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室性期前收缩患者84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胺碘酮组(A组)43例,胺碘酮组(B组)41例.A组给予稳心颗粒9g加胺碘酮0.2g,1次/d,饭后服用.B组给予胺碘硐0.2g,3次/d,饭后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24h动态心电图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两组均可显著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可显著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同时可以减少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
作者:谢文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泪管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管阻塞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采用硅橡胶泪管引流管,在泪管和鼻腔黏膜表麻下经上下泪小点植入,治疗泪管阻塞56例68眼,术中泪管注入氧氟沙星眼膏.术前泪管冲洗确定泪管阻塞,检查确定泪管无分泌物.术前沟通,术中心理疏导,术后健康教育. 结果本组56例(68眼)术中均成功植入泪管引流管,术后3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溢泪消失,冲洗泪管通畅51眼(75.00%);轻度溢泪,冲洗泪管通而不畅11眼(16.18%);流泪,冲洗不通6眼(8.82%);总有效62眼(91.17%). 结论泪管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管阻塞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外观不受影响的方法,术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术中娴熟的技术及术后细心护理并坚持随访,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张怡;梁勇;陈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年龄分布、体质指数、血压和血脂特点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通过整群多级随机抽样对社区年龄≥45岁常住居民现况调查,筛选高危人群进行OGTT 试验及血压、体质指数、血脂测定.结果 在45岁及以上社区人群中IFG、IGT和IFG+IGT的患病率分别为1.07%、8.15%、1.66%,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的危险因素明显大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 早期发现IGR 人群,进行积极的防治,可有效控制、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宗清;袁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通过立足探索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在卫生信息化尝试过程中对社区卫生信息进行分类研究,明确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卫生信息的分类数据集.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分类的研究,试图提出社区卫生信息分类数据集,尝试社区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的方法,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积累经验,从而适应国家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政策.
作者:梁智宇;李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德国学者对20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显示,12%部分缓解,51%疾病稳定,37%疾病进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
作者:段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早晨口服,1次/d,7d为1个观察周期,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利血平片1~2片口服,3次/d,7d为1个观察周期,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周末显效68效,有效4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4周末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8.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2例(9.38%)上腹不适,8例乏力(6.25%),均能忍受.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查等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农村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作为抗1~2级高血压药物,值得推广一试.
作者:陆金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0例AMI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冠脉单支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的浓度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包,3次/d,温开水冲服,4周1个疗程.结果 34例患者服用稳心颗粒4周后症状改善和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明显,总有效率94%,1例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1例轻度头昏面红,均无需停药.结论 稳心颗粒在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特别是控制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效果肯定,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金稳;李晓娟;郭微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尿潴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无尿潴留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对比.结果 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4%.尿潴留与无尿潴留患者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体应激反应、排尿高级中枢受损、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尿道因素是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虎;杨森;陈保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暑的预防和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25例中暑患者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进行合理的预防是避免中暑的重要措施,综合救治能够提高中暑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谢立志;叶巧亮;吴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同时进行社区访视等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少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体质量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儿童正常标准的20%即可称为肥胖,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5%,并有增加的倾向,大多属于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症不仅与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心身发育与智力发育,故应及早预防.
作者:赵祖梅;孔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高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96例高龄(年龄≥75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1.09∶ 1),多无明显诱因(51.0%),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伴有多种疾病,多条血管病变.96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4例(25.0%),好转64例(66.7%),住院期间死亡6例(6.25%),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心衰.室颤2例(2.1%)经电除颤及应用胺碘酮抢救成功.结论 高龄老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及无痛型较多,常伴有多种疾病,病情相互影响,并发症多,预后差.
作者:李传方;高东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或抢救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常用和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1].但常规的有创机械通气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存在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大,费用高等问题.
作者:祁红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肺部化脓性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所致的扩张和畸形.其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漫长而迁延.支气管扩张症原因较多,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
作者:朱倩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测定空腹血糖(FSG)、餐后2h血糖、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动态血压监测;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 hickness,IMT)及有无斑块形成.结果 颈动脉增厚组及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24SBP、nSBP、nDBP较颈动脉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其dSBP、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体质指数、24hDBP、dDBP、TG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颈动脉增厚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62.29%,颈动脉正常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37.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75%,与颈动脉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非杓型血压节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有关,因此,积极治疗血压的同时,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漆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对48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咽痛、清咽、咽部阻塞感、咽不适感等胃肠外症状.喉镜检查均见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咽后壁有淋巴小结增生.经胃镜检查、诊断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动力药.结论 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咽喉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咽喉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作者:麻荣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后7d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7d血糖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42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5例,反流2例,腹泻4例,腹胀2例.对照组42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9例,反流19例,腹泻9例,腹胀17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腊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神经外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重危病人较多的场所,是体现医疗护理工作的中心.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理工作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急救护理思维贯穿于整个抢救过程,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成功与否.所以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急救护理思维的培养,让其能更从容地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汤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