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玲;于相冬
新疆是麻风病低流行区,近几年,病人主要以点状散发,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山区和平原;至2007年17个县(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例3 996例.
作者:程侠;杨永光;张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观察小鼠服用凉血解毒汤后对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将小鼠分别灌胃凉血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克银I号方组和生理盐水组,MTX腹腔注射.2周后取阴道标本石蜡包埋,HE染色,显微镜下计数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有上述药物组成的复方与MTX作用相似,均能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但中药组的抑制作用弱于MTX组(P<0.05).
作者:张武;刘静;王萍;王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对其检测目前尚无确切可靠的实验室方法.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在药疹诊断中的研究,综述了淋巴细胞在药疹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该试验在药疹诊断中的应用范围、影响因素、灵敏性及特异性.
作者:徐艳萍;方洪元;纪岩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基底细胞癌(BCC)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对68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病理诊断分型有实体型、混合型、色素型、浅表型、腺样型、纤维化型及囊肿型,其中实体型占52.9%(36/68)为多见.(2)95.6%的肿瘤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从职业分布看,农民的发病率占66.2%,明显高于其他行业.(3)长期过度紫外线照射是BCC的重要诱因.
作者:石丽君;俞晖;杨慧敏;张国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鲍温病又称原位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表皮内癌.病程缓慢,但也有少数患者发生侵袭性生长及远处转移1.多中心鲍温病少见,现报道我科门诊多中心鲍温病伴发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王涛;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自2003年10月~2007年10月诊断为外阴炎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共107例,全为幼女,其中29例同时合并阴道炎.经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欢梓;何卫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A375及鼠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MTT法、流式细胞仪、光学显微镜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es对人A375及鼠B16F1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Res对人A375及鼠B16F10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依赖性关系.结论:Res在体外可抑制恶性黑素瘤(MM)细胞的增殖.
作者:赵婧;张毅;周毅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SAPHO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西欧和日本较多见,国内报道很少,现将本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蒋存火;余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果酸的抗粉刺作用.方法:建立兔耳粉刺模型,然后外用果酸治疗.结果:经果酸治疗后,症状减轻,未治疗者无明显改变.结论:20%果酸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李琳;赵梓纲;马长生;李恒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讨性病(STD)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75例STD患者逐一进行调查.用SPSS 11.0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68%的患者存在就诊延误(延误7d以上).就诊延误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初有无明显的尿道炎症状、症状的初解释、出现症状后自我医疗行为、患者对STD的态度和首诊医疗机构性质等5个变量.
作者:田立红;陈翔;罗丹;肖水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资料 13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诊断依据临床皮肤病学1.年龄小于12岁,治疗前用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孕妇、哺乳期、肝肾功能异常者及精神病患者不列入观察范围.
作者:李金勇;李晓民;牟华光;史立宏;魏淑相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了解烟台市梅毒发病情况,现对1998~2007年间烟台市通过疫情报告上报的梅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玲;于相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含佛波醇酯和霍乱毒素的培养液培养黑素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分别用CCK-8法、多巴氧化法和NaOH法测定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内皮素-1可促进黑素细胞的树突形成,可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黑素合成,均在10 nM 时显著.1~100 nM的内皮素-1可明显刺激细胞增殖,随时间延长效应更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内皮素-1具有促进培养的人黑素细胞树突形成、增殖、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和增加黑素生成的作用.
作者:郑锦芬;李建军;江智茂;叶蓉;胡小平;陈办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于2005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养血生发胶囊口服,复方米诺地尔搽剂外搽,治疗60例斑秃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文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因面、颈、胸部红斑5个月,乏力、肩关节疼痛1月余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日晒后加重,渐发展至颈胸部,未进行任何治疗.
作者:王元丰;蔡卉;李艳秋;黄长征;陈思远;朱里;涂亚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颜面、双手背水肿伴瘙痒10天,2006年5月25日入院.患者食用灰菜汤后4天,面部发生明显浮肿,双侧眼睑肿胀,自觉有灼热感,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
作者:李云斋;刘文国;刘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女性痤疮的有效方法,对90例II和III度女性痤疮患者分中药柴芍汤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组及单纯口服维胺酯胶囊对照组,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第2、4、6、8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6%,43.90%,68.29%,85.37%;4.76%,21.43%,52.38%,71.43%.各随访点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4周的两组有效率差别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8%经期缩短的患者经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痛经缓解.
作者:刘雯;王玮蓁;曾宪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们自2006年2月~2007年3月应用窄谱UVB(NB-UVB)联合补骨脂注射液及单独应用NB-UVB治疗86例寻常型银屑病,并对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翟晓翔;李敬果;陈向辉;张翠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左侧臀部发生斑块13年,于2007年6月到我院门诊就诊.1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臀部出现豆粒大紫红色皮疹逐渐增大,有轻微痒感.
作者:朱孝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损的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等.
作者:杨建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