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珍;陈国瑞;蔡俊峰;陶耕;李永加
葡萄糖是参与体内生物学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之一,但是体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却是一把双刃剑,无论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器官或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项坤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B203580和PD98059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肋骨骨髓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标志的检测.用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胰岛素、消炎痛等定向诱导MSC分化为脂肪细胞;分化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SB203580、PD98059,观察其对脂肪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成人骨髓MSC在体外扩增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CD45、CD11a为阴性.诱导48 h后,细胞内有脂滴出现,随着时间延长,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计数结果显示85%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加入不同剂量SB203580均可抑制骨髓MSC分化为脂肪细胞,但PD98059对MSC 分化为脂肪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初步证明丝裂原激活蛋白酶p38的活化可能在骨髓MSC分化为脂肪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项鹏;夏文杰;张丽蓉;陈振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从糖尿病医患角度介绍血糖测定的进展.主要从血浆糖测定到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以及近年的微创(组织液糖测定)及无创糖测定.较详细地讨论了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的特点和误差的原因.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慢性刺激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胰岛素受体后不同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与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100 nmol/L)温育16 h,然后用100 nmol/L胰岛素急性刺激1 min.这些细胞的溶解物中的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的调节亚单位P85,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APK的磷酸化水平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IRβ、IRS-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IRS-1/-2与P85的结合反应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沉淀法.结果胰岛素1 min急性刺激能迅速导致IRβ、IRS-1、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和MAPK的磷酸化,以及IRS-1(-2)与P85的相互作用而激活PI3K.高浓度胰岛素慢性刺激显著降低了IRβ、IRS-1和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细胞用100 nmol/L胰岛素预温育16 h后,IRβ、IRS-1和IRS-2的磷酸化水平降至低值,分别为对照水平的22.2%(P<0.01)、10.9%(P<0.01)和22.0%(P<0.01),与IRS的磷酸化变化相平行,IRS-1和IRS-2与PI3K的相互作用分别降低至对照水平的34.3%(P<0.01)和30.0%(P<0.01),MAP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至对照水平的16.4%(P<0.01).IRβ的蛋白表达水平在1~100 nmol/L胰岛素慢性刺激后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而IRS-1和IRS-2的蛋白表达水平有轻度降低,PI3K和MAPK的总蛋白量无显著改变.结论高胰岛素慢性刺激可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中PI3K和MAPK两个途径的下降调节,其中IRS酪氨酸磷酸化的降低可能起关键作用,其改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作者:袁莉;Reinhard Ziegler;Andreas Hamann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的内皮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4周,建立IR动物模型,并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观察大鼠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cGMP功能状态.结果 (1)高脂饲料组大鼠的GIR显著低于正常饲料组大鼠(P<0.01),且GIR水平与大鼠体重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2)高脂饲料组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显著降低,大舒张反应降低13.8%(P<0.01),高脂饲料组大鼠主动脉NO及cGMP浓度明显低于普通饲料组大鼠(均P<0.05),两组大鼠主动脉NOS浓度无明显差别.(3)大鼠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5).结论 (1)应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显示,在高脂饲料饲养 4周的大鼠建立了IR大鼠模型.(2)高脂饲料饲养大鼠的内皮细胞功能减弱,其机制与NO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都健;赵晓娟;刘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应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技术筛选获得的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凋亡相关新基因2ass-bnip3,进行全长克隆及其结构/功能预测,获得1 594 bp的新基因全长及其编码的具187个氨基酸的蛋白2ass-bnip3-p,它可能通过钙调-凋亡调节通路而在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芳林;李果;谢超;张迪;周文中;许光武;陈刚;孙卫华;罗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4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0例),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测定血循环内皮细胞数.结果显示3组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依次降低,提示此测定可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状况和血管病变程度的一项指标.
作者:韦玉和;徐锡祥;胡惠萍;韦永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Bartter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成年起病,主要表现为低血钾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增高而血压正常,肾脏穿刺活检为肾小球旁器细胞增生,并根据尿钙明显减少及低血镁,诊断Gitelman综合征.1例经补钾与补镁,症状改善;另1例经口服吲哚美辛后低血钾纠正.结论 Gitelman综合征与Bartter综合征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虽相似但也有不同,应重视两者的鉴别.
作者:陶红;戴为信;陆召麟;姜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明长期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胰岛细胞功能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后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在葡萄糖刺激时培育上清液和细胞内的胰岛素水平;应用半定量多重RT-PCR和Northern印迹法检测培养后IDX-1(Islet duodenal homeobox 1),葡萄糖激酶(GK),葡萄糖转运子2(GLUT2),C/EBPβ和Bcl-x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TUNEL法检测培养后的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1)长期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导致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和细胞内胰岛素含量的减少;(2)高糖培养14天可以使大鼠胰岛细胞IDX-1和GLUT2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C/EBPβ mRNA表达明显增加,GK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3)高糖培养可以明显增加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百分率;(4)大鼠胰岛细胞高糖培养14天后Bcl-xS mRNA水平明显增加,Bcl-xL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Bcl-xL/Bcl-xS mRNA 比率明显减少 (P<0.05).结论 (1)长期高糖培养可以诱导大鼠胰岛细胞和小鼠βTc3细胞凋亡和功能缺陷;(2)IDX-1表达的变化在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缺陷中起重要作用;(3)大鼠胰岛细胞的Bcl-xL/Bcl-xS比率变化在高糖所致的胰岛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铭;苏京;孙津红;何庆;王晶;王保平;陈克勤;尹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617例糖尿病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29.7%.单一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3种抗体联合检测.多种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为成年糖尿病患者预示胰岛素依赖的较好的筛查试验,与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抗体联合检测可达近100%的预报价值;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则还需检测胰岛细胞抗体.
作者:董维平;胡远峰;王煜非;张爱芳;王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DM)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的LADA患者16例和GAD-Ab阴性的2型DM患者24例,分别于第0、6、12、30、36、42和48个月进行随访,测定空腹C肽(FCP)和100 g馒头餐后2 h C肽(2hCP)及糖代谢指标.采用放免法测定GAD-Ab和C肽.结果 LADA组的FCP于第30、36、42、48个月明显下降,而C肽较入组时下降50%以上者所占百分比则均于第12个月时明显增加(P<0.05),2型DM组的胰岛功能在随访期间则无显著性变化.LADA入组时的GAD-Ab滴度与随访结束时FCP下降的差值(ΔFCP)呈正相关(rs=0.50,P=0.05),而体重指数(rs=-0.64,P<0.01)、发病年龄(rs=-0.57,P<0.05)与ΔFCP呈负相关,空腹血糖(rs=0.64,P<0.01)与ΔFCP呈正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GAD-Ab、性别、发病年龄和病程为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因子.结论 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2型DM下降更快,GAD-Ab滴度是预测胰岛功能减退速度的重要因素,而且发病年龄轻、男性和病程较长对LADA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亦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杨琳;周智广;黄干;颜湘;欧阳玲莉;伍汉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SD大鼠以胰胆管结扎法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胰岛β细胞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下降,血清葡萄糖和淀粉酶水平升高,提示急性胰腺炎时内分泌紊乱可能与胰岛β细胞nNOS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郭子倩;贺丽萍;刘月顺;龙治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无症状性菌尿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本文复习了无症状性菌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可能的患病机制、易患因素、诊治现况以及各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菌尿的预后.
作者:李红;朱春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基因第308位G→A变异与2型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情况.方法 (1)放射免疫法检测70例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TNF-α水平.(2)以PCR-RFLP检测TNF-α基因型.(3)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评价IR.结果 (1)2型DM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26±0.28)μg/L和(1.15±0.24)μg/L(P<0.05);FINS 分别为 (11.31±4.31)mIU/L和(14.67±4.96)mIU/L(P<0.01);HOMA-IR分别为5.54±2.25和3.39±1.48(P<0.01).(2)2型DM 组和对照组 GA+AA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30和0.13,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6和0.07(P<0.05).(3)2型DM GA+AA基因型组及GG基因型组 TNF-α分别为 (1.35±0.25)μg/L 和 (1.22±0.16)μg/L(P<0.05);FINS 分别为 (13.42±4.73)mIU/L和(10.40±3.63)mIU/L(P<0.01);HOMA-IR分别为7.42±1.93和4.11±1.31(P<0.01).(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TNF-α及TNF-α基因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NF-α第308位G→A变异与中国闽南人2型DM的发生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增加TNF-α的释放参与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DM的发病.
作者:任瑞珍;陈国瑞;蔡俊峰;陶耕;李永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757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病史、吸烟状况、体力活动、饮食控制和与糖代谢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发现每日吸烟数量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HbA1C正相关.
作者:陆小平;王闻博;晏玲;龚雄辉;崔岚;刘悦;张小苏;李秀梅;王鸿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糖耐量正常组(75例),糖耐量低减组(43例)和2型糖尿病组(54例).在这些不同糖耐量对象测定空腹血糖,真胰岛素(TI),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和免疫反应性C肽(IRC)并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显示TI能真实反应血中胰岛素水平;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IRI与TI的相关性逐渐降低,IRC与TI在各不同糖耐量人群均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在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IRC优于IRI.
作者:马博清;宋光耀;叶蔚;薛树正;张文杰;王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糖耐量低减(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后血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154例受试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糖耐量正常(NGT)44例,IGT 8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型DM)21例,其中6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150 mg/d)干预治疗试验.血清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1)NGT、IGT、新诊断的2型DM者中,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中位数(四分位距)],分别为4.60(4.10~5.25)、5.25(4.50~6.00)和5.70(5.20~7.50)mg/L(F=157.00,P<0.001).血清CRP水平与OGTT 2h血糖(r=0.36,P<0.001)、HbA1C(r=0.27,P<0.05)、总胆固醇(TC,r=0.17,P<0.05)、甘油三酯(TG,r=0.27,P<0.01)呈正相关.(2)在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血清CRP水平从5.35(4.40~6.60)mg/L下降到4.90(4.40~5.50)mg/L(P<0.05),对照组从5.25(4.60~5.80)mg/L下降到5.05(4.60~6.00)mg/L(P>0.05).结论 (1)随着糖耐量受损的加重,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2)血清CRP水平与OGTT 2h血糖、HbA1C、TC、TG呈正相关;(3)在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后,随着糖代谢的改善,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作者: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克隆人护骨素(OPG)成熟肽段编码区基因并研究在大肠杆菌中OPG-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的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从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总RNA中扩增OPG成熟肽段编码区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后经0.1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蛋白,以SDS-PAGE电泳及Western印迹鉴定蛋白表达,应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获得人OPG成熟肽段编码区cDNA,转化菌株可表达人OPG-GST融合蛋白,蛋白表达量约为菌体总蛋白的15.5%.Western印迹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66 000处融合蛋白能与人OPG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经亲和层析后获得纯度为95.7%的OPG-GST融合蛋白.结论获得人OPG成熟肽段全长c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OPG-GST融合蛋白并以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
作者:刘继中;纪宗玲;胡蕴玉;陈苏民;陶惠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以PCR-RFLP技术观察28名健康人与64例Graves病(GD)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结果提示GD患者的CTLA-4外显子1的G49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CTLA-4基因可能是GD的一个新的易感候选基因.
作者:王巧宏;任跃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儿,女性,10岁.以多饮多尿多食乏力1年入院.患儿1年前开始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无消瘦,未在意.近半年经常遗尿,视力下降,眼干无泪,来我院查空腹血糖16 mmol/L,尿糖,尿酮阴性,以糖尿病住院.父母非近亲婚配.
作者:李社莉;朱江;张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