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综合治疗

姜昱;雷立清;张艳彩;周颖;叶楠

关键词:慢性湿疹, 患者, 生活质量调查, 生活质量指数, 临床诊断标准, 问卷调查, 临床资料, 男女, 结果
摘要:我们对86例湿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年龄18~50岁,男女不限,符合慢性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凡士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凡士林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康复中心共收治由院外带入的压疮患者58例.

    作者:高静;殷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白癜风丸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白癜风丸治疗白癜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华;乔少华;耿文军;付吉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idiopathic eruptive macular pigmentation,IEMP)由Degos于1978年首次命名,1是一种以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对称性色素沉着斑为特征少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自Sanz de Galdeano等2于1996年建立了此疾病的诊断标准后,近年来陆续有关于该病的报道.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特点以及治疗等方面对其加以综述.

    作者:刘琬;常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甲紫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

    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甲紫溶液短时间作用于白念珠菌可降低菌株磷脂酶、蛋白酶活性和芽管生成率,从而降低白念珠菌毒力和致病性.

    作者:苏英;李春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氟伐他汀对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氟伐他汀对SS皮肤Fb的增殖及胶原的分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其治疗硬皮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钱革;周武;吴剑波;周武庆;王千秋;禹卉千;李振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汗渍性跖部红斑疼痛症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因双足跖部浸渍发白3天,红斑伴疼痛1天,于2007年9月1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天前运动后,双足多汗,鞋袜尽湿,出现双足跖浸渍发白,未注意,2天后足跖部呈水肿性红斑,并逐渐蔓延至多个足趾.自觉灼热胀痛,行走后疼痛加剧.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贾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药物超敏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23例药物超敏综合征(DHS)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23例患者均有发热、泛发性皮疹、白细胞升高,2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9例肝功能损害,2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10例见异型淋巴细胞.18例患者糖皮质激素1.5~2 mg/(kg·d)能控制病情,有异型淋巴细胞者加用更昔洛韦.DHS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除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酌情加用免疫球蛋白和更昔洛韦.

    作者:魏欣净;孙志坚;王红;宋亚丽;王震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相关性

    与静止期的PV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ASO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LR4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在PV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链球菌等诱发机体免疫应答有关.

    作者:罗权;林玲;李嘉彦;周欣;朱慧兰;何玉清;曾抗;张锡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NF-κB与皮肤病

    NF-κB是核转录因子中重要的蛋白家族,能与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特定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促进其转录和表达,NF-κB可以调控多种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的多种信号转导.

    作者:卢静静;刘贞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武汉及周边地区青少年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

    近两年研究发现,1,2儿童较中老年人群更易患食物不耐受.本实验研究的对象为0~18岁人群,旨在探讨该年龄组人群食物不耐受发病情况及分布规律,以更好地指导该敏感人群的日常饮食护理.

    作者:马玲;曹俊;董碧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48例系统性硬皮病的心脏损害分析

    回顾性分析48例系统性硬皮病(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SS患者的心脏损害.结果:48例SS患者中,临床有心脏损害19例(39.58%),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脏异常者分别19例(39.58%)、11例(22.92%)和2例(4.17%);其中以心律失常和瓣膜病变较为常见.SS心脏受累并不少见,实验室检查对SS早期心脏损害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杨安波;王锦萍;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Survivin与黑素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其结构、功能和分布有不同的特点.Survivin在黑素瘤病人的诊断、基因治疗及预后各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作为特殊的肿瘤抗原,有可能为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曹永倩;王法刚;王一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黄柏液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用复方黄柏液治疗渗出型婴儿特应性皮炎5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吉林(市)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及分析

    我们于2007年4月~2008年10月对在我院门诊的1000例荨麻疹、澲疹、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进行了过每原检测,并分析了过每析的种类、分布特点及与患者的发病的关系,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修志民;郭毓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1例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poikiloderma atrophicans vasculare,PAV)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舒春梅;张玉杰;李海英;高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电离子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64例患者均为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在门诊就诊的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5%醋酸白试验阳性.对近期内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及对免疫调节剂过敏者,并发糖尿病、肿瘤、心脏病或肝肾等功能障碍者,以及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的患者不予入选.

    作者:车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成人Still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因全身反复发作风团、红斑3天伴发热39℃,于2008年8月13日就诊我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躯干及双大腿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风团,微痒.风团反复发作,可自行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斑片.

    作者:王溪涛;刘翠杰;刘长江;华笠平;李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 ESCs)是表皮发生、分化和创面修复的摇篮,1其正常增殖分化是维持皮肤正常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要求,但由于ESC数量较少,只占基底细胞总数的1%~10%,2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分子标志,体外培养很容易丢失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因而如何大量获得纯度较高的表皮干细胞将成为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利用酶消化法和IV胶原筛选法从整形手术的正常人头皮、包皮中进行表皮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报道如下.

    作者:江惟苏;魏代奎;黎丽芬;胡萌;戴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为探索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更有效治疗方法,按就诊次序收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给予特比萘芬250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7天,接着给予伊曲康唑200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7天.对照1组给予特比萘芬250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14天.对照2组给予伊曲康唑200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14天.结果:治疗结束后第8周和第12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高,复发率低.

    作者:宫雪梅;马运荣;付洪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蕊胶囊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三蕊胶囊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40例患者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43岁,平均22.3岁,男66例,女74例,平均病程10.3个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

    作者:吕宣艳;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