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
目的 研究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再灌注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松龄血脉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松龄血脉康,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AMI后30d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容积(LVEDV).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和大小,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松龄血脉康组30d时LVEDV明显小于对照组,6个月时进一步减小;LVEF 30d时两组虽无差异,但6个月时松龄血脉康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的水平松龄血脉康组30d时即显著低于对照组,6个月时更加明显.结论 AMI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后松龄血脉康可以改善近期和远期的左室重构和左心功能.
作者:阮蕾;秦方;付莉;汤雁蓉;王静;郑铿;张静;陈航;刘童;唐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临床作用显著,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就其治疗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希望能给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带来帮助.
作者:韩慧;鲍国红;隋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主要死亡原因,占50%,甚至更高.其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20~30倍.除了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外,ESRD患者动脉中膜钙化与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相关[1].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子.ESRD患者的血管钙化机制尚未明确,但这是个多因子参与的过程.在ESRD患者中诸如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和尿毒症特殊危险因素共同参与了血管钙化.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就诊时间将2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不需停药,不影响疗程,部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等多种活性物质,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黄甫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6月我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患者123例.其中,男10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2±10.55)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2007年7月-2009年6月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9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90±10.17)岁;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第1次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子彬;刘宁;方咸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王佐地区现阶段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该地区拥有农村或小城镇户口,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测量血压、测定血糖.结果 王佐地区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发病率分别为62.46%、25.24%、24.27%,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血糖正常者升高,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较血压正常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在发病方面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秀泉;盛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BiPAP无创鼻面罩呼吸机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即可进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能保留正常的吞咽、进食、咳嗽、说话功能,不增加新的感染,使用方法较简单,可以间断、长期和家庭使用,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
作者:吴文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训练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训练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SQOL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训练对临床疾病的康复,尤其是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珍;马丽敏;孙玉杰;孟宪春;苏立新;刘丽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病死、复发率与致残率均高,是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行为和心态,促进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密切护患关系.其康复期的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吴小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入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发热及咳嗽、咳痰症状改善及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坠积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佳;李雪梅;刘金丽;尚晓霞;郝雪莉;孙平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3.30%,宫缩乏力是人类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密观察产程,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是降低人类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曹福林;王小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房颤)与脑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76例,分为快室率房颤与慢室率房颤两组,正常对照组42例,留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NP.结果 慢室率房颤组血浆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快室率房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慢室率房颤组.结论 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房颤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霞;姚福梅;周宁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对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依据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对41例冠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分组,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组19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介入治疗冠脉植入药物洗脱支架,阴性组22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介入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随访1年介入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活动平板试验对于评价临界病变的功能意义及辅助冠脉造影指导临界病变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仲华;董能斌;方永祥;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体会.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死亡,38例患者抢救成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全纠正.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诊断、正确应用胰岛素、合理补液、补钾及有效控制诱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季粉林;潘良;史晓梅;冯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病情凶险,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及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降低母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其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转复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稳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治疗后的转复率、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率为50.0%,稳心颗粒组转复率为45.2%,联合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0.0%,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和稳心颗粒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66.7%、56.7%,联合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76.7%,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可提高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项学军;乔锐;张宜春;王明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加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异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紧张型头痛常慢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出现痛处固定、舌质紫黯等瘀血阻络的临床表现;日久不愈影响患者情绪,出现烦躁易怒、失眠等伴随症状.因此临床常常选用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如普萘洛尔、阿米替林)来进行治疗.但这类药物长期服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患者停用后紧张型头痛又可复发.而中药头痛宁治疗紧张型头痛则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且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立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8ml,继以8ml/h静脉泵入维持24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及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作者:张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