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刘焱
笔者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运用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并与维A酸乳膏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勇;盛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时间生物学是一门新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生理活动周期的理论和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证实皮肤的生理学特征存在节律性变化,在皮肤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时间生物学也有应用的意义.时间生物学的发展将推动医学的进步.
作者:文翔;蒋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综述了一些包括生物学制剂在内的,较新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疗效.虽然这些方法和药物目前仍无法根治银屑病,但它们为银屑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
作者:王俊;季必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龟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龟头的现象.由于包皮垢的积聚,易导致感染.包皮垢和炎症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阴茎癌的发生.本文报道我科5年来确诊的7例病例.
作者:潘付堂;朱学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1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I组和对照II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胸腺五肽、盐酸依匹斯汀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桂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I组给予盐酸依匹斯汀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桂利嗪片联合治疗;对照II组单纯给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I组和对照II组(χ2=12.67,P<0.01;χ2=28.19,P<0.01);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I组和对照II组(χ2=30.997,P<0.01;χ2=43.13,P<0.01).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明显提高了疗效,而且复发率极低.
作者:刘代红;孙明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仅在国内有少量报道.IL-10和IL-18是具有代表性的Th2、Th1型细胞因子,检测PR患者血清IL-10、IL-18表达水平对进一步明确PR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少萍;廖家;梁连辉;陈述文;岑魏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我国主要伤人水母的分布及毒素特点海洋中的水母已生存约6亿年,全世界共有1000多种,我国目前已发现400多种,常见水母有: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口冠海蜇、僧帽水母等.
作者:姜志高;刘卫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们根据PhotoGenica V激光可选择性光热原理作用于含有氧合血红蛋白的血管,治疗婴幼儿鲜红斑痣5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群;蓝丹;刘永斌;单云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面部雀斑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化学剥脱、电灼、皮肤磨削等方法都是非选择性作用于皮损部位,电离子和激光选择性强但有创面.不良反应发生率高.2004-2008年我们应用IPL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4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蕈样肉芽肿(MF)冰冻组织基因组DNA T细胞抗原受体(TCR)Vγ基因克隆性重排法对MF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一步法提取37例MF患者冰冻组织基因组DNA,用两套Vγ1-8/Jγ和Vγ9/Jγ基因重排的引物进行两次PCR扩增.结果: 在30例MF中Vγ1-8/Jγ引物检出420 bp条带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在28例MF中Vγ9/Jγ引物检出380 bp条带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同时出现Vγ1-8/Jγ和Vγ9/Jγ TCR-γ基因重排的有26例,阳性率为86.49%.结论: MF冰冻组织中T细胞受体γ基因的重排在诊断中简便快速、符合率较高;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郭英军;郭春芳;王雅坤;金光玉;赵玉铭;陈洪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远红外线称长波红外线,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作用迅速、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等特点.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将我们观察其在婴幼儿湿疹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丽;刘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们于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雷公藤联合多西环素治疗189例手部渗出性湿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戴向农;叶兴东;肖常青;罗静英;朱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痤疮后疤痕的防治是皮肤科的一个重大难题,疤痕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目前除痘疤的方法主要有果酸换肤、填充法、脉冲光、皮肤深层再生治疗、激光磨皮等,但上述方法多有很大的副作用,临床推广困难.
作者:钱婧;赵颖;魏品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了2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国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资料先证者:男,33岁.患者出生后不久指、趾甲增厚,颜色变黄,随年龄增长甲增厚加重.29岁时出现脱发,眉毛变稀疏,腋毛、阴毛渐脱落,平素出汗正常.体检:发育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楠;王震英;刘雯敏;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成人特应性皮炎(AD)临床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NB-UVB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4和IFN-γ的含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断.同时选10名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B-UVB治疗后血清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NB-UVB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B-UVB能影响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淑梅;刘海平;付洪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重大地震后某些皮肤病在幸存者中发病可能增加,例如直接创伤所致的物理性皮肤病、暴露毁坏基础设施和不卫生的生活状况所致的皮肤病及应激引起的皮肤病.救援人员同样暴露于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卫生状况恶劣的危险环境,救援工作过多接触各种污染物,以及处理毁坏基础设施造成皮肤磨损等,致使救援人员亦可能发生某些皮肤病.
作者:聂本勇;刘翠杰;刘洪普;李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选择6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荨麻疹患者单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44.4%,2项阳性率19.4%,3项阳性率5.6%,4项阳性率8.3%,总阳性率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以鸡蛋(50%)、虾(27.94%)、螃蟹(16.18%)、牛奶(13.24%)的阳性率较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食物特异性IgG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弘;刘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淋巴瘤,当其发生系统性播散时,部分患者可伴嗜血细胞综合征.本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屈园园;普雄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