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粮食中三种主要真菌毒素常用定量检测技术概述

张新欣

关键词:真菌毒素, 粮食, 定量检测技术, AFB1, ZEN, DON
摘要:真菌毒素是粮食产品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是污染为普遍的三种毒素.本文对粮食产品中这三种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以后的检验工作提供了一些的可借鉴经验.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膳食纤维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第七大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理功能.测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具针对性地摄入,保证机体健康.膳食纤维由多糖、低聚糖等物质构成,具有促进通便、降低胆固醇等功效.本文主要分析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并讨论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

    作者:赵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粮食加工机械的现状与发展

    虽然国产粮食加工机械种类较多,但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却较少,在高端技术装备方面还严重依赖于进口.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装备制造水平来改善这一局面.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科;石宗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水产品中甲醛残留量测定

    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一旦残留到水产品中,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文简单分析了水产品中残留甲醛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水产品中甲醛残留量出现机率的措施,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仕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非遗视角下的淮扬菜传承人资源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和外来菜系冲击严重的今天,淮扬菜虽然有对刀工的极致追求和对火候的苛刻要求,但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追求对淮扬菜传承人资源的保护就成为了一种十分必要的行为.本文基于国家鼓励地方传统技艺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前提下,详细分析淮扬菜传承人资源陷入困境的原因和对传承人资源保护的方法.

    作者:张佳卿;孟祥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运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定性定量,对甜蜜素的衍生化产物的目标峰和副峰进一步确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峰会逐渐转变为副峰.通过不同时间段对甜蜜素衍生化目标产物的统计与观察,以两峰面积之和计算,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作者:陈丽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企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国标脂肪酸值检测标准滴定液配制探讨及改进

    脂肪酸值是粮食品质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粮食储存品质变化的判定指标之一.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受到粮食中的水分、酶及储藏环境因素的影响,促使粮食内在的脂类物质不断地水解、氧化,使粮食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不断上升.尤其是粮食发生霉变时,霉菌产生脂解酶促进粮食水解进一步加快,对储存粮食品质劣变有影响很大.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粮食中三种主要真菌毒素常用定量检测技术概述

    真菌毒素是粮食产品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是污染为普遍的三种毒素.本文对粮食产品中这三种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以后的检验工作提供了一些的可借鉴经验.

    作者:张新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检测方法及砷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因为汞镉铅砷等元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它能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使细胞结构崩溃,从而引起功能消失,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这些元素在水体中不能够被微生物所降解,它们会不断扩散、转移、分散、富集,富集以后在人体内产生更大的毒性.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粮食生命线工程:解决粮食产业链问题的新思路

    粮食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价值链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并重视这些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调整改造我国现有的粮食产业价值链管理.在分析问题与重新认识粮食产业价值链管理中,有很多视角,但是粮食生命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创新的视角.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是一个涵盖面广、系统复杂的生命线,通过建立一条具有活力、充满创新的生命线,对企业、社会、行业的更好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宫殿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本文以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现状为背景,首先从定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对快速检测加以概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较为常见的应用方向,后归纳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的应用意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王啸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不同的烹饪处理方式,对芹菜的色泽、硬度、营养品质以及感官都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烹饪处理方式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供参考.芹菜简介芹菜,属于一种草本植物.早在2000多年之前,希腊人早开始进行芹菜的栽培和研究.在15世纪,芹菜才开始传入了中国,并对芹菜的栽培手段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作者:迭海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快速检测试剂盒在粮谷转基因检测中应用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产品已迅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很多国家都要求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能够有效被检测出来,进一步对检测机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完善检验标准十分迫切.本文表明,不同品牌的转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够对转基因产品准确定性,检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能够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作者:徐晶;蒲国锋;李环宇;张立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低热量油脂的研究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但摄入过量的油脂会引起肥胖、脂肪肝、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为了防治油脂过多引起疾病,对低热量油脂的研究开发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追捧.脂肪是人体三大热原质之一,含有较高能量(每克脂肪含热量37.8kJ),也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但摄入过量的油脂会引发肥胖、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过量的油脂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并尽可能降低过多油脂引起疾病,人们对食用油脂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专用油脂这一行业.

    作者:高春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基因食品也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但是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性,并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供参考.

    作者:鲍晗锋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相关问题的思考

    目前,我国的安全监测主要包括两种体系,一种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一种是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监管部门的食品样品抽检.为了理顺思路,按照食品安全法与各个部门一起履行职责,切实提升监测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主要探讨食品安全风险安全监测与监督抽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为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王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阶段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在我国新阶段食品中,从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的角度分析,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技术手段.在近些年,我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食品领域,病原菌快速检测研究引入了基因操作,这些技术手段大大推动了我国新阶段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作者:庄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的检测方法

    在食品安全领域,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增强食品的口感,会在食品中添加一定的食品添加剂,其中苯甲酸属于其中代表之一.苯甲酸添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度.为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必须要重视对苯甲酸的严格检验,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等,以实现对苯甲酸的高效检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的检测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蔡婉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方法,本文根据羊特异性线粒体DNA片段,设计合成引物,通过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及方法灵敏性,建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作者:舒静;孙丽君;樊成;严烨;王瑛;郑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冷热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汞的比较

    目前,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汞的常见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而原子荧光法又分为冷原子荧光法和热原子荧光法.实验数据测得,冷原子荧光检出限比热原子荧光低,但相关系数则是热原子荧光更高.说明冷原子荧光测定低浓度的汞溶液灵敏度更高,热原子荧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

    作者:张志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