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君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食品工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阶段.然而,部分食品企业在加工生产中没有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致使食品在生产中发生污染,产生一些对消费者造成健康隐患的致病菌,阪崎肠杆菌就是其中之一.以营养米粉为例,本文主要探讨食品检测环节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积极思考,展望营养米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的未来方向,以供参考.
作者:吕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全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食品和食品中毒等现象时有发生,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不断努力推动食品安全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张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依据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对新检测方法的验证要求,对液质联用仪测定原料乳及液态乳中舒巴坦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样品中舒巴坦的检测回收率在61.7%~80.0%,方法的测定低限达到0.3μg/kg,标准曲线、精密度及特异性等验证指标均能达到GB/T27404-2008的要求.
作者:史萍萍;张书芬;张爱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检验方面具有敏感、流动相选择范围广、高速、高压和高效等优点,这些优点使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灵敏度高、检测限制低使得它逐渐成为为重要的食品检测技术.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一旦残留到水产品中,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文简单分析了水产品中残留甲醛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水产品中甲醛残留量出现机率的措施,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仕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与食品包装安全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吃做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非常重要的板块,能够全面的保证人们的食品包装安全,就需要在现场审查之中多进行注意.在本文之中将会对于:硬件资源配件的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受控的检查、文件是否具有指向性和实用性的检查、自检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检查做出剖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
作者:刘美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分析水中有机物综合指标中耗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指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数据的偏差,以供参考.
作者:宋连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是对食品添加剂中的甜蜜素含量,使用离子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比较.通过对两种方法中测定的甜蜜素检出限,检测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饮料中甜蜜素的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方乐轩;冯嘉骏;莫浩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包装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因素,更应该被引起重视.很多国家已经对食品安全作出了相关规定,并且大量限制食品包装的材质,对于迁移物质在包装中的含量也作了限量要求,控制其在包装中的浓度.包装的安全性必须要在各个生产中注意把握操作的规范性.我国是出口大国,但如果仔细观察近年来的食品出口,不难发现我国的食品以及类似与人体有直接接触的商品,一直都受国外的绿色安全壁垒限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曾经出口到美国的PVC材料的玩具威胁儿童健康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加大对食品包装安全绿色壁垒落实相关法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食品安全的渗透迁移性,并进一步探讨我国采取的相关措施.
作者:刘孟莹;田警文;张海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食品检测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食品检测的现状,并探索新形势下我国食品检测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作者:王冬玲;杨加兴;徐爱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实验主要是以蓝莓和橘皮为主要原料,主要研究的是橘皮汁、黄油、绵白糖的添加量以及烘烤时间对蓝莓橘皮饼干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蓝莓橘皮饼干的佳配方和工艺.通过研究其配方及工艺,不仅改善了蓝莓橘皮饼干的风味,而且还提高了蓝莓橘皮饼干的营养价值.
作者:吴亚辉;刘晓伟;张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根据不同因素对奶疙瘩成品质量的影响,对新疆奶疙瘩进行工艺优化,为新疆奶疙瘩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本文以鲜牛乳为原料,模拟新疆奶疙瘩的制作工艺,从发酵剂、发酵温度两个方面来改善新疆奶疙瘩的品质.实验结果表明,3%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为42℃时,得到的新疆奶疙瘩品质佳,为综合发展和利用奶疙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瑞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主要针对国标GB/T 21733-2008[1]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实验中蛋白质沉淀效果不够理想所遇到的问题,比较分析各种沉淀剂的沉淀效果,改善奶茶饮料中蛋白质的沉淀效果,确保茶多酚的提取.该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沉淀效果好,适用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作者:黎佩锦;梁旭霞;张静;刘嘉飞;熊含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的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一直是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和监管.本文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措施.旨在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
作者:申洪燕;郑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虽然国产粮食加工机械种类较多,但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却较少,在高端技术装备方面还严重依赖于进口.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装备制造水平来改善这一局面.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加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科;石宗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属于人类针对食品研究的新技术,它将研究重心放在对压力的控制方面,希望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超高压杀菌对食品的影响作用,如压力的大小、加压时间、方式、温度、对微生物种类特性、pH值包括食品本身组成添加、水分活度与灭菌控制的影响作用等.本文探讨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中这些要素的优化研究进展过程,以期获得食品的佳杀菌效果.
作者:钱其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来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为人民健康和加强卫生执法提供保障.
作者:张培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微生物的发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食品工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微生物的基本定义、微生物对食品工业影响的利弊以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微生物的发现与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进步,也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细胞学、分子学、微生物学、仪器学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食品工业也因微生物的引入,突破传统的食物,在以传统食物为基础食材的基础上,制造出各种新式食物,扩大了人们对食物选择的空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生物为食品工业带来巨大市场价值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危害.
作者:樊雪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其中主要的疾病传染源就是来自于微生物的传染.食品加工企业良莠不齐,不管是从对菌种种类、原料原生产地的选择,还是包装技术以及存储技术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食品在加工生产的环节中感染了微生物,食物的安全性也就无法保障,从而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相关卫生局要加强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本文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以及质量控制问题,继而探讨在检验过程中有效控制食品质量的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李昊翔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食品检测体系的滞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仍处在高发阶段,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食品检测作为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我国目前的食品检测体系存在标准不完善、检测设备落后和检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对策.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