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宗清;袁毅;王炜
目的 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78例危重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 观察78例患者,3例穿刺失败.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4.87%,全部患者无穿刺并发症.结论 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作者:鲁大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后7d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7d血糖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42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5例,反流2例,腹泻4例,腹胀2例.对照组42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9例,反流19例,腹泻9例,腹胀17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腊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颅咽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亦称垂体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整个颅内肿瘤的5%~7%.
作者:崔银心;陈静;刘燕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两周程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合并心功能不全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23例AMI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两周程序康复.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康复程序.随访8~12个月,多数患者能生活自理,并不同程度地参加家务活动或轻松工作.结论 对有轻度心功能不全的AMI患者慎重采用两周康复方案是可行的、有效的,但要掌握好病例选择标准和个体化原则.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本院儿科呼吸专科门诊的慢性咳嗽62例患儿中,其中50例根据其咳嗽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结果 5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CVA 19例;UARIS 15例,其中慢性鼻窦炎15例,鼻炎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例;原因不明性咳嗽1例.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炎症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其病因复杂多样,根据临床过程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针对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欧阳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泪管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管阻塞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采用硅橡胶泪管引流管,在泪管和鼻腔黏膜表麻下经上下泪小点植入,治疗泪管阻塞56例68眼,术中泪管注入氧氟沙星眼膏.术前泪管冲洗确定泪管阻塞,检查确定泪管无分泌物.术前沟通,术中心理疏导,术后健康教育. 结果本组56例(68眼)术中均成功植入泪管引流管,术后3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溢泪消失,冲洗泪管通畅51眼(75.00%);轻度溢泪,冲洗泪管通而不畅11眼(16.18%);流泪,冲洗不通6眼(8.82%);总有效62眼(91.17%). 结论泪管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管阻塞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外观不受影响的方法,术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术中娴熟的技术及术后细心护理并坚持随访,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张怡;梁勇;陈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同时进行社区访视等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少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宽宏;张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德国学者对20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显示,12%部分缓解,51%疾病稳定,37%疾病进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爱尔兰一项研究纳入冰岛平均年龄为51岁的4689名受试者,进行26年随访.结果显示,报告在中年时发生偏头痛者(361例)与无偏头痛者(3243例)相比,在老年时发生梗死性脑损伤的危险更大[调整后比值比(OR)为1.4],有先兆的偏头痛与脑损伤特异相关.无先兆偏头痛和其他头痛与脑损伤不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09,301(24):2563].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1次/d,4周后比较两组心衰症状、心功能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衰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补充小剂量甲状腺素,提高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晓;姜绍连;冯建设;陈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年龄分布、体质指数、血压和血脂特点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通过整群多级随机抽样对社区年龄≥45岁常住居民现况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OGTT 试验及血压、体质指数、血脂测定.结果 在4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中IFG、IGT和IFG+IGT的患病率分别为1.07%、8.15%、1.66%,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的危险因素明显大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 早期发现IGR 人群,进行积极的防治,可有效控制、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宗清;袁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暑的预防和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25例中暑患者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进行合理的预防是避免中暑的重要措施,综合救治能够提高中暑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谢立志;叶巧亮;吴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兴贸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属区域老年人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2008年3-8月我站联合大庆市爱心医院对我站所属区域2350名老年人疾病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启超;苏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门急诊中烧伤的患者比较多,为了减少烧伤的感染机会,使创面干燥、结痂,促进上皮组织生长 ,缩短治疗时间,我院引进了上海瑞金医院制剂--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浅深度烧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对4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痛、清咽、咽部阻塞感、咽不适感等胃肠外症状.喉镜检查均见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咽后壁有淋巴小结增生.经胃镜检查、诊断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动力药.结论 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咽喉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咽喉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作者:麻荣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4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治疗组加用氯比格雷7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活血药物、降糖药物.观察用药前后TIA的控制情况,头颅CT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63、CD62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不良事件.结论 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基础上加用氯比格雷可进一步改善TIA的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作者:李志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和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发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治疗组57例.所有患者入选前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药常规治疗.吸烟者戒烟.用药剂量以能耐受的大剂量为度.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3~4粒,3次/d,步长稳心颗粒1包,3次/d.观察时间为6个月,随访6个月后心绞痛复发次数.结果 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7人次,对照组复发22人次,治疗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治疗组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人次,对照组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人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和步长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发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蒋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2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家庭访视组由专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对照组不作干预.2年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间的相关指标.结果 2年后家庭访视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率、相关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率、达标好转率、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实施社区家庭访视是代谢综合征防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健忠;游小梅;陈先辉;吴英宏;李程;廖云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已成为现代降压达标的核心,遵循个体化特点,符合药理学原则,科学调配,合理选择,掌握禁忌证,有效降压,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毛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