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红;张志华;俞均英;陈建军
脑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多肽.可以评判心力衰竭,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房纤颤患者的预后.此外,对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也有显著疗效.
作者:叶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期间确诊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门诊接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常规治疗,4周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3次/d),观察4周.观察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次数,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均有所减少,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80例完整病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制定统一纳入标准,分析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患病构成比、治疗率、控制率.结果 上述3种疾病患病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高血压(71.6%)、高血脂(51.9%)、高血糖(29.6%),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比例较高(43.8%),常见合并症依次为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率.结论 内科门诊就诊的社区居民中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比较常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血脂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于德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765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将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评价TCT及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765例 TCT检测结果中,阳性219例,检出率为7.92%,包括ASCUS 101例 (46.1%)、AGCUS 4例(1.1%)、ASC-H 20例(9.1%)、LSIL 52例(23.7%)、HSIL 40例(18.2%)、SCC 2例(0.9%).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李红;钟夏莲;欧阳秋茹;王雪梅;袁小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也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1 治疗对象治疗对象主要为颅内动脉瘤、脑及脊髓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动脉及静脉狭窄、脑梗死及脑缺血发作、静脉窦血栓以及头颈部肿瘤、出血、血栓等.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造影剂的直接细胞毒性效应、肾髓质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造影剂造成的细胞凋亡,免疫损伤及肾小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发病危险因素更涉及基础肾功能受损、糖尿病、造影剂的剂量和理化性质、脱水、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龄(>70岁)、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周围血管病变、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现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爱玲;李兴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急性血管意外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处理措施和护理.结果 215例患者除25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对策,有效防治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绚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集的5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加维生素B1肌肉注射,均1次/d,连续治疗4周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显效率44.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显效率25.00%,总有效率79.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DPN疗效确切.
作者:吕国英;刘慧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很高,且复发性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率,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预防脑梗死复发是二级预防的重要环节.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很多,本研究就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芬;刘文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慢性痔疮性失血所致贫血的效果,以求推广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贫血在外科中应用.方法 选用2009年1月-2010年3月本院外科门诊就诊的因痔疮失血所致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食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化验所用设备为深圳迈瑞D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与仪器配套.结果 B组较A组患者各项指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慢性痔疮失血所致贫血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传统西药.
作者:李慧英;陈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使用改良贝朗方法对87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PICC留置术,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进行观察,总结护理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 90.80%(79/87),并发症较少.结论 PICC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成为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抢救危重病人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快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在医生进行其他抢救措施时,由护士单独执行操作,为病情重笃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病人抢救赢得了时间.对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的掌握和及时处理,能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崔盈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阴茎损伤是较少见的泌尿外科急症.阴茎损伤原因多样,无论是单纯阴茎损伤或伴发于其他损伤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就会增加患者许多痛苦甚至造成更严重后果.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于预防损伤后远期并发症尤为重要.本研究按照阴茎损伤是否与外界相通将其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来阐述阴茎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梅延辉;迟玉友;尹洪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系列心脏疾病沿时间发展而成的后阶段,其发病率持续增长,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对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诊断技术问世,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多项研究都表明B型利钠肽(BNP)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早期确诊心力衰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从临床角度对BNP的生物学特性、在CHF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怡萍;蔡少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妇科手术虽然多限于盆腔,但经腹部的手术必然对肠管有刺激,胃肠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和损伤,加之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术后出现一过性胃肠蠕动减慢甚至消失而发生肠麻痹.为使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早期排气,早期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进行足部保健护理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刘迎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52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 6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6例,有18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4~12d;对照组39例,有24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6~26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陈春林;康晓明;陈力行;王耀兵;唐怡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加用常规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76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期前收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程度、总体改善率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期前收缩疗效满意,是临床治疗期前收缩治疗首选中药制剂.
作者:范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静脉注射泮托拉唑40mg,1次/d,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1次/6h,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防止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应激性溃疡3例,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应激性溃疡12例,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50~100ml中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kg-1·d-1,加入5%葡萄糖50~100ml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48例,每日给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同时都给予退热、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闫华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经对症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入院6周后肌力提高Ⅱ级以上者65例,肌力提高Ⅰ级以上者27例,肌力无明显改善者8例.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邱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鲁南欣康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鲁南欣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联合鲁南欣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7%.结论 鲁南欣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
作者:浦永辉;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