,其中临床证实复发1例(0.7%);随访期间发现新发麻风反应14例(9.9%),其中出现新发2级畸残1例(0.7%).停药后皮损症状仍逐渐缓解,细菌指数较疗前继续下降.目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数据对U-MDT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作者:周敏;牟鸿江;包夏;杨荣德;王娟;沈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抗组胺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值,分析其与抗组胺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治疗无效组CD3+T细胞、CD8+T细胞构成比低于治疗显效组(P<0.05),CD4+/CD8+比值高于治疗显效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治疗效果可能与CD8+T细胞增高有关.
作者:李润祥;梁碧华;龚业青;肖常青;李振洁;黄振明;朱慧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色素性荨麻疹又称斑丘疹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多在幼儿和青春期发病,成人发病不常见.c-kit基因突变是多数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病因,1本文报道临床所见1例典型成人色素性荨麻疹.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全身褐色斑丘疹5年就诊,5年前患者躯干出现数处淡红色圆形斑疹,缓慢增多,颜色逐渐转变为红褐色,后蔓延至颜面和四肢.皮损不能自行消失,无明显自觉症状.
作者:党育平;赵广;袁小英;李东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283例花斑糠疹门诊患者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晗;郑孟林;叶玉光;戴海东;陈志文;林小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TNF-α、IFN-γ诱导HaCaT细胞β-防御素的表达.方法: 用TNF-α、IFN-γ、TNF-α加IFN-γ干预HaCaT细胞后,RT-RCR方法检测hBD-2 mRNA、hBD-3 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2 mRNA、hBD-3 mRNA,IFN-γ干预组HaCaT细胞中hBD-3 mRNA表达增高(P<0.05),干预12 h时的表达量高于干预24 h时的表达量;TNF-α与IFN-γ联合干预HaCaT细胞12 h时,hBD-2 mRNA、hBD-3 mRNA表达量高.结论: TNF-α能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hBD-2和hBD-3,而IFN-γ仅能诱导产生hBD-3.
作者:张瑞芳;甄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与朝鲜、俄罗斯相邻,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人口218万,有汉、朝、满、回、蒙等10多个民族,其中朝鲜族占8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37%.
作者:朴大吉;金光;郑明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6例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病临床皮损为多形性,初为水肿性丘疹及小结节为主,逐渐有部分丘疹中心坏死、结痂.组织病理:见真皮浅、中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多呈楔形分布,部分异形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色淡、胞浆淡染,部分细胞核深染且大小不一,可见核分裂相.根据不典型细胞的形态,淋巴瘤样丘疹病可分A、B、C三个亚型.6例Lyp中倾向于A型5例,B型1例,未见C型.免疫组化均显示CD30+、CD45RO+、CD20-.应用小剂量泼尼松等药物治疗,6例均治愈.Lyp临床上易误诊,需借助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予以确诊.并应与皮肤淋巴瘤相鉴别,注意随访.
作者:张艳芳;周桂芝;卢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