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梁成萍;刁庆春
2004年2月~2005年3月我科应用0.05%他扎罗汀凝胶(商品名:炔维,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艾洛松,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于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门诊278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78例患者男114例,女164例.年龄4~69岁,病程1周~24年.所选病例均为临床症状典型的门诊病人.
作者:陆振中;沈红明;陆建云;王忠明;吴瑞斌;陈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科自2004年5月开始用微波照射联合伐昔洛韦(商品名:丽珠威,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治疗带状疱疹,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西群;杜宇;邓茂;祝守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27~87岁,50岁以上62例,50岁及以下20例.带状疱疹皮损痊愈后至因神经痛就诊时间为10天~1年;疼痛时间≤3个月为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3个月为晚期PHN.
作者:徐贤挺;林小敏;金永真;许洁;林春兰;王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25+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明显升高,CD4+/CD8+、CD25+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扁平苔藓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刘丽娟;丁政云;李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前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比较棘手,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和抑制生殖器疱疹(GH)复发的重要手段.2004年10月~2006年2月我们应用盐酸伐昔洛韦(商品名:明竹欣,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张国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确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阿维A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阿维A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MMP-2及TIMP-2的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TIMP-2、MMP-2/TIMP-2的水平较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治疗后血清中MMP-2、TIMP-2、MMP-2/TIMP-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阿维A可通过降低血清MMP-2,升高TIMP-2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罗权;林玲;朱慧兰;邓景航;何玉清;陈绍谦;张锡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中结合珠蛋白(Hp)含量,并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后比色的方法检测12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轻度40例、中度44例、重度40例)和134例正常对照者血中H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中Hp含量明显增高(P<0.001),其中病情中度和重度患者组均显著增高(P<0.05),轻度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Hp含量与A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Hp可能通过一种负反馈机制来抑制皮损局部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参与了AD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作者:李萍;刘启文;李建红;刘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临床资料 患儿男,4个月.因面部皮肤赘生物感染半月,于2006年10月1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出生时左耳屏前方、右耳屏前方、右耳轮脚、左颊均有皮肤赘生物(图1)并且不断长大,欲除皮赘,家长自用长发紧束赘生物基底部,导致基底部挂线处皮肤破溃化脓,在当地诊所外用抗生素粉末无效.
作者:张清泉;马国安;王宝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白塞病(BD)是一种原因不明,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呈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同时伴有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眼损害,皮肤损害为结节红斑样损害、毛囊炎样损害.我科近诊治了1例白塞病患者,表现为口腔和生殖器溃疡,下肢结节性红斑样皮损伴全身正常皮肤上孤立小脓疱疹.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戴鹤骏;赖永贤;李佳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流行病学资料 71例均为我院门诊及实验室确诊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年龄50~75岁,平均59.93岁,50~60岁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61~70岁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70岁6例,其中男5例,女1例.
作者:贾冬梅;宋艳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70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对病情控制时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平均高糖皮质激素用量、皮损面积、黏膜受累及内脏受累情况是影响病情控制时间的重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疗效与性别、年龄、发病到正规治疗时间、皮损面积、黏膜受累及内脏受累情况相关.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时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年龄大、正规治疗时间晚、黏膜及脏器受累多、皮损面积大的患者必须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
作者:徐敬星;史同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银屑病目前多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生机制.细胞因子网络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白细胞介素10、18、20,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郁博;陈德宇;何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2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IL-15的水平、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IL-15的水平,按常规方法检测了血清补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指标.结果: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增高(P<0.05);且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水平;出现抗ds-DNA阳性、低补体C3血症、高IgG血症的IL-15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无上述表现者.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明显升高,且其血清水平与抗ds-DNA阳性、补体低下,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它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红兵;何黎;曾卫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人乳头瘤病毒在临床上可引起许多疾病,其中扁平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多发性跖疣等,治疗手段较多,但疗效不一,近我们采用阿维A胶囊治疗30例疣病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智安;李洁;杨和清;郝中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检测一掌跖角化病家系致病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一具有4例患者的掌跖角化病家系和50位正常人的血液样本,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致病基因(角蛋白9基因,KRT9)的外显子区,测序分析PCR产物.结果:该家系中4例患者的KRT9基因第1外显子第160位密码子发生AAT→AGT的突变,导致第160位的天门冬氨酸被丝氨酸取代(N160S),正常人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KRT9基因的AAT→AGT突变(N160S)是导致该家系发生弥漫性掌跖角化病的原因.
作者:刘江波;李明;张杏平;钟少琴;叶永灵;赖晓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四川省凉山州是中国麻风病高流行区之一.经过多年防治,麻风病患病率从1982年的143.98/10万,下降至2004年的10.5/10万,发病率降至2.14/10万.
作者:陆远和;张建华;袁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科自2003年9月~2005年12月应用UVA+NB-UVB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门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58例,男71例,女87例;年龄45~80岁.
作者:王伟;李淑玲;牛丽敏;马超;吴玉红;王培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27例经荧光定量PCR(FQ-PCR)筛选HSV-2型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L-4水平.结果:(1)HSV-2型感染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的水平为(22.35±14.78)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6.88±30.25)pg/mL(P<0.01).(2)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为(15.36±9.4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98±2.79)pg/mL(P<0.01).结论:HSV-2型感染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提示了HSV-2型感染者体内Th1/Th2型细胞亚群的飘移.
作者:王雪楠;刘毅;张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结节性硬化症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引起的复合性发育不良.皮损好发于面部,影响美容,本文对5例患者的面部皮损进行了治疗.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的5例患者,均符合1988年美国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4岁.
作者:倪菁菁;尹兴平;华海康;李明;杨莉佳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