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凌志梅;肖小敏;王战波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农村, 高血压患者
摘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应用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导致的呼吸衰竭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及时提供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至关重要.我科2007-2008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并严重低氧血症28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无创通气家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观察

    作者:谢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二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女,42岁,2006年12月晨练时突发胸闷、呕吐、晕厥,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室,随即发生心脏骤停、室颤,立即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360J电除颤3次),12min后恢复窦性心律,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Ⅱ、Ⅲ、avF弓背上抬0.2~0.4mV),血压升至80/60mmHg(1mmHg=0.133kPa),立即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后收入CCU,经临床观察符合再通指标[1].溶栓后呕吐少量咖啡渣样物,经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等治疗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病情稳定后转上级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术提示前降支、右冠双支病变,于前降支中段、右冠近段及中段各置入支架一枚.随访2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

    作者:兰为群;马继东;刘如泉;胡红平;李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加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B组26例,A组患者给予10%葡萄糖250ml加胞二磷胆碱0.75g静脉点滴,续用5%葡萄糖液加利多卡因1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7d为1个疗程.B组患者给予706代血浆500ml加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续用5%葡萄糖液加利多卡因10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图治疗眩晕疗效显著,有效率高.

    作者:张水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严重的、广泛的急性心肌损害,突出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演变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如果能早发现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防治各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若心肌炎症得到控制,心肌供血得到改善,由此引起的生化及超微结构改变常可逆转[1-2],从而使预后大大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丽;曾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眩晕宁配合针灸治疗眩晕80例

    目的 评价眩晕宁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以眩晕症为主要表现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采用眩晕宁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培他司汀治疗.60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异常变化,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眩晕宁配合针灸能有效改善眩晕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玉娟;徐毅;王守富;李秋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时停用降血脂及抗凝药物,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药物加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改善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异常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孔德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40例(HF组),另选同期住院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BNP和UA.结果 两组血浆BNP和血清U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患者血清UA增高者与血清UA正常者BN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和血清UA对HF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淑霞;吴宝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知常达变论治小儿厌食八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症之一.厌食之因,首当细审.有脾胃内在因素,亦有食物及环境的外部因素.抓住主证,审因论治,辨别虚实,知常达变.治疗中可分别采用运脾化食法、疏肝理脾法、健脾除湿法、燥湿健脾法、温中健脾法、养阴湿脾法、益气健脾法、健脾助运法.病从脾治.重振中州.

    作者:盛文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肺出血32例临床分析

    肺出血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症,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1%~5‰,病死率40%~50%[1].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加之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其死亡率很高,现就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32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朱天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目的 了解血尿酸水平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Fg增高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Fg为(4.87±1.56)g/L,非高尿酸血症者Fg为(4.26±1.32)g/L,两组患者Fg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促进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心力衰竭的特征和原因.方法 综合分析2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20例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根据心电图、心肌酶的动态变化、Killip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彩超报告的心功能指标,探讨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特征和原因.随访10人的预后,1年内3人死亡.结果 20例中,15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5例心肌酶轻度升高;随访1年内死亡率30%,均为糖尿患者;心电图特点:AVR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余导联S-T普遍压低>0.1mV,尤其V3-V6 S-T段压低更明显,或T波呈对称性深倒置;心脏彩超:LVEF(40±10)%,LVEF<40%8例,LVEF>40%12例;节段性室壁动度减弱或不协调.结论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1)多合并有冠心痛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2)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普遍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大多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3)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及损伤的面积广泛;(4)表现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显著减弱或不协调;(5)心力衰竭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李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常见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在汉族、维吾尔族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12例(冠心病纽)和健康体检者及部分冠造阴性者137例(对照组),测量身高、体质量、血糖、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等指标,计算载脂蛋白B/A比值,记录吸烟时间、年龄等,计算吸烟指数,进行不同组间比较,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连接酶法检测ApoB基因多态性,分析汉族、维吾尔族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及以上其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时象BMI、TG、LDL-C、ApoA1、ApoB/A、Lpa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GG基因型频率较高,GA型其次,AA少见,仅有1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0.331).ApoB基因EcoRI位点维吾尔族与汉族基因型频率比较GA基因型频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x2=10.43,P=0.001),AA等位基因频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x2=10.51,P=0.001)结论 ApoB基因EcoRI基因的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了维吾尔族冠心痛的易感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冠心病的易感基因;高TC、TG、LDL-C、低HDL-C、高血压、高血糖、体质指数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晨君;郑智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作者:凌志梅;肖小敏;王战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单腔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腔永久心脏起搏器(VVl)起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前后BNP的变化.方法 选择具备安装VVI适应证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均应用阿司匹林、螺内酯、呋塞米、地高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ACEI洛丁新,从小剂量2.5mg开始至患者大耐受量,血压不低于90/60mmHg(1mmHg=0.133kPa),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BN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活动时发生急性左心衰,通过强心、利尿等措施好转.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结论 ACEI降低了血浆中BNP水平,VVI起搏合并心衰患者应用ACEI有益.

    作者:毕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湿疹患者自用外用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湿疹患者自用外用药的情况.方法 口头方式随机调查400例初诊湿疹患者自用外用药物情况,将外用药物分为,A:糖皮质激素类;B:抗真菌类(如复方土槿皮酊、达克宁等);C:中草药类;D:抗生素类(如红霉素、四环素软膏等);E:大蒜头类(捣烂湿敷);F:上述多种类交替或混合用药类.结果 A类128例(32.00%),B类89例(22.25%),C类53例(13.25%),D类28例(7.00%),E类15例(3.75%),F类72例(18.00%),未用药者15例(3.75%),多为婴幼儿的面部湿疹患者.用药后皮疹变化情况:A类好转62例,加重60例,无效6例;B类加重87例,无效2例;C类好转8例,加重40例,无效5例;D类好转2例,无效26例;E类加重15例;F类痊愈37例,好转15例,无效20例.结论 湿疹患者误用、乱用外用药或用药方法不当现象仍普遍存在.建议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鼓励患者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及咨询.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黄体破裂一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已婚,农民.因停经40余天,腹痛1d于2005-07-14 17点40分急诊入院.10d前少量阴道流血,2d自止.当日上午在当地医院因节育器位置低行取器术,手术顺利,术后即出现腹痛,可忍,持续钝痛来诊.查体:体温37.4℃,脉搏102次/min,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下腹微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阴道少量流血,宫颈着色,子宫约40d妊娠大小,前位,漂浮感,后穹窿饱满,右附件区触及边缘不清肿块,深压痛.

    作者:宁鲁英;张月华;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已经成为人们预防疾病、发现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健康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健康.在健康体检中,我们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并使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体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艳云;范小莉;周朋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于敬;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静脉输注甘露醇的细节护理

    作者:刘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