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李红;钟夏莲;欧阳秋茹;王雪梅;袁小波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阴道镜, TBS分类,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765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将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评价TCT及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765例 TCT检测结果中,阳性219例,检出率为7.92%,包括ASCUS 101例 (46.1%)、AGCUS 4例(1.1%)、ASC-H 20例(9.1%)、LSIL 52例(23.7%)、HSIL 40例(18.2%)、SCC 2例(0.9%).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窦性心律的维持及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76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10mg/d组、辛伐他汀20mg/d组和辛伐他汀30mg/d组;观察24周内心房纤颤复发的病例数及次数、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HDL-C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组的阵发性房颤窦性维持率均增加,且随着剂量的递增而递增;与治疗前比较,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组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与给予的辛伐他汀的剂量呈负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在减少房颤的发生率及增加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的同时,也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P波离散度、P波长时限、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随着辛伐他汀剂量的递增,高敏C反应蛋白也相应递减.

    作者:罗廷福;文琼秀;游建林;龚武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祛痰镇咳、吸氧、解痉平喘、支气管舒张剂、局部或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30m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0ml中静脉点滴,2次/d,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荣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院AS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前后均测定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和Fb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RP和Fbg水平均较前有显著降低,前列地尔组CRP和Fbg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结论 前列地尔能抑制ASC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粥样斑块的稳定.

    作者:余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末期的主要表现,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心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有关,经过十余年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公认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之一,其能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上调心肌细胞的β受体数量,长期应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王红云;段菊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脑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多肽.可以评判心力衰竭,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房纤颤患者的预后.此外,对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也有显著疗效.

    作者:叶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

    妇科手术虽然多限于盆腔,但经腹部的手术必然对肠管有刺激,胃肠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和损伤,加之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术后出现一过性胃肠蠕动减慢甚至消失而发生肠麻痹.为使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早期排气,早期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进行足部保健护理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刘迎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期间确诊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门诊接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常规治疗,4周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3次/d),观察4周.观察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次数,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均有所减少,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混合性脑卒中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45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行CT检查发现:当日在不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24例;发病3d内复查,脑出血继发梗死14例,脑梗死继发出血7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 混合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多样,在基层医院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

    作者:李继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0例,应用血塞通治疗,同时应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结果 基本痊愈8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5%.结论 血塞通活血化瘀,改善脑血供,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利福霉素钠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福霉素钠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近3年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系用2HRZE/6HR方案化疗及胸膜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每次胸抽液后注入利福霉素钠125~250mg,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仅单纯胸腔抽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速度及抽水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内注入利福霉素钠及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较好.

    作者:胡家凯;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在外科类贫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慢性痔疮性失血所致贫血的效果,以求推广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贫血在外科中应用.方法 选用2009年1月-2010年3月本院外科门诊就诊的因痔疮失血所致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食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化验所用设备为深圳迈瑞D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与仪器配套.结果 B组较A组患者各项指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慢性痔疮失血所致贫血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传统西药.

    作者:李慧英;陈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急性血管意外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处理措施和护理.结果 215例患者除25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对策,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绚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社区老年人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探索能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便利、有效的健康指导的途径,促其转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方法 在龙华街道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共180例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80例被调查者中吸烟者占43.89%,饮酒者占52.22%,嗜盐(咸)者占57.22%,嗜甜食者占35.56%,喜油炸食品者占18.89%,高脂高胆固醇者占47.78%,超重者占42.22%,肥胖者占15.56%,缺乏运动者占73.89%,自己监测血压者占6.67%,自己监测血糖者占1.67%.结论 社区老年人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全科医师团队对社区老年人健康指导及促其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沈秀方;张春梅;香利强;徐开烟;陈义云;钟茂凡;马海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器在ICU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ICU床旁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器救治心动过缓、心室纤颤、心外因素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纳入不同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共31例,进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左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成功,共有5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经压迫止血有效,没有出现感染、栓塞、气胸、心肌穿孔、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安置起搏器后,加用药物治疗,有效26例,有效率83.87%.结论 在ICU室开展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正确掌握适应证,植入漂浮起搏电极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及特殊情况下的心脏骤停患者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优势.

    作者:吴正蓉;陈玉梅;曹益瑞;王攀;戚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及成功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及成功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急诊46例接受心肺复苏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我院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9.1%(18/46).老年人常见的呼吸心跳骤停原因为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窒息也是老年人呼吸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性别及各种病因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影响不大;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可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复苏成功率下降;患者的平均年龄、发病地点以及并发症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呈正相关,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呈负相关.

    作者:秦海萍;章之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肺水肿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在救治措施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严重肺水肿患者72例的救治病例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伴有严重呼吸衰竭,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不能缓解,予以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气道内正压呼吸或呼气末正压呼吸),51例(70.8%)抢救成功.结论 对急性肺水肿诊疗措施的实施要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措施.

    作者:温运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刺激乳头在产程中的作用研究

    我科自2010年5-7月对无胎位不正,排除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自然分娩产妇,采取刺激乳头的方法,有利于加强产妇宫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钳使用、催产药物使用率及剖宫产率等.此法较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或静脉滴注催产素更加经济、安全、简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莺;於利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膜状胎盘一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3岁,孕8+月,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双顶径约72mm,符合孕28周,腹围22cm,符合孕27周,股骨长51 mm,符合孕27周,胎儿各项测值量指标均明显小于孕周,宫腔内几乎测不到羊水暗区.胎盘面积明显增大,约占宫腔2/3以上,形态失常,正常胎盘回声减少,呈间断出现,内见大片旋涡状、喷泉状流动光点状低回声,似一薄膜包裹大量流动血液形成的血袋.

    作者:孙志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收集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疗法加安眠药物,对照组采用安眠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5.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疗法对脑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利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调脂治疗及冠心病治疗,作用肯定,在其他领域亦有应用价值.不良反应以横纹肌溶解症为严重.本文综合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资料,介绍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方面的应用进展、调脂以外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钱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