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伟;张晓春
临床资料对1993~1999年来我站STD监测门诊的2 328例就诊者建立病历卡,记录病史及病原检测,确诊梅毒患者207例.其中男119例,女88例,男女之比为1:0.74;年龄小10天,大75岁,其中婴幼儿3例(1.45%),21~40岁的155例(74.88%),>40岁的49例(23.67%).
作者:法仆;王忠东;汪照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7~1999年我院对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进行了性传播疾病查治,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所有病例均为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1997年165人,1998年96人,1999年111人,共372人,其中本市60人,外地312人;年龄:18岁以下33人,占8.87%,18~30岁284人,占76.34%,30岁以上55人,占14.7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6人,占31.2%,初、高中250人,占67.2%,大专以上6人,占1.6%;民族:汉族362人,回族6人,藏族2人,蒙古族1人,满族1人;婚姻状况:已婚者126人,占33.9%,未婚者229人,占61.5%,离异者17人,占4.6%;职业:个体18人,占4.8%,无业172人,占46.2%,服务业128人,占34.4%,工商业31人,占8.4%,其他23人,占6.2%.
作者:渠鹏程;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滥用或误用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而引起的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作者将1998年4月~2000年4月收集的77例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进行了分析.
作者:欧阳世华;成瑞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83岁.阴囊肿物5~6年,迅速增大1年.病人20余年前阴囊部作痒,经常搔抓,5~6年前局部出现硬结,时常抓破,创面能自行愈合,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曾在当地医院以皮炎、湿疹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孟祥起;王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疾病,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40天.因低热面颊部蝶型红斑1月就疹.患儿生后数日面颊部即出现片状皮损,光照后皮损颜色加深,曾按湿疹治疗,皮损可消退,但近日面积有扩大趋势,且在足底出现其它皮损,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蔡秀玲;高桂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孕妇的健康.本文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BV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检测对象:1999年11月~2000年8月31日,对前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查共1 210例,年龄小的17岁,大48岁,平均32岁.孕龄5~8周,孕次1~11次.
作者:尹秀芳;陈树民;王今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应用四物汤灌胃小鼠,MTT法检测小鼠血清对表皮细胞增殖影响程度.结果:四物汤灌胃小鼠组A56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物汤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来完成的.
作者:张玉杰;张建明;李波清;邱世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从1999年3月~2000年1月应用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特比萘芬治疗36例甲癣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21例;病程3月~15年;36例患者中共有病指甲82个,病趾甲195个;其中合并手癣、足癣或股癣的病人共20例,全部病例治疗前直接镜检均阳性,且2周内未曾内服或外用过其它抗真菌药.
作者:孙晓红;刘军;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应用悉复欢(环丙沙星注射液)以来,部分病人用药时出现穿刺部位发红、发痒.其中2例出现明显的沿血管分布的线形红斑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洪范;杨艺华;辛绍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无甲状腺疾病史,临床上无甲状腺疾病表现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功能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久宏;梁智敏;白兆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过去的20年,其中为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在系统性念珠菌的易感患者中,如粒细胞缺乏患者、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近来增多的AIDS患者,他们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甚至超过70%[1].
作者:王英;顾军;刘维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用免疫增强剂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并用胸腺肽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玉;赵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初步分析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反应性.方法: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的2种重组梅毒螺旋体蛋白(rTP47和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性.结果:30份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均与MBP-rTP47和MBP-rTP17反应,反应强度与RPR试验测定的血清滴度无绝对一致性,但MBP-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强于MBP-rTP47.30份正常人血清均不与NBP-rTP47和MBP-rTP17反应.结论:MBP-rTP47和MBP-rTP17对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性较强.
作者:张良芬;尹跃平;吴勤学;余艳华;龚匡隆;尤永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历资料患儿1,女,11个月,全身皮疹4个月.4个月前家长给患儿洗澡时发现颈部几个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变为肤色或棕褐色,并渐增多,泛发躯干和四肢.无痛痒等自觉症状.2周前颈部一皮损表面出现水疱,易破.
作者:吴艳;涂平;陈喜雪;朱学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m)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黑素细胞肿瘤.近年来Mm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6月所诊治的33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许卫华;张洁;宋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遇到了1例巨大型毛痣,用剪除毛囊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6岁,腰背部巨大毛痣16年就诊.患者生后即在腰背部出现粗硬毛发,并逐渐增多加长,无任何自觉症状,曾用各种脱毛法均无效,且变粗加长.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徐亚军;任相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支原体是引起NGU的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开展对支原体药敏试验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采用支原体IST试剂盒对性病门诊2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142例完成联合化疗(MDT)疗程并经过连续监测均达临床治愈标准的初治多菌型(MB)麻风患者,进行了皮肤组织液和组织病理切片查菌的对比观察,以探讨在MDT不同阶段两种检测方法的细菌学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雅琴;樊广学;何存新;张秀莲;马家驹;邓云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8年7月至今我们采取心理和UVA综合方法治疗银屑病186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18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男102例,女84例;年龄小17岁,大68岁,平均42.6岁;病程长21年,短15天,平均38天;进行期18例,静止期168例.
作者:孙莉;尹晓慧;许金萍;魏爱华;卞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